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试论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与途径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8-26 阅读:( )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5—0011—04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推进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注意其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与基本途径。

  一、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稳定性与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等特点,应该遵循自身特点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育。通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准则的有机统一。它们相互依存,彼此支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一个整体,贫困潦倒、独裁、愚昧的社会,和谐是不可能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是一个整体,可以想象,如果学校没有向中小学生传播自由平等的人格,等他们长大了,是不可能捍卫公正法治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一个整体。只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科学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注重不同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避免选择性取舍与割裂。

  (二)行动性原则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认知领域的学习,而应在相关情景下结合各种行为来进行。如“爱国”教育,我们不能停留在中小学生守则的显性要求与硬性规定下,而应通过主题班会、社团组织、研究性学习、爱国主义讲座等形式,使青少年学生走出课本,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行动,同时要理性爱国,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爱国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际行动,避免传统德育中的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等问题。

  (三)层次性原则

  中小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差异、社会经验,体现层次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针对性,设计出阶段性、衔接性和连续性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以“自由”教育为例,各阶段教育层次如表1。

  (四)协同性原则

  学校是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社区、媒体等都会影响到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它们相互作用,有时协调,有时冲突,应遵循协同性原则。包含三方面的协同:一是学校内部的协同。无论是教育管理者、教师,还是工勤人员,都应该保持一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模范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二是家校间的协同。学校应争取家长的参与,通过家访和家长会等渠道,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价值观教育。三是学校与社区、教育机构等部门的协同。学校应与政府部门、社区、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协作,共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价值风尚,为中小学生学习、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榜样示范法

  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最初都是从父母、伙伴、老师、兄弟姐妹等亲近的人那里模仿获得的,并转化成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他们最初模仿的是反面人物或事物,那么他们将很有可能形成反面的价值观而贻害终生:如果他们模仿的是正面人物或事物。并以此为榜样,那么这将使他们充满正能量而受益一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尽量宣传正面的人与事,在学生成人之前做好榜样示范作用,言传身教,向学生展示正确价值的标准。

  (二)活动体验法

  例如,在小学阶段开展不乱吐痰、不说脏话、遵守交通规则、礼貌待人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习惯与意识;在初中阶段,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电影,讲述自己的理想,通过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在高中阶段,通过公开选举班干部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养成民主习惯和品质等等。中小学校可以采取每个月开展一个价值观教育的体验活动。通过活动日志、主题班会与演讲等活动,增强每一个价值观在学生的内在认同感,体验到价值观教育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利用问题和活动,对学生的个人价值信念的形成进行评价,并将评价过程运用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主张,教师不能把他们的价值观直接硬塞给学生,而应通过对话和反思让他们审视自己的价值主张,帮助他们构建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并通过价值审慎与反思来重塑他们的价值目标与立场,并用正确的价值原则与目标指导今后的行为。

  (四)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以富有情境性的案例为载体,以分析具体案例为途径,通过讨论分析,深刻表达自己的看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内化,深刻理解这一价值观的实现方式和社会意义。中小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相应的案例,开展相关的价值观分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地、生动地理解积极的和消极的价值行为与特征。

  (五)角色扮演法

  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使学生进入到相关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去,感受相关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以语言行为表现出来,激发其他学生对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引起大家的价值思考。中小学校可以利用课本剧、生活小品等活动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体验相关角色的内心价值,发展价值素养能力,提高学生的价值敏感性和按照正确的价值原则付诸行动的能力。

  (六)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法是指通过创建道德环境熏陶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如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民主,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会自由,在文明的环境下学会文明,在公平正义的环境中学会公正,在友善的环境下学会友善。中小学校可以利用这些价值观指导师生的言行与活动,把学校和班级的价值展现出来,如张贴、悬挂标语,或者通过广播宣传,利用一些仪式、活动,如开学典礼、成年礼、毕业典礼、参观校史馆等活动,实现学校的育人价值。

  三、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指明了方向。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如下基本途径: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的改革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价值观意识。如中医、武术、书法与绘画、剪纸、雕刻、礼仪等课程,可系统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中小学校进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教育的活动,应探索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简称“三爱”教育)的长效机制和有效组织形式。以广播、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等载体,开展主题班会、国家与党的纪念日、艺术节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时事教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任务,而应是所有教师的教育任务,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掌握时事教育的规律为基础,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利用鲜活的事例,达到利益认同、情感认同、理念认同,达到对党的执政认同的目的。

  (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中小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在主要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个别辅导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权利意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权利意识教育与义务意识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公民意识教育的合力。

  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分阶段、分层次做了要求。中小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文明礼仪:通过讲故事、辩论会、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师模范行为,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主题,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朴素的行为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抓好三个教育:生态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法治教育。

  首先,抓好生态意识教育,中小学生的生态意识关系到今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激发青少年生态文明的责任心。树立环境忧患意识,使中小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增强生态危机意识;树立主体意识,教育学生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以自己的行动创造美好未来:树立生态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生态审美情趣,唤起学生热爱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其次,抓好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问题的根源是生态道德的缺失,可从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四个方面进行,自觉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推动生态道德建设。最后,抓好生态法治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生态法律意识,使人人懂法、守法和护法,加强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学会与各种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又要进行生态维权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维权意识,了解生态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有多元性,可以概括为“一中心”、“一课”、“五室”和“一工程”。“一中心”,即心理辅导中心,负责开设心理辅导课,注重专职教师与全体教师参与相结合,开展全校性的师资培训和对外交流等工作:“一课”,即心理辅导课,合理安排心理辅导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辅导,提高心理辅导课的教学实效性:“五室”,即建设好心理咨询室、阅览室、测量室、档案室和松弛动训练室:“一工程”,即中小学生心理健美工程,与社会机构合作交流,注重与专家指导和学校实践相结合,举办社会实践、夏令营、征文等活动,形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五)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文明上网,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更好地推进德育信息化建设。

  首先,应优化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内容。加强网络伦理、网络德育的研究,引导学生不看不良信息的网页,不破坏网络秩序,不沉溺于虚拟世界。其次,加强建设学校网络建设,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积极开发校园网络德育网站,增强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上一篇: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下一篇:寻找县域教育品质提升的智慧与力量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