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学生品行修养和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构建及效果评价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3-21 阅读:( )

  柏永喜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关键词:品行修养;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

  1 研究背景及思路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现有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两个专业,四个年级学生总计247人。经过几年的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是属于“非第一志愿”录取,部分学生在入学初期有悲观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思想不牢固问题突出。运动人体科学学院采取加强新生入学教育、严抓课堂纪律、开设早晚自习等系列措施。但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是不高,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和信心。运动人体科学学院领导及辅导员通过座谈、访问等形式调查研究后,决定利用第二课堂构建一个学生品行修养和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

  2011年3月至今,学院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带领广大学生义务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运动员进行疲劳恢复,义务为全校教师按摩,义务为校队运动员进行疲劳恢复等活动。使党团学形成合力,牢固学生专业思想;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品行修养;促进学风建设工作。六年来,在10多名教师和五届300多名毕业生以及200名在校生的共同努力下,累计为老师按摩3500多人次,党群义务献工1750多个小时;为国家队运动员服务2000多人次,党群义务献工1000多小时;为沈体校队运动员按摩2600多人次,党群义务献工1300多个小时。

  学生品行修养和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紧紧围绕学校的第一课堂教学和一线训练等工作开展,是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为沈阳体育学院一线训练工作提供了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员带群众”、“学长带学弟”的良好氛围,为学风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创建了平台;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利用多方力量解决多个问题,建立了一个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品行修养和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

  2 模式构建方法与过程

  2.1 设计主题活动,创建技能训练实践平台,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2011年3月5日,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义务为全校教师按摩,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和认可。根据活动反响和实际情况,学院领导及辅导员因势利导,将将此项活动由“一次性志愿服务活动”转变成为“常规性志愿服务活动”。从大三年级中选取20名获得高级按摩师证的同学组建了“义务按摩服务队”,设置专门场所,在每个学期的教学周中,于周一至周五的12:20——12:50义务为全校教师按摩。

  2.2 争取多方力量,保障活动质量,促进学生技能学习和品德修养

  活动之初,学生的技艺水平低、积极性不高是影响活动的最主要问题。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聘请专业教师为学生定期进行技艺培训;二是充分发挥党员、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作用,组织“结对子”进行帮扶工作;三是召开研讨会将老师们的肯定和赞扬传达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从“要我去”变为“我要去”;四是建立考评机制,将出勤表现情况列入年终品行量化考评中,成为奖助学金的评选重要指标,定期组织“星级按摩师评选”和“推拿按摩大赛”,激发学生积极性;五是申请专门活动室,提高卫生质量,勤换床单和枕巾等措施改善活动室的环境;六是定期搜集教师反馈意见和学生意见,召开总结研讨会,及时改进不足,不断完善活动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经过六年的坚持和努力,很多教师的颈、肩、腰等部位的损伤和疼痛得到了缓解和治疗。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属于高层次人群,所以教师的赞许和评价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积极,他们将这种亲身体验传导给学弟、学妹,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3 拓展服务领域,为竞技体育服务,进一步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2.3.1 “义务为全校教师按摩”活动

  2015年3月下旬,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召开“义务为全校教师按摩”活动总结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两个重点问题展开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学院决定将单一的为教师保健按摩项目拓展为为运动员疲劳恢复和康复训练指导服务;将服务对象从全校教师拓展为全校运动项目的校队运动员,组建了“沈体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和康复训练指导服务队”。经过一年多的坚持和努力,运动员的运动疲劳和损伤得到了及时地缓解和治疗,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很多集训队纷纷咨询合作事宜。目前,服务队于每周一至周五的17:50——18:30为田径队和篮球队进行服务,每天服务的平均数量为20—25人次。

  2.3.2 服务冬季雪上项目国家队

  近三年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钢架雪车国家队、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定期在沈阳体育学院集训。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主动与竞技体校和竞训部门沟通协调,组织优秀的服务队员为其做跟队服务工作,得到了运动员、教练员、学校和国家队的认可与好评。2016年7-8月的暑假期间,钢架雪车国家队强烈要求聘用运动人体科学学院6名学生为其服务。对于学生来说,国家队和学校校队运动员都属于高水平人群,所以获得他们的认同和积极评价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4 为大众健身和社会体育服务,构建学生品行修养和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

  2016年3月下旬,学院决定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向社会拓展服务领域,与各类体育赛事公司或健身俱乐部合作,为马拉松、越野跑以及大众健身等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进行疲劳恢复和运动损伤预防于康复指导服务。

  2016年6月上旬,组织30名学生参与“巴图鲁——砥砺关门山越野跑”比赛的赛后服务工作,2016年9月上旬,组织20名学生参与“沈阳马拉松”比赛的赛后服务工作。累计为社会体育爱好者或业余运动员服务1000多人次,党群义务献工500多小时。至此,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专业技能与品德修养相互促进的模式基本建立。

  3 模式成效评价分析

  3.1 学校教师评价与意见

  经过六年的坚持与努力,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所构建的学生品行修养与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学校50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所构建的模式对教师有一定的帮助,尤其对缓解疲劳、减缓疼痛和释放工作压力具有很大的帮助。所调查的50名教师均认为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构建的模式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34%教师认为很有价值,45%教师认为比较有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所构建的学生品行修养与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获得了学校教师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具有一定的价值。

  3.2 运动员评价与意见

  通过对10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可以看出,运动员对所构建模式的作用与价值均有比较高的评价,46%和38%运动员认为作用较大或很大,27%和51%运动员认为此模式很有价值或比较有价值。由此认为,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所构建的学生品行修养与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在运动员中的评价较高,对运动员具有一定的作用与价值。

  3.3 学生自我评价

  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学院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在个人素质、专业技能以及体育运动方面的均有一定的进步,比如91%学生认为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进步很大,81.5%学生自我感觉更加自信乐观,75.5%学生认为交流沟通能力增强,还有部分学生能够借助此模式结识更多朋友、了解学习体育项目。由此可见,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所构建的学生品行修养与专业技能相互促进模式对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了明显的专业特色,符合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学生培养计划与目的。

  4 经验总结

  4.1 体育院校基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创建思想教育的载体和平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4.2 体育院校基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该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训练等中心工作,为完成第一课堂教学或巩固教育教学成果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媖. 高校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

  [2] 程舟群. 论高职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品行日常养成的融合[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108-111.

  [3] 王宇航,李晓欧. 高校国际商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与学生管理科学化研究[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05):121-128.

  [4] 刘友田,苑来学. 大学生品行实践学分评定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04):431-435.

  [5] 吕剑勇,郭瑞东. 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7):3-4.

  [6] 吴昕春,潮道祥,唐洁. 高师院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建构研究[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4):99-102.

上一篇:试析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及其运行

下一篇:研究生考试备考应对策略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