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浅析中职教育的“三难”问题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5-20 阅读:( )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势下,其发展和改革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自十七大以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教育各要素(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彼此磨合探索,一些实际问题也逐渐被暴露出来,现实中最主要的还是中职教育面临的三难问题。所谓三难,即:学生学难、教师教难、企业用难,下面针对三难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析。

一、产生三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生学难

1、 基础差,自律性差

进入中职的学生,大多是经过普高扩招后层层筛选,剩下的一批初中毕业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学习自主性更差,而且在初中阶段学业上大部分属于被学校和老师放弃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只能集中几秒钟到几分钟,随后就低头玩手机、睡觉和嬉戏打闹,甚至逃课的现象大量存在。

2、 缺乏关爱,对未来迷茫

中职学生年龄大致分布在15-18岁之间,处于青春期,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关爱,没有家庭约束;自尊心较强又缺乏自信,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又往往伴随自卑感和焦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行为受情绪影响较大。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中职学生在选择学校和未来的时候,父母并没有给出好的引导,因此出现两类学生:一类是父母没有征求孩子意见,直接就送到父母选择的学校,学生进校反感情绪严重;另一类是父母完全不管,任由孩子或教师选择,就形成了一人选择十人成组的跟风现象,学生进到中职学校,周围已是熟悉的人群,玩心更重。

3、 教学模式死板,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我国现行中职教育课改在不断探索推进,但总体上还是学科型模式,课程设置仍未摆脱三段式: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其中基础课所占比重仍然偏大。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选择中职的想法都是想学一份技术,脱离初中的理论课程,加强动手能力,进入社会有一技之长。可实际上过多的理论课,让学生学习动力下降,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教难

1、 学校转型过快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信号的发出,促使很多中职学校开始转型,但是受传统办学模式和思维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探索出符合自身办学的理念和目标,只是简单粗暴的复制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大量开设企业需求人才的专业。在此模式下,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业建设、实验实训都处于探索阶段,导致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2、 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

为适应社会需求,大多数中职学校是在原有开设专业基础上进行简单转型,过分强调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忽视教师队伍建设,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与学校开设专业结构不匹配的情况,教师跨学科、跨专业上课、理论课教师上实践课等问题成为普遍现象。

3、 教师观念转变慢

我国中职教学依然沿袭了传统教学的特点,即三个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大多数教师没有跟随课改的脚步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依然是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仍然处于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从属地位,以演示实验为主;实训实习不是真实岗位上的动手能力锻炼,而是把理论课堂的讲授变成课外的观察或模仿;实习实训设施和场所与理论教学脱节,与真实的技能培养始终隔离。

()企业用难

1、 专业定位与职业定位的差异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教育中贯彻职业性原则。但纵观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会发现培养目标都是立足在专业上,太片面和笼统,即定位模糊或缺乏职业性。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蓝领人才。不难发现,这些蓝领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专业定位和职业定位存在较大差异。

2、 动手能力缺失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职学校虽然对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校的课程中不仅有理论课、实践课,还有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但仍有很多企业发现此类中职毕业生所学技能比较生疏。虽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在企业实习阶段,各专业的学生只是对专业内容进行笼统实习,而没有对某一具体工种深入实践,就造成了企业想要用人时却必须重新培养的这一状况。

3、 角色转变困难

中职学生毕业时普遍年纪在十七八岁,还处于青春期,步入工作岗位时,大多数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能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特别是他们身边的同龄人大多数还在校园,会出现强烈心理落差。

二、解决三难问题的对策探析

()学生

1、强化养成教育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然具有健全的个性心理,而一个心理有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思想品德差、行为习惯不好。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基地,学生的养成教育应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差,通过狠抓养成教育,内化道德修养,帮助他们审视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成为能够适应和参与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人;教师课堂上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辅以情感关怀

中职学生这个年纪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偏激心理和行为,中职教育工作不但要传授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更要理解、尊重、爱护、激励、信任学生,以诚待人,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化解他们的情感矛盾,用爱感化学生,因此也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同时对学生的各种积极情感不能只留在内心,而应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外化为一种现实教育力量。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做学生的朋友,关心和爱护他们,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对待后进生除了批评教育外,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要不吝啬的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能找回自信,发挥自身优势。

3、转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贯彻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打破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学科型教学体系,构建以技能教学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另外,对课程结构和教材的选择也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教师

1、准确定位

研究需求,了解需求,适应需求,为需求服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生命力所在。学校办学要重视特色性建设,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队伍结构和地区的发展设置专业,切勿跟风设置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才能长久发展。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队伍的建设。皮亚杰明确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由此看来,拥有一支素质良好、能打能拼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生存壮大的根本保证。因此需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面向社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教师,改善职教教师结构等。

3、转变教育理念

以往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中,人为地分为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往往容易忽视其针对性和应用性。而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又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通过整合教师队伍,教师应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集于一身,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强自我反思和自我学习,把专业发展看成是自身发展的一种理念、方向,从教师师傅,完成一个身份转变,成为双师型教师,切实发挥双师型教师在中职办学中的作用。

()企业

1、校企合作、定向培养

为保障产学结合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企业作为产学结合的重要实践者,企业应与中职学校建立双赢的产学模式,激发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并保障企业能从中获益。譬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监督培养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供针对意见,学校参考企业对学生培养的意见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安排等。

2、以为师、产学结合

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出现,致使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用工要求,企业不止要监管,还要促进。派遣企业中技术带头人进校园,以师傅老师,补充学校教师在核心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校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安排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以师傅老师,使学校教育方向更贴近企业用工需求;企业和学校对学生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这样一方面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的基地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定向实用型人才。

3、加强从学校人社会人的心理建设

加强职业指导,企业帮助学校进行就业指导工作。首先,从新生入学起,就应对其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尽量加快完成从接受基础教育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转换;其次,要更新学生的观念,消除灰暗情绪,能掌握熟练的技术且具有良好的心态的中职生在企业是很受欢迎的;最后,在企业实训期间,针对学生即将迈入社会的实际及其特殊心理需求,强化学生应岗、竞岗、适岗、择岗、转岗意识,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就业观。避免刚从学校人过渡到社会人就出现强烈的心理落差。

中职教育任重道远,如不下定决心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必将受到严重阻碍。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我们原有教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只有进行深刻的改革,才能迎合社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中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郑婷丹. 浅谈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 (12)

[2]莫金莲.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策.文学教育,2007(2)

[3]罗笑,段洁.试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探索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今日湖北,2013 (6)

[4]魏雪峰.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2

上一篇: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

下一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的新模式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