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媒介融合背景下动态影像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像研究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9-20 阅读:( )

  作者简介:刘倩(1983-),女,河北,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电影艺术、新媒体研究

  刘倩

  成都大学(成都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

  关键词:媒介融合;动态影像;儿童认知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高速发展,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手段层出不穷,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众多的学者都致力于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研究,目前,手机App、互联网、专用的手持pad等新的媒介逐渐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喜爱,此类动态影像的传播渠道正作为传统的电影、电视媒介的重要补充,在儿童认知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儿童基本特点分析入手,讨论儿童认知学习规律,并且分析不同动态影像技术下,儿童认知学习设计的方法。

  一、儿童基本特点

  儿童的成长阶段可分为0~3岁的幼儿期和4~6岁的学前期,不同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造成了两个阶段儿童认知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幼儿期的智力培养对于儿童的整个成长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有效地提升儿童身心发展,那么对之后儿童成长将会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在生理发育上,幼儿期儿童听力、视力等方面的功能器官发育还不完全,所以要尽量避免外界强烈的刺激,等儿童年龄到了两岁之后,出现了语言模仿行为,这时候就可以加以一定的刺激,如音乐、食品等等。

  在心理发育上,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属于无意识、无规律的,同样的,在两岁之后,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这个阶段可以采取一些具有目的性的引导,帮助幼儿进行肢体与语言方面的学习。

  4岁后,儿童发育进入学前期,此阶段是幼儿身体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认知教育的重要阶段。

  学龄前的儿童体格发育还没有达到成熟水平,尽管新陈代谢速度比3岁以前有所减缓,但脑细胞代谢却逐渐旺盛,直至7岁左右儿童的脑重量基本达到成人水平。此阶段,儿童主要缺乏的是对各种身体功能的使用经验,因此该阶段的认知教育的质量将决定着儿童今后对待事物的态度以及学习新生事物的能力。

  在心理方面,学前期儿童会发生“无意识-模仿-单独思考”的转变,因此在认知教育中,要以概念性的教育为主,培养儿童的思维逻辑,从而为之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儿童动态影像认知的学习规律

  重波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就像是不同运转的滚轴一样,儿童会在一定的阶段使用各种学习策略,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策略使用频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根据上述的理念,很多教育学者对儿童认知能力进行了测试,得出的结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幼儿期的孩子可以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反馈,但是对于新的事物需要重新进行认知学习;学前期的儿童根据已构建的概念与策略,除了能够进行相应的认知反馈外,还可以进行主动的学习。

  家长或者教师,在选择动态影像过程中,应掌握儿童学习的认知规律,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使儿童能够更加合理地使用相关工具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在儿童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依靠一些指导性的动态影像加以辅导,如游戏界面为媒介进行传播,儿童通过这种具有娱乐性的途径获得新的知识,更能刺激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最初阶段儿童经常会按照固有的经验去对待这些新生事物,但随着动态影像影响力的提升,孩子将会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动态影像在儿童认知学习中的应用

  在信息科技发展高速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动态影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发挥出了日趋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将以手机游戏APP以及Ipad软件两个典型的多媒体传播媒介入手,讨论如何通过动态影像提升儿童认知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手机游戏APP动态影像的设计应用

  1.设计策略之人性化的界面感知

  对于手机游戏APP来说,良好的游戏界面是儿童认知学习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这种产品面临的客户是心智不是特别成熟的儿童,所以过于高深的设计反倒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的兴趣,使儿童在使用相关APP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动画做出应有的反应。

  以一款著名的《小鳄鱼爱洗澡》的手机游戏APP为例,当进入主界面后,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动画了解了本游戏主角是一条可爱的鳄鱼,这条鳄鱼没有传统印象中的凶恶特点,而是表现出一幅急迫洗澡的感觉,加以背景音乐的渲染,增添了欢快感,使得整个游戏气氛更加轻松。游戏开始以后,儿童需要需要清理各种地下土层让水源到达淋浴口,从而完成游戏任务。这款手机APP在游戏动态影像设计中,融入了多种元素,包括背景音乐、时间线、主角等,使游戏情境更加生动,孩子的认知学习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孩子们会在使用过程中觉得很有趣,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为游戏中需要洗澡的可爱而与友,通过游戏动态影像的引导,使孩子从单纯的玩耍,逐渐转变为做着一项有趣且意义的事情,随着动态影像的不断深入,儿童既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同时也能认知到洗澡的好习惯。

