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注册招生制度下民办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分析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6-18 阅读:( )

  民办高等教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民办高等教育在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不再是公办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江苏教育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民办高校教育在这一浪潮中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江苏共有80所高职高专科院校,其中民办高职院校有24所,民办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省高职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虽然国家的政策文件都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抓,但是民办高校的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存和发展方式没有转变,所走的仍然是以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生存发展的路子。近年来,高中毕业生数逐年下降,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非常激烈和残酷,从2011年开始,江苏率先在民办高职和部分公办高职实行注册招生,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在这种形势下求得生存,并保持健康稳步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元素和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关健。而一个学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优化,能否迎合该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人才需求,这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将专业设置放于学校各项建设的中心,不断创新和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在财政投入、招生批次、学历认同、就业保障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的民办高职院校更应如此。要在同类民办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与公办高职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必然要将专业设置放在首位,以此带动专业建设,进而增强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突出特色,有利于民办高校健康稳步的发展。

  一 面向市场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跟市场需求,随着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公办高职院校大多数都是从中专校升格而来,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专业建设也相对成熟;而民办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相对比较短,基本都缺乏行业背景的支撑,专业设置又与公办高职院校大同小异,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形成特色,求得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大胆创新设置面向市场紧缺岗位或新兴产业岗位的专业,与公办院校错位发展,如建东职业技术学院的高铁乘务和轨道交通专业、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珠宝首饰鉴定专业、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幼师专业等都要是很好的典型例证。

  二 面向岗位设置课程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课程建设既涉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涉及具体课程的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上否能实现,其建设应遵循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规律,体现在学习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的融合,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必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围绕岗位工作任务,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符合企业需求和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优选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

  2011年起,江苏省在民办高职院校率先实施注册入学,将生源扩大至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生源的专业基础相差悬殊,民办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这种新形势优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形成符合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 紧跟市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企业是人才的接受者,人才的培养标准,企业最具有发言权。校企合作能有效地打破高校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将企业最新的科技动向及先进成果引入到专业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灵活办学机制,形成订单培养、半工半读、现代学徒制、“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和创新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新模式;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优质资源进学校,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要积极推动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通过地方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民办高院校是由董事会投资的独立院校,建校时间短、基础薄、资源短缺,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地方企业扶持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现社会资源教育化,有效地加快民办高职院校的稳步发展。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引入企业优质资源,根据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建设“学做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从根本上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短缺的问题。

  四 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优质资源不仅要共建还要充分共享才能体现优质资源的价值,各院校在建设过程中均有各自的优势专业和资源,要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省市主导、学校主体、统一规划”方针,建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之间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从政府投入、企业资质、地方税收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鼓励和要求公办高职院校和企业优质资源对民办高职院实行免费开放或优惠使用,以达到民办与公办共同发展的目的,形成良性竟争的制度。

  与历经百年文化沉淀的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尚处于青少年时期,还不成熟,但有活力、有拼劲、有创新变革的意识。民办高校教育需要社会给予快速成长的良性社会环境,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注册招生制度的实施,为我省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有理由相信,伴随着民办高校自身的不断改革创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大众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形势下,民办高等教育必将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42-44条[Z].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条,第5条,第27条、第51条[Z].

  [3]许士群.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8):19-20.

  [4]宋爱平.民办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9):74-76

  [5]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校探索,2009(03):88-99

上一篇:浅析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与工作实践

下一篇:浅谈廉政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缺失教育中的作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