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5-21 阅读:( )

前言: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问题解决教学已经逐步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部分,它能够促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也鼓励学生运用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很多人认为,问题解决就是指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遇到新知识、新情况,却没有标准的解决对策时,所具有的一种寻找处理问题方式的心理活动。而英国教育学家则认为,将数学知识应用与各类形式的能力就是问题解决。最后有关学者将其总结为三点:一是问题解决是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其中包括目前和未来探究出的科学理论和实际活动;二是从问题解决的本质上讲,它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三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要带着积极进取、好奇和探究的学习态度进行实践和总结[1]。

  二、问题解决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目前问题解决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逐渐增强,也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时代进步的需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学习、知识创造,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但是人的创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过科学、有计划的训练才能形成。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学会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而问题解决教学法恰好利于培养学生这方面[2]。

  新课标政策的实施,要求教师要积极贯彻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后,鼓励其进行研究创造,而不是一味的进行灌输式教学,造成学生机械式学习。初中数学教学要培养其运用数学思维去认识思考问题,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解决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探究氛围下,探索数学知识,并且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也要注重教学问题的开放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其更多的独立思考、探究、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使其可以灵活运用数学思维认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使学生在将来走入社会后,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的变化。

  (二)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数学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基本能力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也不断进行教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吸取西方数学教学经验的精华,分析总结自身缺点。其中较为突出的两点问题: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二是学生在实际学习探究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虽然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研究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措施,但是效果却都不太理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不同角度出发。而问题解决法的出现,有效的改善了目前的教学现状[3]。

  (三)教育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很多立意深刻、创新思维较为开放的题目,这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教学法,能够充分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问题解决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正确认识到解决各类问题最适合和便捷的解决方法。培养其积极探索、进取、拼搏的坚韧的学习态度。在初中教学中科学的引入开放性问题,并且给予学生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运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探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含义理解的更为深刻,也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进行数学实际和内部问题的解决时,其过程和解决方式具有一般性特点,也就是说数学问题的解决方式,与其他普通学科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式有很多相同点。因此,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的解决过程中。通过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使学生快速的学到解决一般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

  (一)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必须具有积极探索、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鼓励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提问。采用各类方式去培养学生主动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来讲,学生认识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一轮知识的同时,也面临着新一轮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针对本阶段知识的重点、难点适当的融入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问题,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的使学生养成独立认识、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在讲解“统计调查”时,如果只是让学生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学习,未免会让学生觉得过于枯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给每组学生布置调查任务,比如,向学生家长调查对初中教师教学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对自己所住小区内的家长进行数据的搜集,然后小组间总结,并做成直方图。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问题,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充分利用科学解决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人类知识需求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单纯的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科学的探索,培养其发现、理解、探究知识的能力,使其善于进行独立思考、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在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新方式时,相应的也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汗水,但同时也是对学生大脑思维的又一次开发。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其形成创新性思维。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其创新探究能力[4]。例如:在讲解有关三角形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预习相关概念和知识,然后在授课前对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许多房顶内容部的支撑都是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预习得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稳定性还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那些方面。这样学生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会养成将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系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生活中有效的教学资源,多选取实际生活中的教学案例,方便学生今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教师在布置课后习题时,也要让学生从中认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乐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记忆的更加深刻。教师不要为学生设置一些难度系数较高,且不切实际的问题,避免学生浪费太多不必要的学习时间。例如:在讲解“立体图形”或是“概率”等方面的知识点时,生活中有很多案例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究素材,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在讲解“乘法公式”、“分式”等知识点时,就要根据教材提供的概念去进行推理分析,从中找出解答规律。因此,对于任何学习方式,我们都要理性对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规律性较强的学科,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总结和推理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总结[5]。

  (四)打牢数学基础知识

  首先,初中教育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不能要求学生立即将本阶段的学习内容,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其次,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本身必须要具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当学生在解决新一轮的问题时,必须要将问题与已学相关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当已学知识不能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就要进行新一轮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和积累。由此可见,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时,学生可以根据上一阶段学习的,三角形的内角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可是当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就必须要进行相关性质特点的学习。

  四、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法充分的体现了现代化教学的理念。其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只是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科学的引导可以推动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第一,教师要根据每堂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出科学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能力和动力[6]。

  第二,在设置教学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在学生熟练掌握解决本阶段问题的方式时,再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系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三,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交流学习的环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和谐的交流、合作学习环境能够有效的发倔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高效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进行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乐趣,并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7]。

  第四,除了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也要在教学结束后,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在问题解决教学上,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并总结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问题解决方法的教学效果,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也教学水平。

  结语:教师要想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就要充分了解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内容,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入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检验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要在学生开展自主研究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地引导和点拨,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宋小雅.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1.

  [2] 马锦莲.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验[D].广西师范大学,2012.

  [3] 周帆.刍议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23):94-95.

  [4] 任洁.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现状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131-133.

  [5] 刘云浦.初中数学问题解决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4.

  [6] 向本双.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J].时代教育,2014,2(10):239-243.

  [7] 卢晴华.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2(3):93-95.

上一篇:英语教学如何进行课后反思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