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小组合作模式下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2-24 阅读:( )

  关键词:小组合作 高中历史教学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竞争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采用较多的形式。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模式,我校在学习昌乐二中“271”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具有本校本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历史课教学中我们着重探索了在课堂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被调动起来了,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可能使这一学习方式流于形式。以下是我们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和探索。

  一、当前中学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及问题.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许多优点,如淡化了教师的权威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了互助式和讨论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课堂“一潭死水”的现状。但是反思课改以来的中学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又存在着摆空架子、缺乏实效性等现象。教师在操作中存在着很多误区,导致合作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师故设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七嘴八舌,热闹非凡。有时小组内部也会出现 “一言堂”,小组中优秀者滔滔不绝,后进生却成了陪衬,甚至整节课一言不发,充当听众。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所以,目前合作学习大多数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低效状态,这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二、中学历史课合作学习的对策。

  为了让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对策:

  1、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应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学习状态,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性格等因素将班内学生分到各组,分组要做到全班各组人平均成绩大致相同。这种分组方式可以通过竞争调动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形成组内学习的合力。

  2、 精心编制符合学生认识实际的导学案。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尽可能准确的将所学内容分解,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导学案,然后组织学生高效的自学与合作,避免学生认知过程中无从下手和无效讨论,激活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急切地渴求正确的答案,顺理成章的把学生推进自学与合作的状态。

  3、把课堂放给学生,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预习自学: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的过程是最好的独立钻研的过程,也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课本中最基本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深入思考完全能独立解决。从而使学生真正地以学习的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是一个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形成共识,使问题逐步得以解决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小组内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碰撞,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出结论,特别要求组长和较优秀的同学不要压制别人的意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从整体上培养全体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进行一些提醒和指导。而各组在组长主持下讨论,记录讨论要点,然后分组按照顺序推举代表说出本组答案,其他组补充。从实际教学的效果来看,尽管有一些缺陷,教师设计的一些思路学生没能想上去,但总体来看,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充分。这种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虽然不能完全达到教师的目标,但在学习方式上对学生有大的启示,使学生课后整理答案时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达到了启发学生的目的。

  教师讲评:这是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讲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反馈信息的特殊性,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环节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对于那些学生展示后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给予讲评,对于那些通过合作仍没理解的地方,教师应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遗漏疏忽的地方,教师还应该再做提醒,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巩固拓展:这一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升华阶段。教师要在导学案“课堂检测”和“学习感悟”部分设置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思考的练习,通过习题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概括化。并能熟练运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的实践活动中。

  教学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教学的创新永无止境,本文对小组合作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及作用、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还很肤浅,衷心希望的是它能有抛砖引玉之效,唤起更多同仁专家对此教学问题更深的思考和对高效教学实践的探讨。

  参考书籍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施良方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3、《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上一篇: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远程开放教育中成人英语学习策略探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