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两个案例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6-09 阅读:( )

  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很多年,尝试变换了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蓦然回首。却发现返璞归真、化繁就简方为大道。笔者就结合平时教学的两个案例呈现给各位同仁我是如何化繁就简,体现简约化教学的。不成熟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斧正,以待改进,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一:“盐类的水解”教学引入

  师:(问题1)同学们都知道酸有酸性,碱有碱性,那么盐都是中性的吗?

  生:不是(因为在初中,学生就已经知道,那个叫纯碱的碳酸钠显碱性,但它是盐)

  师:请举一例说明盐不是中性的

  生:碳酸钠

  师:下面我们就来实验,实际测一测0.1mol/L的这几种盐溶液的PH

  生活动:测CH3COONa、NaCl、NH4Cl溶液的PH

  师:下面我们找一个同学回答他实际测的结果。

  学生回答结果。

  师:下面大家再干一件事情,就是分析一下这三种盐分别是由什么酸和什么碱中和得到的?这些酸碱是强的还是弱的?

  2分钟后学生回答分析结果

  师:接下来你们再分析一下形成这三种盐的酸碱及其强弱,同时再结合盐的酸碱性,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3分钟后学生回答分析结果。

  师:通过以上的动手动脑我们知道了,不是所有的盐溶液都呈中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大家分析得到了这些结论,那么如何解释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盐类的水解。

  这段引入,从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认识出发,采用循序渐进层层剥开迷雾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引入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课题,符合学生的真实认知层次。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增加课堂的求知气氛,为学生真实而又有效的学习过程做了很好的铺垫。

  案例二:“等效平衡规律”的教学方法

  探讨“恒温恒容体系”的等效平衡规律:分别以SO2和O2生成SO3、H2和I2蒸气生成HI为例。

  探讨一:有两个体积相同温度相同的恒容容器,容器一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过一段时间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二中加入4molSO2和2molO2,过一段时间达到平衡状态;这两个平衡状态是否为等效平衡状态?

  方法就是以粉笔盒来说明:

  把容器一当成一个粉笔盒,放入2molSO2和1molO2,过一段时间达到平衡状态。

  把容器二中的4molSO2和2molO2分成两等分,放入两个粉笔盒中,过一段时间达到平衡状态。

  问:这三个粉笔盒中达到的平衡状态一样吗?

  生:一样。

  接下来老师引导如何把后面的两个粉笔盒合并起来弄成一个粉笔盒,这个合起来的粉笔盒就是容器二的真实状况。

  然后让学生理解到把“两个粉笔盒合成一个粉笔盒的过程”就是增大压强的过程。学生知道,“增大压强,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上面的平衡会正向移动,从而使得容器二中的平衡状态与容器一中的不同,所以为非等效平衡。

  从而解决了“恒温恒容”判断等效平衡的方法。我称之为“盒子法”或“先同后变法(先相同,后进行改变)”,这样就把一个很难解释的等效平衡化繁为简,轻松突破了。

  总之,笔者在教学中慢慢体会到,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建模过程,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把一个专业的学科知识转换成生活中简单的模型,变得容易被理解、掌握和记忆。那么学习就会返璞归真、化繁为简,实现简约化和效率最大化,我想这才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反复琢磨和实践的东西,这才是教学的本真。

  参考文献

  1. 马金星“新课程目标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例”《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 陈景娟“浅谈由生活经验导入高中化学新课”《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实效性的一些探讨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新探索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