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警惕“学语用”的“四化”现象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7-15 阅读:( )

  【摘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可谓“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但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而来:有的不分年段、不分文本,千篇一律,千课一面;有的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恨不得一节课将某篇文章的语用点全部教完;有的把学语用的形式窄化为练笔(说话),好像没有写话、说话就与“学语用”不沾边了;有的只注重表达方法知识的传授,只图“教过”,不问“学会”……这些现象,让“学语用”迷失了方向,“语用”也最终沦为“无用”,着实令人叹息。本文就当前“学语用”教学中常出现的这些现象,稍作剖析,并提出一些商讨性的建议。

  【关键词】学语用同化泛化窄化浅化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简称为“学语用”)教学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可谓“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凡课堂教学、说课评课、反思论文,必谈“学语用”。这让语文教学出现了喜人态势。但静心思忖一番,却发现当前“学语用”教学中常常出现“四化”现象。

  一、 目标同化——千篇一律,多少楼台烟雨中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让文体意识不断苏醒,老师们对常见的几种不同文体(如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诗歌等)的“这一类”的目标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同一类文体的不同学段、不同文本的个性目标却是“多少楼台烟雨中”,模模糊糊的:不管什么年级、什么课文,小说教学,都是学习环境的营造、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说明文教学,都得抓住要点,了解基本说明方法,体会结构的严谨缜密、语言的简洁准确;诗歌教学,都需把握诗歌的大意,想象诗歌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品味语言的凝练含蓄……不同年段的同一类课文的学习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学生学得机械重复、索然寡味,学习效率自然可想而知。

  不同文体、不同文本、不同年段,具有不同的语用特征、不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阅读要求。设计目标时,不仅要彰显文体特征,体现“这一类”的一致性,更要发掘并发挥不同文本的核心语文价值,体现“这一个”的独特性和“这一年段”的渐进性,真正告别“千篇一律”“千课一面”的同化现象,带给学生学习的独特性、陌生感与层次感,不断提升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比如苏教版在小学第二、第三学段中安排了几篇简单议论文,在研制学习目标时,除了要明确“这一类”的共性目标:读懂文本明道理;学习作者“说理的智慧”;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初步学会“说理”。还需从课标、年段、文本三方面,按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让不同年段的不同文本的学习目标有所侧重,以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与阶段性,让学生的语用能力螺旋上升。《说勤奋》(四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这类文章的独特之处——重在“说”(即讲道理),读懂文章说了什么道理;重点知晓说理要“言之有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观点、事例论证、得出结论。《滴水穿石的启示》(五年级)重点知晓说理要“言之有据”——围绕观点,选取“古今+中外”“名人+常人”“正面+反面”的典型事例来说理,这样才能让别人心服口服。《学与问》(六年级)论述内容相对复杂,则重点放在“言之有理”——不要长篇大论,不要形象铺陈描述,事例简短,语言简洁,都围绕观点去说,带有一定的号召力鼓动性,论证方法多样:哥白尼一例先叙后议、沈括一例先议后叙、两例中间一段纯议论。

  二、 内容泛化——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

  我校一位老师教学《莫高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时,着力让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并逐一板书:观察仔细、抓住特点、总分总结构、点面结合、过渡巧妙、想象奇特、比喻排比、四字词语……教师一一板书,然后要求学生学习这些方法写写自己参观过的一个地方。为了让学生“学语用”,这位老师钻研文本颇深,从文本中解读、挖掘出的大量散而泛的“语用”点,可谓用心良苦。但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涉及这么多“语用”内容,怎么深入?学生哪来时间实践?这注定只能是纸上谈兵,泛泛而为,表面上处处皆“语用”,但实际上学生得到的只是各种“语用”知识的概念,其“语用”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升。

  学习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想想这篇课文关于语文的本体性知识是什么?哪些是普通的语用内容?哪些又是核心的语用内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结合文本特点、学段目标及具体学情等情况,筛选出最具核心价值的语用内容,重锤敲打,挖深挖透,使教学内容简单集中,让学生一课一得。

  基于此,我们对《莫高窟》这节课进行了反思与改进:《莫高窟》这篇课文最独特的是作者对彩塑和壁画的描写,通过面点结合、比喻排比等方法,传神地写出了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和壁画的宏伟瑰丽。这种“概括+面点结合+感受”的表达方法,学生之前鲜有接触,而在本文中体现得较为典型,应该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作为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其他语用内容都是普通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过,本课教学中可不作为重点。主要教学过程调整为:一是聚焦并重点品读描写彩塑的第二段,交流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发现“概括+面点结合+感受”的语用方法;二是利用删除比较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三是自读描写壁画的第三段,划出该段中的“概括+面点结合+感受”,并体会其妙处;四是结合前一篇课文《黄山松》的内容,运用“概括+面点结合+感受”的方法写写黄山松,进行“语用”实践。调整后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过程集中而有效,学生语用能力“拔节”明显。

