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巧用英语隐喻践行语言文化双向输入教学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1-21 阅读:( )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就已经开始将认知隐喻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研究。[1-4]早在1986年,Danesi就基于二语学习者在用目标语交流时思维仍然是母语思维的事实提出“学习者目标语隐喻能力是决定二语学习者目标语交际能力提升与否的真正标志”。Low[2]进而指出产出和理解隐喻的能力在二语学习中至关重要。这是隐喻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应用视角。Littlemore[3]提出隐喻能力(包括隐喻理解能力和使用能力)对二语习得的成功与否很关键。Danesi[1]强调要重视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可见,隐喻应用于语言教学的探讨已然有三十多年,而隐喻教学实践似乎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应该对其语言水平的提高具有持续显著的影响,然而华东交通大学石进芳针对母语概念迁移能力、隐喻能力与语言水平的发展关系的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外语教学和教材较少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建构外语概念体系,忽视对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5]。本文希望对利用隐喻实现语言文化双向输入教学的思考以及平时课堂实践中的隐喻教学尝试做一个大致梳理。

  二、语言文化教学中重视隐喻解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隐喻误读会导致文化失语和跨文化交际障碍

  隐喻学研究认为,外语学习者的母语语言及文化会时刻在学习者跨文化交际及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影响甚至是制约作用。一项针对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的实证研究表明:隐喻是文化负迁移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母语的隐喻性思维会借助隐喻投射机制对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产生一定的负向作用。“汉语隐喻性思维的投射是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深层原因。”[6]

  隐喻导致跨文化交际误读有其现实性和必然性。不同民族文化的隐喻自然具有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起来障碍重重,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才会经常出现不恰当或不准确的隐喻理解和使用。例如,当美国人说“Mr. Smith is really a fish”时,想传达的是鱼的“冷血”这一生物特性,从而喻指Mr. Smith“冷血”的性格特征。如果听话者从汉文化出发,很可能想到的是鱼的“自由自在”,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误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pull up one’s socks不是“把袜子往上拉”,而是指“鼓起勇气”;pull one’s leg不是“拉后腿”,而指开玩笑;horse sense不能理解为“马的感觉”,而指常识;bring down the house不是说“把房子推倒”,而指“博得全场喝彩”;in one’s birthday suit不是说“穿着生日礼服”,而指“赤身裸体”;同样,Greek gift、Spanish athlete、Indian summer等都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而是分别喻指“害人的礼物”“吹牛的人”和“愉快宁静的晚年”。可以认为,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成因实质上是母语隐喻负迁移至目标语语境中,交际者习惯性地依据母语的隐喻性思维去构建目标语的交际内容,从而产生限制和阻碍正确使用目标语的负面作用。[6]然而,如果跨文化交际者能够下意识地甄别隐喻的文化差异性,同时充分利用隐喻的文化共性,“求同存异”,以“同”为交际基石,那么由母语文化及思维迁移所产生的对目标语理解的负面作用应该会大大降低,这样就能使跨文化交际事半功倍。对不同语言文化中隐喻使用特点进行研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大大提高交际的成功率。

  (二)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隐喻作为人类语言和认知的双重载体,使得我们可以通过隐喻语言了解人类认知机制的运作,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在分析认知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隐喻语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7]借助隐喻的教学,可以有效突破传统英语教学出现的中英两种文化失语的尴尬局面,培养学习者以目标语概念隐喻图式进行思维的习惯,进而提高英语学习者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语学习中即使语言能力已经达到高水平的学习者也可能无法完全摆脱母语的控制。”[8]正因为如此,有意识地培养文化“迁移”能力应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介绍一些语言、文化、认知等学科基本知识,注重英汉语言文化的对比教学。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纳入隐喻能力的培养对实现这一目标非常必要,这样英语学习者才会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下意识地去尊重并努力适应这种差异性,才能达到思想和语言的同步调,最终有能力利用对隐喻的文化共性与差异的认知传播民族文化并实现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三、英语课堂引入隐喻教学的方式和案例尝试

