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2-18 阅读:( )

  陈佳 

  广州市白云同泰路1111号 510515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育 问题 原因 对策

  德育教育是学校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手段,使受教育者能够接受并遵循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学生个人发展,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以及国家人才的培养都有积极作用。学校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中职学生德育高低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代表。但目前中职德育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解决。

  一、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学生就业率,提升学生的就业安置效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校教育工作主要是以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学习成绩以及教师的研究为主。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校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而相对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学生的德育评价都流于形式,片面的以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要评价依据,没有将德育纳入评价体系中,德育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德育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教育机构。部分学校对于德育工作没有将教学资源分布在德育工作中,没有明确的规划,工作没有明确的思路,制度不完善,工作过程不规范,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中职德育教育还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完善中职德育教育工作。

  二、中职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育观念的不恰当

  中职学校比较重视学生就业率,而对德育教育则不够重视。在工作中,本人发现大部分学校教育观念仍是传统的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为主,对学生的考核也是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来考核,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教学中。正是由于教育观念仍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德育教育一直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以教授知识为主,德育工作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德育重要性。

  (二)教育方法不恰当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还是侧重从形式上进心管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放松了对学生的关心,没有将知识教授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是有缺陷的,应将德育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本人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发现品德不良学生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他们比较注重义气,但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三、中职德育教育对策

  (一)强化道德教育

  当前道德教育没有引起重视,因此,强化德育教育工作是很必要的。教师及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在学校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学生的奉献意识。

  (二)加强德育法制教育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法制教育,提升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学生自觉接受并遵循法律,具备较高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可以能够明辨是非,判断正误,有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

  (三)加强校风建设

  通过良好的校风对学生进行熏陶也是比较重要的方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环境,校风是学生重要的精神环境,对学生的精神教育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建设良好的校风,让学生在良好的校风中学习,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良好的校风对于德育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校都应注重建设良好的校风。

  (四)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形成进行引导,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个性发展得到正确的引导,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同时应该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德育目标,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让学生个性良性发展。

  (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学校学生会进行更多的工作实践。可以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或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时,应该充分让学生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道德要求,为学生德育的学习提供方向。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在具体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使中职学习德育工作更加完善,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还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广大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德育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相应对策,采取行动提升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2)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3)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J].文学评论,1996.

上一篇:简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传达情感

下一篇:大学班级管理与大学生自我成长的互动机制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