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看高职教育社会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7-01 阅读:( )

  2014年11月,有幸考察了南京几所高职院校,南京的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高职院校83所,全国第一,在校生近70万,在这样学院密集的城市,某些高职院校还能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示范性院校,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和学校的互利互惠是校企合作走出困境的动力,在校企合作方式上“与技术链的上游企业、行业、政府合作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服务,为专业群提供实训基地、创新基地和校企混编师资团队”的第三代校企合作模式(简称UPD模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学院与中兴通讯合作建立的“南京信雅达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办、中国新能源领域内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中认南信实验室,以公司的方式来运作,引进企业设备和人力资源,服务于教学。

  江苏海事职业学院以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定位,以水运经济产业链为支撑形成水路并举、港航并重的专业布局。启用学校、海事局、用人单位的校行企的三方评价,三方接轨,课程、企业、工学通融。组建四方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专业链——产业链——就业链三业一体的专业建设。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行企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企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150多家大中型企业如雨润集团、苏宁电器、如家酒店集团、苏浙皖物流等,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华润苏果建立生产实训基地,提供200个实习岗位;建立光华科技园,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教师工作站,提供400余个顶岗实习。

  从以上江苏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来看,产教融合几乎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突破、创新的主题主线。检验产教融合模式是否成功,不靠国家政府的意志,而是看是否满足行业和区域经济的需求,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在面向社会办学过程中,迫切需要了解社会需求,也迫切需要社会的了解。而社会评价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途径。[1]

  一、构建社会评价的原则

  1、评价应突出专业性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具备对经济方式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使得高职专业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特色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之路,因此,唯一的评价标准并不能凸显专业优势,因此从专业实际出发,把握专业特色,处理好专业的独特性和内在性,独特性表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定位和专业特色,内在性表现在今后学生掌握专业能力的强弱如何影响未来职业的发展。[2]

  2、评价过程应该动态化

  社会评价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才需求量、专业课程设置、就业状况、媒体排行等多重因素的交联。通过用人单位反馈的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就业服务工作评价等来探索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3、评价应该尊重多元主体的价值观

  当评价主体转变为政府、毕业生、顶岗实习单位、就业单位、行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协商时,能最大限度激发学校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评价应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对就业率,对口率,岗位胜任度,职业满意度,岗位晋升,换岗等通过量化实现数据评价一克服质性研究带来的片面性。

  5、评价应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

  目前的高职教育太多地注重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或许是因为技能技术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并见成效,而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现在,社会上的各行业更多地看重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个人修养等,主要是人文素质经常是一个人在今后职业生涯中潜力发挥的源头。

  二、构建社会评价的方案

  表1 高职专业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姚爱国.关于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6-17.

  [1]周应中.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5-9.DOI:10.3969/j.issn.1008-3219.2012.05.002.

上一篇:高职课堂学习积极性引导探索

下一篇:职业核心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