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5-21 阅读:( )

.研究意图

1.研究背景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体现英语教育工具性人文性相结合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2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小组合作成了好学生的一枝独秀;甚至经常借助母语才能表达;也有一些学生习惯于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意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小组活动的积极参与意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中应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3研究意图及课题的确定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开展了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状况的行动研究,以期了解学生小组活动效率不高的原因,并力图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多样,本研究以4-6人小组的规模作为研究对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涵盖活动和任务两个方面。本课题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并适当结合量的研究方式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个案研究。此类问题由于涉及面广、费时较多,通常会被教师忽视,导致小组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或难以开展。

4研究状况

安徽省和县一规范初中八年级一个教学班的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英语(新目标)教材,执教者教龄9年。

二、研究步骤和过程

1提出假设

小组活动效率低下原因何在?笔者作了如下的假设:(1)学生不能快速进入小组活动;(2)学生对活动/任务不明确;(3)学生习惯于教师的讲解,不喜欢小组活动;(4)分组不理想,组员互助不够;(5)话题不能引起讨论的兴趣;(6)学生的语言程度不够,因此很多同学无话可说,或干脆使用母语,等等。

2.初步调查和结果

就上述假设笔者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学生小组合作效率不高的原因。

先把学生分成三类,每类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在课下单独进行。如,笔者曾设计了以下三类访谈问题:(1)你对小组活动有无兴趣?(2)活动中当你遇到不知如何表达的词、词组或句子时你怎么办?(3)请谈一谈老师在布置小组活动任务时你通常想怎么做?等等。

然后对全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问卷分别就学生小组活动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组织小组活动的评价两个方面设计了相关的内容。

通过访谈和问卷,笔者发现:(1)大多数学生喜欢小组讨论,但同学间水平相当,学不到多少东西;(2)新教材中话题涉及面广,学生的词汇量不够应付,所以用中文;(3)某些组中因个别同学英语好,所以其他同学有时推托不发言;(4)课堂讨论时常觉得时间不够;(5)有时教师布置课前准备小组合作的内容,总觉得没时间;(6)小组的划分过于程式化。

3.确认问题所在

由此可知,同学们不是不喜欢小组活动,而是对同伴学习不认同,小组成员间协作关系不协调;小组活动时学生的语言准备不充分,转而使用母语;时间不够;教师对小组活动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

4假设的反思

很明显,从访谈和问卷调查中,笔者的一些假设被否定了。通过调查研究,笔者看到了老师的权威地位、优秀学生的领导地位以及普通学生不习惯于互相学习对小组活动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看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观点和长处,有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样,在小组活动时,每个人都可能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小组的组织形式不健全,分工不明确使得活动时劳逸不均。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表现在语言使用上,需要策略上的指导。此外,教师对于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也有待于加强。

三、实施过程和效果

1行动方案设计

对学生进行转变学习方式的教育,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课前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收集材料,为课堂与同学交流做好准备。每个人占有资料是有限的,与同伴合作交流是重要的补充。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和分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分工明确: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纪律协调员等,且轮流担当。在小组活动前,明确小组任务和组员分工。讨论活动时所需的语言,给予提示或帮助,活动时有专人提醒或记录母语使用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时,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基本掌握小组活动的规则后,开展组间竞赛。

2计划的实施

在全学期内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间再次对学生进行问卷和采访调查,了解学生的想法、困难和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必要时对计划作及时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监督员记录、小组活动观察(请同行听课)和小组活动录音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笔者明显地看到了小组活动质量的提高,小组活动不再是流于形式的走过场。活动中一枝独秀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同学的参与,语言课堂的交际功能得到了一定体现。同学们通过在活动中担任不同角色,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此外,部分学生在表达困难时,不时地转用母语的现象表明他们需要一些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的指导,这些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值得认真的反思。

参考文献:

1.Jack C. Richards & Charles Lockhart.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3

上一篇: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