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你的放手是学生主动的开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方式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2-05 阅读:( )

  陈燕 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第六小学 833699

  关键词:主动参与学习; “课文我先知”;“词句我会品”;“我有新发现”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言堂”,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缺乏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的热情。特别是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对这种“一言堂 ”讲课的方式最无奈,对他们来说有许多切身之苦:听不懂之苦,跟不上之苦,陪坐之苦。久而久之,这些本身基础差,又没自主学习意识,再加上缺乏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变得麻木,不会思考,更谈及不了有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欲望。最终导致听不懂或不想听。若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核心首先应该是改变方式,努力促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所谓主动学习,就是学生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自愿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我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意识”方面,不断进行尝试,现就阅读教学中自己在初读课文、精读课文、总结课文三个环节中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初读课文,以“课文我先知”为引领,激励参与

  作为已是五年级的学生,知识与学习能力绝不会是零起点,既然已有了积淀,何不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对课文进行“先知”。这也是我鼓励学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获取”的策略之一。这个“先知”看似要求简单,其实做到不易,它实际是对学生的预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先知字词基础方面”,还要“先知课文整体,即内容方面”。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老师会学着做好一名引导者,而不是替代者,学会舍,学会放,学会相信学生;而学生则能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挑战自己的依赖性,通过上网、查找参考书等途径想办法获取更多的“先知”,不知不觉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已渐渐形成。

  我是这样操作的:在上课伊始,在揭题之后,我很自然地引出“课文我先知”,当这个空间完全还给学生时,因为没有了束缚,学生很乐意说,有说自己通过预习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的,有说感受深刻内容的,有说课文大意的,能力较弱的学生哪怕用文中的语句说自己的“先知”,只要无知识性的错误,都会得到肯定与鼓励,毕竟孩子们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得先要保护好这已迈出的“主动”的第一步。虽然这个环节所涉及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对已习惯了“喂着吃”,“牵着走”的学生来说何尝不是迈出“我是学习小主人”的第一步,在经历了每节课坚持的训练后,终于看到学生“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了,“先知的内容”越来越全面,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也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中展露出头脚了,我很欣慰。

  二、精读课文,以“词句我会品”为主线,激励参与

  《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其中尤其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何谓 “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从老先生的话语中,我们知道: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觉,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而对词句的品味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特征,但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许多教师一直在“语感教学”的门外徘徊,不是津津乐道于课文词句的讲解,把一篇篇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分析得味同嚼蜡,还误以为讲深、讲透,学生就能理解;不然就是,老师已经明白对于课文理解要抓关键词句,但操作起来,一品词句就给人机械之感,缺乏引导内在的感悟,最终错失了语感的培养良机。使部分学生存在着读文不懂,听言不清,说句不顺,写话不通的状况。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大胆实践,在精读课文时,有了“词句我会品”的主线设想,想以此线培养学生主动品读词句的意识,以达到提高语感之目标。

  首先,我教会了学生区分关键词句与普通词句。使学生明白凡能体现文章中心的词句,表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词句,蕴含深刻含义的词句、运用写作手法的词句都是关键词句。

  其次,会找后,进行揣摩品味。这个品味的过程,先是由我一点点的引:如,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让你内心不能平静?或者说,这句话中那个词在刻意地想告诉我们什么?表达什么?我就是用这些富有启发性的导言促使学生去感悟,辩析体验词语乃至整个句子的情感,感受语言的功效。接着,我又引导深入思考:找出重点词句,边读、边想、可以想想句子的言外之意,用词意图,也可以想想作者用词的巧妙,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等等,坚持训练下来,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主动思考行为习惯。每到精读课文时,课堂上就会听到学生接连不断这样的话语“我从…… 这句话中的……这个词中感受到了……我想读一读”。对于课文中这些情感表达一目了然的词句,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进行体会了,但一些暗含意思较深远的词语或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只在为数不多的同学中产生,记得,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时,有的学生很快找到了关键句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并展开了积极的思考与体会,大多数同学抓这句话中的词语“灰尘”“血丝”“破烂”“血迹”,体会到父亲挖掘的艰辛与执着。这显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令我想不到的是,个别孩子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中一个孩子说,我是从“满脸”“布满”“不堪”“到处”这些词中体会到这位父亲很伟大,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经受住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考验,他很爱自己的儿子。而且这是个外貌描写,这样写让我们对这位父亲的印象更深刻了。真没想到,孩子不但词语抓的有理有据,还能深入到表达手法上,这是主动思维的最好见证,难能可贵,我发自内心抱以热烈的掌声。我想,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探寻的思考欲望,就会证明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然,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对词句不宜进行过多的品析,对一篇课文,需要品析的地方往往因“材”而异,品析的深浅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把握重点,并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

  三、总结课文,以“我有新发现”为着脚点,激励参与

  往往阅读教学到了最后阶段,教师就忽视了学生的参与,采用包办制,草草地结束课文,忘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淡化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且这个时候,学生内心也会产生一种“都学会了”的自满感,思考松散下来,只等下课铃声的响起。为了能激起学生再次积极主动思考的欲望,我特设计“我有新发现”这一小环节,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感。所谓“我有新发现”,重在一个“新”字,就是让学生在学完全篇课文后,能够在“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上有所领悟。《新课标》在第三学段中提出的阅读要求中有“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他要求我们老师不能只局限在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什么”的层面上,还要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怎么写”的问题。如文章的表达顺序、文章的抒情方法、文章塑造人物描写方法、还有说明文的常用的说明方法等等。这些表达方法的领悟,虽然不需要孩子们掌握精深,但要让学生有所发现,能够感受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为写作应用打下基础。但我不想像以往那样,不是指给学生看,就是讲过引过之后,直接小结归纳,使学生对老师寸步难离,这样谈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我想,是孩子们“断奶”的时候了,我强制自己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纯粹靠自己的思考去“发现”,开始,特别艰难,孩子们没有了老师的指引,有的无从下手,有的不敢说,有的摸不着头脑了,我深深感受到,这就是“保姆式教学”活生生的教训啊!于是我不得不领着孩子,一点点教给孩子如何去发现,这个“发现”除了全文学完后,还可以在初读、品读的任何时候,都能提出自己的发现,只要是属于自己思考后的发现,不管深浅,都会有小红花的奖励,当然,能发现他人发现不了的更深层次的,一次奖励5朵小红花,这一下终于有了起色,现在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是难不倒学生了,但更隐形深入的表达还等待学生去更主动的探究呢!

  “课文我先知”,“词句我会品”,“我有新发现” 就是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方式,并结合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把这三方面印成精致的小红花,每节课必用,必奖励,只要主动思考了,都可以挣上,最后每10个换一个发言榜上贴的大红花,别看这些“小红花”长得很草根,可挣上他的孩子都像明星一样骄傲,因为每挣一朵都是孩子努力思维的证明。在一朵朵凝聚着孩子们积极向上、努力证明自己能行的小红花背后,我欣慰地看到了学生们“主动参与”的劲头。

  我确信,“只要有思考”“敢于去想”就是在主动参与,这远比课堂看着热热闹闹,实则对学生毫无发展意义的课堂要实在的多,于是我坚持下来了,到学期末,已有所改观了,我知道这改观的背后是学生学习意识的提高。下学期我还会继续实践,相信越来越多的孩子会享受到这份“放手”后的“自由”,而驰骋在自己的学习空间中。

  

上一篇: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

下一篇:对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的思考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