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制建设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1-03 阅读:( )

  为了尽早实现社会主义远大目标,国家开始注重各类专业人才的综合培养机制,拟定切实可行的人才战略培养方案。大学生是时代青年的代表群体,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社会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高校必须围绕大学生拟定文化素质教育体制,

  一、文化素质内涵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近年来我国不仅注重政治与经济体制建设,对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全面推动全社会走政治文化发展道路[1]。“文化素质”是现代社会文明积极倡导的思想理念,从思想精神方面鼓励社会群众参与社会活动。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

  大学生是实现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动力,青年大学生对社会长期规划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标志着时代青年主宰社会时期的正式到来。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文化素质教育转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多方面的时代意义。

  1、思想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想价值作用给予了肯定,提出思想意识是指导人类实践的根本动力。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将直接影响其未来价值观念的形成趋势。文化素质是大学生个人发展需具备的思想理念,从思想文明方面改变了落后的社会观念,端正了大学生人生观念意识。例如,借助文化素质教育可转变学生对校园生活、社会就业等方面的看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

  2、实践价值。新时期我国倡导培养各类专业型人才,借助人才资源储备以促进现代化建设改革,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团,其必须要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质条件。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政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例如,文化素质教育涉及到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各类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是文化素质实践价值的表现。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制建设对策

  我国正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以经济、政治事业发展为中心,协同科、教、文、卫等事业共同发展,这是我国当前改革建设的主要目标。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了新的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文化教育体制日趋形成。笔者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对策包括:

  1、知识创新机制。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2]。所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高校必须强化专业知识教学体制改革,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力争做一名“有文化、有理想、有目标”的青年人才。

  2、文化培养机制。历史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涵盖了我国多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例如,延安大学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后,学校以基地建设为平台,深入开展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活动,从红色经典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的建设、保障制度完善等多个渠道推动经典艺术教育进程,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

  3、时代改革机制。大学生是社会时代发展的推动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也要具备时代性特点,这样才能发挥出素质教育的根本价值。高校创建素质教育体制需融入时代需求,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中国梦”呈现出这个阶段大学生教育的时代特征。

  4、思政教育体制。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倡导思想政治辅助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遵循了时代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3]。积极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了大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也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调整对象。

  结论

  高等教育是服务于人才战略机制的公共事业,发展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时代性的推动意义。为了改变传统人文思想理念,我国积极重视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可行性的素质教育方案。

上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观的研究

下一篇:微课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