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时间:2015-07-28 阅读:( )
陈楠,(1979- ),男,汉族,籍贯安阳,现为河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陈楠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河南省社科项目《基于文化视角的话语意义生成与理解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YY009。
摘要:
中华文化思想精髓集中体现在典籍著作中,典籍翻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重要古典文献、书籍进行的外译活动。随着我国世界影响力逐渐提高,典籍翻译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应结合时代特征,致力于解决当代问题,打造文化强国。
关键词:典籍翻译 目的 文化交流
“典籍”是古代哲学、文化著作或记录。人们对典籍的重视,既有人为因素,即对古代社会“礼”、“乐”的尊崇,也有典籍自身原因,即古代哲学、文化思想高度集中的体现。中国文化典籍西译大约开始于16世纪明朝,利玛窦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后经历17、18世纪欧洲大规模翻译工作、19世纪东西文化剧烈碰撞时期林语堂、辜鸿铭等对外宣传东方,至新中国建立发展鼎盛,尤其近几十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典籍翻译从单一的文化交流,变成了具有国家发展战略意义的文化输出活动。
一、 典籍翻译的基础
不同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价值观念历经历史考验而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并被其他文化理解、接受,使得文化交流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中国传统典籍中的思想内容与其他文化观念不谋而合,成为典籍翻译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
1. 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普遍存在的基础。这个词源自西方哲学,其核心是“自由、民主、人权、平等”。而中华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两千多年以来历经佛教引入、道教兴起、宋明“新儒家”和清朝“汉学”复盛,不断吸收、融合、借鉴其他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它提出的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宗旨,不以阶级论高低,不以人数论重轻,不以财富论贵贱,这与西方文化所提倡的“博爱”、佛教文化所倡导的“慈悲”等具有相通之处。
2. 人类危机
几百年来,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气时代到来,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迎来以信息和高科技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也遭遇着空前的矛盾和危机:生产力巨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和国际之间对资源、市场的疯狂争夺;人类需求获得极大满足的同时,自然环境、人类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剧恶化。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类本身的生存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儒家文化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等思想,彰显出重要意义。这种思想首先是我们对待分歧的基本观点,也是儒家能与百家相互适应、相互取补的重要原因。以“和”为目标,在“不同”中寻求平等对话的权利和平台,在博弈、协商中形成共识,最终达到共赢目的,而不是以己之“不同”,同化、否定、甚至消灭他人的“不同”。以“王道”代替“霸道”,这对当今多元文化下人类文明共存的终极目标,具有根本性意义。
其次,这是我们对待自然的基本观点。“人道”离不开“天道”,“人”受“天”制约,同时“人”与“天”又密切相关,自然法则通过“人”的作为进行彰显,“人”对传送天道的义务和维护自然的责任,维护了“天”,也就是维护了“人”。提倡合理利用资源,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做到“天人合一”,这是中国文化为世界作出的思想贡献,也是典籍翻译的一个重要契机。
三、典籍翻译的目的
人类文化具有延绵传承、经久不衰的内在活力,而人们对科技发展现状也日渐不满并深刻反思,内在发展驱动结合现实发展需求,另一场伟大的“文化复兴”运动或展露端倪。因此有学者认为,人类下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将发生在文化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对于其他文化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和谐最基本的诉求是个人修为的提高。中国儒家文化强调“修身”,其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可看作是“修身”要领。人类发展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或不可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但在个人修为方面确大有启示,不无裨益。
其次,和谐是人与人关系的改善。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如果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建设能从这些思想资源中汲取营养,则必将促进整个和谐人类社会的建立。
第三,和谐的意义还包含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朱子认为天即人,人即天,要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能把人与自然视为对立的两方。把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统一起来,做到“天人合一”,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危机的唯一态度和出路。
这些中国文化思想精髓具有共通性的社会价值内涵,并集中地体现在典籍著作当中。典籍翻译的目的正是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结合时代特征,从对哲学思想的反思中寻求解决当代问题的思想资源,促进与其他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学习,坚持在“文化复兴”的竞争中保持固有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话语权。
四、结语
中国曾是世界文化中心,文化交流主要以向外输出的方式进行,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又一度从世界文化中心趋向边缘,文化交流以文化为主。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和文化竞争中,我们既要避免夜郎自大,抱守5000年文化遗产而不思进取,也要避免妄自菲薄,打破对西方工业文化的盲目崇拜,坚持在典籍翻译工作中保持清醒头脑和开放意识,充分发掘中国文化瑰宝的价值,努力将文化大国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张立文,李甦平,《中外儒学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8年
[3]汤一介,李中华,《中国儒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下一篇:小学课堂管理技巧的研究与探索
2025山东、湖北、湖南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编织
2025福建、江西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编织单词记
2025浙江、安徽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编织单词记
高考英语写作万能句型60例分类汇总,速收!
高考英语写作万能句型60例分类汇总,速收!
2025上海、江苏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编织单词记
2025辽宁、吉林、黑龙江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编
2025山西、内蒙古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编织单词
2025天津、河北奇速英语:用思维导图编织单词记
参加奇速英语冬令营,英语能力提升快人一步!
奇速英语冬令营启动:乐趣与学习并重
全封闭奇速英语冬令营研学:思维导图启航,熊猫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个性化),大数据时代的阅读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个性化:单词速记、AI口语、作
别错过!奇速英语冬令营用思维导图改变记单词方
寒假必去!奇速英语冬令营助力孩子轻松爱上英语
英语提分秘诀:突破环境限制,掌握高效方法
英语时文阅读图书大升级!解锁奇速英语个性化时
奇速英语冬令营开启,助力学生英语学习新机遇!
英语教师大会揭秘:不背单词不学语法,每天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