  三、 形式窄化——练笔至上,不识庐山真面目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将“学语用”简化为“练笔(说话)”,等同于“读写结合”。一堂课,一定要选一个话题,让学生练笔(说话):或模仿文本的表达方式写写,或谈谈自己的感受……以为学习过程中不嵌入“说”的行为、“写”的机会,就不能体现“学语用”的新理念。于是,不管哪个年段、何种课文、第几课时,都想方设法找寻一些读写结合的点,让学生练笔(说话)。这样的安排,有的是可以的、合适的,甚至是精妙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课课如此、人人如此,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诚然,练笔(说话)是“学语用”的重要方法,但仅为其一,不是唯一。新课标在“前言”中对“语言文字运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可见,“语言文字运用”既包含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用性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即现实生活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都可归于语言文字的运用。汪潮教授认为:“‘学语用’包括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巩固语言和运用语言。”练笔(说话)仅仅是表达,是输出,只属于运用语言的范畴,绝不能窄化地理解为“学语用”的全部或主体。

  潜心阅读,能透过语言文字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整合、提炼、归纳信息,是学语用;倾听老师和伙伴的说话,听懂他们说话的意思,辨识别人说话的正误优劣,是学语用;借助规律认识汉字,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培养独立识字写字能力,还是学语用;阅读教学中咀嚼、品味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丰富语感体验,学习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迁移,提高阅读能力,同样是学语用;由课内走向课外,收听广播、阅读报刊、讲述故事、上网浏览、QQ交流、微信传言……也都是学语用。

  因此,教学中,切莫将学语用的形式窄化为练笔(说话),要针对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时等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安排练笔(说话)环节,不必也不能把练笔(说话)作为每节课的必要环节。像低年级段,除适当计安排一些适切的练笔(说话)的言语实践外,学语用的重点更应放在识字、写字、朗读及理解、积累语言文字材料上。

  四、 过程浅化——只图教过,无可奈何花落去

  许多语文课上的“学语用”教学,追求的往往是教师“教过”了,而不问学生是否真正“学会”。比如通过《鱼游到纸上》学习“通过写看到的和想到的来表现人物品质”时,许多老师是怎么设计教学过程的呢?首先读了课文,你觉得青年人有什么品质(做事勤奋专注)?作者是怎么写的?教师引领学生总结概括出表达方法:通过描写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来表现人物品质;然后让学生通过品味、赏析、朗读等方式,深化体会;最后再以类似“课文通过……的方法,写出了……我们以后也可以学习这种表达方法”的语言结束,如此而已。教师只是让学生“认识、体会”课文中“通过写看到的和想到的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学生认识了、理解了,教学就结束了。其实,这仅仅走完了“学语用”的“半程”,学生还远远没学会“通过写看到的和想到的来表现人物品质”这种表达方法。

  我们再来看看闫君燕老师(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的设计:(学生找到句子: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 比较揣摩,领悟表达。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我们得好好读读。(“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变红)师生分别读黑色、红色部分,想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分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发现:描写人物,不仅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想到的,这样表达更加具体形象。

  2. 拓展阅读,深化认识。像这样既写看到的又写想到的语段,到文中找出这样写法的另两处句子。反馈交流,分别读读看到的和想到的句子。小结表达方法: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在观察中融入作者的感受,更能表现人物的品质。

  3. 迁移阅读,习得方法。出示《全神贯注》语段,找找哪些句子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要写好想到的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联系前面看到的)“好像、像、仿佛、似乎”这些词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联系在一起。

  4. 实践运用,内化方法。出示学生跳绳语段,学生练习给这段话添加想的部分,师生合作朗读改后的习作片段。

  闫老师先将描写“看到的”与描写“想到的”句子分开,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既写了作者看到的,又写了想到的,以此给学生辨别语言的起点,发现语言表达的奥秘及其好处。接着换一个语境:寻找本文和《全神贯注》中类似的写法,再一次印证了语言表达方法。然后学习写好“想到的”要注意什么?最后选取了一个片段,让学生把想到的内容加进去。在举一反三的认识、反三归一的运用中,学生经历“内容理解—感悟写法—领会妙处—迁移深化—内化运用”的过程。追求的不仅仅是“教过”,更是学生的“学会”,极大提升了“学语用”的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秉承新课标理念,立足于学生实际和文本特征,在目标、内容、形式、过程等方面,留住“学语用”之根,守住“学语用”之道,构筑“学语用”之场,引导学生经历“学”的过程,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肯定会更加快捷高效。

  【参考文献】

  [1] 吴忠豪.语文课究竟教什么[J].小学语文教学,2015(5).

  [2] 阎宗学,臧松刚.语用背景下阅读教学的三个层级[J].小学语文教学,2015(3).

  [3] 许红琴.强化“类”的意识[J].小学语文教师, 2014(12).

  [4] 汪潮.“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理分析[J].小学教学(语文), 2014(11).

  [5] 许发金.语用实践: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J].小学教学(语文),2014(6).

  [6] 罗才军.让文体意识擦亮语文的星空[J].小学语文教师,2014(2).

  [7] 沈玉芬.找准一个“内核”——以薛法根课例再品组块教学[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上一篇:从自我需求出发

下一篇:融合紫砂文化,优化办学理念,建设校园文化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