  以隐喻为语言文化载体的英语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目标语语言和文化的习得:第一,教授关于隐喻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第二,直接通过解释文本中出现的隐喻来实现目标语文化教学;第三,体现文化差异性的隐喻要作为语言文化教学的重点进行对比阐释;第四,要将隐喻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充分结合。最重要的是,语言教学应该致力于教授那些反映和承载了目标语文化的语言素材。尝试从隐喻性思维的角度出发,在教会学生使用地道的、符合语用原则的英文去思考和表达思想的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我们的母语隐喻性思维和母语文化知识来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尤其是要充分利用那些英汉文化共有的概念隐喻,将文化负迁移转变为正迁移。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中有这几个语言点:

  例1:I do weep a little,standing there by the stove holding one of the instruments,so white,so precisely rolled.(我站在炉子旁边,手里捏着一支雪白的、制作得非常精致的香烟。)例2:Both male and female heroes smoked like chimneys.(男女主角都是烟鬼。)例1中“instrument”的常规词义是“仪器、仪表、工具、器械”,例2中“chimney”的常规词义是“烟囱、(煤油灯的)灯罩、烟囱状东西、(火山的)喷烟口”。对于这两个语言点的讲解,如果仅仅直接进行整句翻译,而不对“instrument”和“chimney”分别做相应的隐喻解读的话,那么学生在理解层面和文化学习层面都会出现空缺。“chimney”相对比较好解释,因为这个词在美国俚语中就指“老抽烟的人”,至于这一俚语的隐喻形成机制,对英汉两种文化的人来说都不难理解;而对于“instrument”就会存在不同的解读,笔者对这个词的隐喻解读是作为一个武器,在这个作者眼里,一根根的烟已经不仅仅是烟了,而是杀人于无形的“工具”,所以作者在这句话中没有简单地用“cigarette”表达“香烟”的概念。这么一解释,相信中国文化背景的学生不仅理解了,也能对这篇文章中作者多次将“吸烟”等同于“自杀”和“残害他人”的论述产生共鸣。由此可见,隐喻解读教学是十分必要也很有效的。

  隐喻是词义产生的重要理据,准确解读语言点的隐喻扩展意义在语言教学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那些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概念隐喻,往往有很强的阐释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语言教学中鼓励学生仅仅凭母语中的概念隐喻去任意解读目的语中对应的隐喻表达,而是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目标语所涵盖的文化及认知特点,从母语中类似的概念隐喻出发,不断扩展深化对目标语的理解和学习,这是语言学习不可忽视的途径。总之,英语教学者应该充分关注目标语和本族语之间的文化共性,在语言教学中重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对英汉隐喻共性和差异性的探讨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实践指导意义。语言教学中借助隐喻尤其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认知机制,对于英语单词,特别是对于学习英语词汇中的一词多义、习语等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比如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浇油),teach a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to laugh one’s head off(笑掉大牙),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come(说曹操,曹操到),donkey’s years(猴年马月)等,尽管这些习语中英文所用的喻体并不相同,在语言表达上表现出奇异性、错位性和区域性,[9]但是我们一眼看到就能理解个八九不离十,因为这些表达要么基于相同的情感体验所产生的概念隐喻,要么基于相似的社会生活经验,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人们用并不相同的喻体表达了近乎相同的喻义,这些可以算是英汉两种文化共通的隐喻。对这类语言的学习如果过于强调差异性,反而会使学习者云里雾里,产生识记障碍,而从隐喻共性出发,语言习得会更加有效。

  四、结语

  隐喻已经被公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载体,因而理应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者应充分利用隐喻研究的成果,关注隐喻背后的文化意蕴,合理解释各种语言现象背后的理据,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是理解某个语言点的形成渊源和意义成因。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隐喻的文化差异性,又要善于发现其共性,以共性为契机实现文化的双向输入教学,使学生具备既能理解他国文化,又能弘扬本国文化的语言能力。

上一篇:《红楼梦》英译本中英汉语言宏观文化差异初探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探微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