  2.游戏内容要具备重复性与多样性

  除了上述提到的游戏表面设计要具有特色之外,还要考虑到儿童自身的心理特点,正如上述提到的,儿童的认知性根据不同的年龄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7岁学前期之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具有不自主、不稳定、不自觉的特点,因此在APP游戏动态影像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图画重复性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重复的动态影像来帮助儿童进行记忆训练,从而使儿童对一些概念性的动画或者事物形成准确的认知。

  同样以《小鳄鱼爱洗澡》游戏为例,在游戏进行过程中,虽然根据儿童选择的关卡不同,游戏动态影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游戏的操作引导、信息提示、成功条件都是相同的,可以满足儿童认知能力方面的成功感。从这点可以看出,重复性与多样性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联系,手机APP游戏在保证游戏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加入了多样性的图片内容,即满足了儿童认识教育的硬要求,同时也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使的认知能力提高更加有效率。

  (二)Ipad软件中动态影像的设计应用

  1.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

  目前,在动态影像选择方面,具有原创性、生活性的动态影像更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对于提升儿童认知能力为目的的动态影像选择,要将故事性、内容性进行融合,比如一些Ipad动画在故事的结尾处将儿童引入故事当中,成为里面的一个人物,促进孩子的发散思维,提高他们对具体问题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可将受儿童欢迎的动画片、儿童电影结合到Ipad的App中,做成唾手可得的网络动态影像,也是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儿童接受认知提高途径多样化的方式之一。

  动态影像儿童动画片《昆塔﹒因为所以》分为数部短集,每一集都会讲一个常见的科学自然知识,使用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讲述小朋友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问题和答案,深受儿童喜欢。笔者陪同儿童观看了几集之后发现,儿童通过这些影像能够了解到各类科学知识,如“气球为什么可以飞起来”等知识点,既满足儿童对于日常生活的认知学习要求,也向他们呈现出了生活背后的道理,并且一集时间可控,短小精干,在儿童注意力分散之前接受高质量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动态影像的视听语言的重要性

  同上述提到的手机游戏的App不同,Ipad屏幕较大,对于色彩的还原性、动画形象的亲切性、听觉方面的有趣性要求都较高,能够使得动态影像具备更多的情感表达,符合儿童认知能力提升中对于色彩层次丰富细腻的要求,从而使儿童达到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儿童在身心的愉悦中感受美。

  同样以《昆塔﹒因为所以》为例,在很多动画中,制作者都采用了色彩鲜明的颜色,这样很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考虑到儿童眼睛还在发育过程中,制作者也注意了色彩搭配的柔和性,增强其思想关注层面,从而进一步对动态影像中说的话转化到大脑中。

  动态影像的听觉部分也是深受学前儿童注意,语言过于说教干涩,尤其是以大人口吻进行表演,是不被儿童喜欢的,只有用简单的短句,亲切自然的口吻才能让儿童觉得舒服,内容也容易被其吸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他们将文字、图画、声音融为一体,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儿童认知能力提升问题来说,在动态影像选择过程中,应该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选择不同的图画,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当然手机APP游戏、Ipad只是动态影像载体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儿童认知能力提升工作中,还需要科技人员、教育人员以及家长共同的努力,才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儿童教育游戏App交互设计中用户潜意识的激发及应用[J].江南大学.2016

  [2]刘彬,陈金友,高燕.Ipad应用于聋校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01)

  [3]欧慧谋,唐剑岚.国内数学元认知的研究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

  [4]雪莉·拉尔金,何婧.通过小组活动发展幼儿元认知的个案研究[J].幼儿教育.2011(12)

  [5]陈英和,王雨晴.幼儿元认知知识发展的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04)

上一篇:关于专业论文英语摘要写作存在问题及教学建议

下一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