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0-09 阅读:( )

  井文 

  关键词:大学生;“考研热”;原因;影响;对策

  作者简介:井文,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近些年,大学生考研人数居高不下,“考研热”风气愈演愈烈。根据量变质变规律可知,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改变,结果会有好坏之分。大学生“考研热”亦是如此,它背后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深思。

  一、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

  (一)国家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待遇水平提高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储备,我国又实施了研究生扩招政策,加大对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我国研究生教育并未实行全面收费制度,国家还通过助学金、奖学金等途径扩大研究生的补助范围,提高其补助待遇。这些政策吸引了大学生走考研之路。

  (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要求提高

  高考扩招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人上大学的需求,但同时,每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也相应增加,因社会上就业岗位有限,大学本科毕业生也就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大,对应聘者的学历很看中。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希望能以更高的文凭来提高社会竞争力,从而选择考研。

  (三)高校和家长对学生考研的鼓励

  现代大学综合评比中,高校本科生的考研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这标示着一所大学的质量和风气,能提高其知名度。故许多高校都大力宣扬考研的好处,支持本科生考研。此外,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自身学历,在社会上能够突出,也对孩子考研持支持态度。

  (四)学生未来目标不明确,考研带有从众心理

  研究生应是在对自己专业热爱的基础上,希望对所学专业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学生。而现在,这样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是没有做好就业准备,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看见身边许多同学都在为考研做准备,自己却无所事事,所以就加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

  二、大学生“考研热”的影响

  (一)大学生“考研热”之利

  1.满足国家人才需求,促进社会积极发展

  研究生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队伍的壮大无疑为我国积蓄了后备力量,他们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能够在知识经济社会的进程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考研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时间跨度大、范围广,各门功课还具有贯通性,这就需要考研生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故考研生对教师的讲授有着更进一步的要求,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考研可以说是“人生第二次高考”,它需要学生必须刻苦学习,则考研生队伍的壮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非考研生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高校学习氛围的增强。

  3.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益于个人未来发展

  学生在考研过程中更深入地学习了知识,有助于其学习能力和知识素质的提升。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首先看的就是应聘者的学历水平,学生考研就是提高学历和自身社会竞争力的一种途径。

  (二)大学生“考研热”之弊

  1.偏离国家教育目的,影响教育制度实施

  有些学生将研究生学历作为今后就业的敲门砖,缺乏真正进行学术研究的思想,使得研究生队伍素质令人堪忧。而且考研生复习时大都按照考研大纲背诵,并不能深入考察学生的科研素质。此外,有些学生上课时也学习考研内容,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高等教育的真正意义遭到了冲击。

  2.社会人才质量下降,学生就业压力加剧

  研究生数量骤然增多,相对应的教学条件如导师、科研设备和经费、补助等并未达到应然的水平,这使得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受到很大限制,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质量。随着研究生队伍壮大,高学历人员增多,就导致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一方面本科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降低,另一方面研究生就业的压力也有所加剧。

  3.高校教学秩序打乱,培养目标发生偏差

  考研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考研资料上,常常出现旷课的情况,这就打乱了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而且,学生只注重学习考研课程,对专业课程只尽力混个及格就行,并不能掌握本科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也无法提高本科生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不符合本科生教育的真正意义。

  三、大学生“考研热”的对策

  (一)完善就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

  本科毕业生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故考研可能是他们的无奈选择。国家应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和优惠政策,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大学生毕业之忧。

  (二)改变传统思想,重视人才实学

  邓小平同志曾说:“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对待人才也应如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学历固然重要,但我们应重学历而不唯学历,用人单位应看应聘者的能力和技术,不能凭借学历层次的高低而对其妄下断言。

  (三)提供科学指导,加强学生管理

  高校应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成才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还应为考研生提供科学的指导,加强考生对报考学校和专业的了解,减少其盲目性。此外,高校还要加强课堂秩序管理,多设置些考研教室,这不仅为考研生提供方便,也有助于课堂纪律的改善。

  大学生“考研热”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我们应理性对待这种现象,使考研的真正意义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林勇.考研热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0:297-298.

  [2]孙荣惠.大学生“考研热”对本科教学的影响及高校应对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

上一篇:提高学生钳工实训教学质量浅析

下一篇:新时期农林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研究综述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