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适应性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3-03 阅读:( )

  严长征 张艳丽 张雨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上海;200092)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适应性

  作者简介:严长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基金项目: 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资助(课题编号2015-D-013)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各高校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并从德育工作的角度出发,指出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连续性设计,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面临的重要任务。[1]“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即:本科重基础重素质、硕士重专业重素养、博士重学术重独创,是部分高校正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讨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适应性,寻求与学生成长需求相契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划,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以及高校社会实践的内涵分析

  高校“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是将原有相对独立的本科、研究生阶段通过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考核管理方法等打通和融合,注重学生的共性基础和个性特点,形成一种更为合理和有效率的人才培养模式。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本硕博贯通制培养中一直注重贯通与开放的原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所提出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在不打破“本-硕-博”各阶段学制的基础上,定位于每个阶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努力探索本科重基础重素质、硕士重专业重素养、博士重学术重独创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递进式发展。

  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广、开展形式多。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提高第一课堂知识的成效。[1]

  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视角下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合理的设计规划导致“本-硕-博”各阶段的社会实践参与度及覆盖面差异较大。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参与度较低,甚至很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从未参与过各类社会实践。

  2. 重视程度的差异导致“本-硕-博”各阶段对社会实践参与热情失衡。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由于专业学习压力较大,放弃了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本科生比较热衷于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他们急于了解社会,提升能力,而研究生则更倾向于通过自己选择的其他方式去了解社会。这种重视程度的区别容易产生失衡,导致高学历学生工作后对社会情况认识不到位等问题。

  3. 实践活动载体不健全导致“本-硕-博”各阶段对社会实践的需求不一致。目前本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比较丰富,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校企交流等都很常见,而研究生阶段的社会实践形式却较少,加之研究生本身热情不高,导致社会实践成了以本科生为主的活动。

  4.各自为政是“本-硕-博”各阶段的社会实践团队存在的严重问题。大多数社会实践团队的组成成员来源较单一,很少有跨越本-硕-博三个阶段的团队。导致团队成员之间实践能力、知识背景上没有互补性,实践成果与收获也相对单薄。

  5.缺乏适应性评价体系导致无法科学评价“本-硕-博”各阶段社会实践的实效。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评价指标却没有差别,不能反映相应阶段社会实践工作的效果。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着目的不明确、专业不突出、系统不健全的问题[2],总体来说,都与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缺失有一定关联。

  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基本原则

  对应于“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目标设计,与此相匹配的社会实践也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要求,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在本科生中注重社会实践的参与广度,在硕士生中注重社会实践的深度和高度,在博士生中注重社会实践与专业的结合度以及一定的社会效用。从大学生成长不同阶段递进式的制定适应性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实现对社会实践活动中育人功能的专业化、全程化、动态化的科学评价。

  1.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学生都要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三个阶段在实践内容上各有侧重但不独立。

  2.本科阶段,分为低年级(大一、大二)和高年级(大三、大四)两段。在低年级期间,学生应以参观学习类假期实践、短期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的社会实践方式为主;在高年级期间,学生应以社会调查类假期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习的社会实践方式为主。

  3.硕士阶段,学生应以社会服务类假期实践、中长期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社会实习的社会实践方式为主。

  4.博士阶段,学生应以社会研究类假期实践、中长期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的社会实践方式为主。

  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体系

  不同的社会实践类型,其适应性评价体系略有不同。以假期实践(含寒暑假及假日小型社会实践)、社会实习(含专业实习)、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3种不同的社会实践为例。 如表1所示。

  (一)假期实践。强调在实践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同时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在大学一、二年级鼓励学生以参观学习型的实践为主,限于低年级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尚浅,评价社会实践适应性的标准应该为是否有收获。这个收获包括在社会认识上、在自我了解上、在专业认识上,可以是一方面、可以是多方面。在大学高年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类的实践活动,评价其适应性的标准应该是,获得有一定深度、有相当社会价值的调研成果。而在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更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则应以紧密结合专业、有创新、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价值为适应性标准。

  表1.“本-硕-博”各阶段假期类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标准

  类型阶段大学低年级大学高年级研究生阶段

  (硕士生、博士生)

  假期实践内容参观学习类社会调查类研究类和专业服务类

  标准有收获(社会认知、自我了解、专业认识)获得有一定深度、有相当社会价值的调研成果紧密结合专业、有创新、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价值

  社会实习内容专业认知实习、非专业职业实习对口专业及就业导向的社会实习;鼓励研究生阶段参与国家导向性挂职锻炼及项目性研究型专业实习。

  标准完成实习任务,有收获完成实习要求各项内容,获得单位合格评价,完成个人实习小结

  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类内容参与、体验性组织者鼓励结合专业创新志愿形式与载体

  标准完成48小时/年服务;鼓励个体参与完成48小时/年服务;鼓励作为活动组织者完成48小时/年服务;鼓励创新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形式与载体

  (二)社会实习(含专业实习)。侧重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了解专业及职业需求,提升职业素养。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要求通过社会实习了解认识专业,印证书本所学知识,也鼓励参加非专业的社会实习,了解需求,帮助形成初步的职业(学业)生涯规划。其实硬性评价标准认“真完成社会实习、有体会、有收获”为合格。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阶段建议参加专业对口或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实习,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好基础。其评价标准以“通过制定社会实习评价表,以完成社会实习各项任务,获得对口单位、部门的评定意见,完成个人实习小结”为合格。鼓励研究生阶段参与国家导向性挂职锻炼及项目性研究型专业实习。

  (三)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以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为目标,以“完成一定时间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为其适应性标准。低年级大学鼓励个人参与,高年级大学生鼓励作为志愿服务的组织者,研究生鼓励结合专业尝试创新志愿形式与载体。

  实践育人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递进式发展的更为合理和有效率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去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适应性,寻求与学生成长需求相契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划,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共和国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2.02

  2.王雪燕、贾光辉. 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调查研[J],科教文汇2014(4)

上一篇: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一篇: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