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情景化教学让中职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6-17 阅读:( )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 黄筱彦 助理讲师

  关键词:情境、兴趣、激活

  《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主动、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便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是中考失利、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有一部分则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会,反正都是些文字的组合,所以造成目前中职学生“读不通、写不顺、说不畅”的窘态。针对这种教学状态,我认真地设计每一节课的情境教学,以形式多样的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创设形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能力和形象的要求,所谓教师形象,就是教师的思想、道德、业务、作风、礼仪等素质综合的外在表现,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具体教师的印象和评价。教师的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暖心的微笑都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亲近。所以,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永远保持着微笑进入教室,用会心的微笑感动、感染学生,用亲切的教态去引领学生,用动人的言语去激发学生。通过这种形象情境的设计,首先让学生喜欢我,继而喜欢上我的课,激发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一种兴趣和喜爱。

  二、创设导入情境,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中职生的主动和自学能力较低,让他们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是很费力的一件事,课堂导入是教学的突破口,它是一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如果创设情境法运用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经过了课间十分钟的放松,上课时有些学生还沉浸在喧闹中,心情激荡,具有这样心态的学生突然集中到课堂上来,就好像奔腾的激流一下子遇到了挡路的巨石,会激起反激的浪花。作为教师,我们如何让心情激荡的学生平静下来,尽快地把他们的思绪引入到课堂上来呢?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课间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激活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我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情境教学手法,如:诗歌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多媒体感知等,通过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课堂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融入了我创设的情境氛围中,起到“先声夺人“的功效,最快地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如在口语交际《道歉》的教学中,我首先用手提电脑播放《文明礼仪歌》,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感知文明礼仪,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知道自己平时的文明用语。就通过音乐导入的方式舒缓学生情绪,刺激学生对文明之举的把握,让学生很快明白为什么道歉?如何道歉?道歉的效果如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生活情境,贴近学生感观教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我们该如何让学生去读?魏书生说过:“语文老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中职生的感情胜于理智,又易冷漠。他们的心灵接受艺术感染的效率,远远超过接受一个单调的说教。而课文,大多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场景或经历为素材,用笔蘸着心血、蘸着欢乐或辛酸的泪水写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在讲授《向芨芨草道歉》时,我就向同学们展示了平时收集到的生活场景图片:如学生践踏草坪、摘花折树等不文明行为,让学生说说平时我们做了这些事都会怎么做?然后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我就顺理成章地开展了同学们要爱护花草,树立文明礼貌的德育教育,所以,在新课的讲授中,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为什么要向芨芨草道歉?怎么道歉等问题。由此可见,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场景接通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抽象知识,可以更容易使他们接受,激发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

  四、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上的主人,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问题情境的氛围中,教师的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如果过宽,不能触及疑点,那么,即使课堂气氛热烈,也无补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如果过深,超出学生的智力水平,那么他们会因此而丧失“跳一跳”去“摘桃”的信心。巧妙的提问须在创设情境上下工夫,因此,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供诱因,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精心设疑。“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设疑要因学习对象而异,因教材而异,因课堂氛围而异。要透彻理解大纲,深入钻研教材,认真阅读教参,搞清教材知识体系,弄通知识内部结构的有机联系,做到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心理特征、思维品质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查漏补缺,问在疏忽薄弱处。二是以趣激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肯不肯参与、配合,取决于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情绪状态和对所授知识的兴趣程度。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强烈的释疑欲望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活动的空间,必要时向学生提出需要仔细探究的问题,以改变他们的研究思路,使他们朝着科学的方向探寻,从而体验到既有趣又丰富的调查研究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掌握的情况,充分发挥问题的情境教学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在《我喜欢出发》教学中,在让学生读完课题后,我提出了“你喜欢出发吗?你想出发去哪?”然后学生就很踊跃地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课堂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气氛就逐渐的活跃起来,继而我再峰回路转问“那同学们觉得作者想出发去哪?”带着问题品读课文,通过这样问题情境的巧妙设计,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表演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目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待文化课甚至是应付了事,所以,为了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动手动口,我根据教学内容,把游戏、相声、小品、课本剧等文艺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充分体验,增加教学情趣,催动感悟。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这些课文都可以改编成“剧”,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将单调的课本文字转换成最通俗易懂、最精彩的表演,让学生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更易理解课文,加深了对课文的把握,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口语交际《复述》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传声筒”的游戏表演来开展教学,通过学生的说、传、听、说、评等五个步骤的表演来掌握“复述”的要求和步骤,从而实现了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双赢的理想教学目标。

  六、创设微信情境,实现课上课下双教学

  当今社会的发展以“数字化”为特征。手机电话已基本在中职学生当中普及,微博微信已经成为现代中职生的新型沟通工具,这是我们教师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数字化”的社会环境,既给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作为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师,面对班级学生人数多、课堂教学时间短等实际问题,在课堂上我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所以我创立了微信教学平台,通过聊天、留言、发照片等功能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适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有时候也将准备上课的预习资料放到微信让学生进行自我预习。例如:在布置手抄报的教学中,我就将以前学生做的优秀作品拍成照片,再将照片传到微信中学习;当现教班级完成作品时,我又用手机拍成照片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展出, 这不仅是对展出作品同学的认可与鼓励, 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与标杆。通过微信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能有一个相对自由、放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即使是不善言辞的学生也可以尽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这不断增加了同学间的沟通交流,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达到了课堂教学和生活的有机融合。

  七、创设课堂凤尾,品味艺术情境

  课堂导入是“龙头”,那课堂的结语则是“凤尾”,它的设计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感到“言犹尽,意未了”,一直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一节课或一篇课文教学终了时,教师要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抓住教学重点和主要特点,进行高度概括,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起到强化和深化主题的作用;或者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使之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让学生有一个回味课文的情境。用这美好的形象,引导学生具体体会作者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由衷赞美,理解文章的精髓;用这样美好的形象在学生心田撒播热爱祖国的种子,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深情。回味式结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它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并提高其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形式,既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又能发展学生思维;既能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而且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更明显的教学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常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形因材施教,这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教学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第236页

  [2]蔡笑岳.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第181页

  [3] 潘小明.《新课程理念的探索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03页

上一篇: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西京学院“一体多翼”人才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探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