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学前教育论文 >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

保鲜住校生的亲子关系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8-31 阅读:( )

  不少父母因为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从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开始就让孩子全托或上寄宿学校。与此同时,还美其名曰从小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但仔细想想,小小住校生,心里会作何感受?你家的亲子关系会因此而疏远了吗?

  住校的孩子不开心

  有些爸妈发现,孩子在住校之后似乎长大了一些,成熟了一些,话也少了。感觉很是欣慰。这真的算是好事吗?先来看看这两个案例。

  案例一:有位妈妈家中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住校。某天,妈妈给大儿子打电话说下午不能来接他回家了。电话那头的孩子明显地不高兴,嘟哝着嘴说: “你说好除了周五,周二也要接我回家的,你说话不算数!”妈妈安抚了儿子几分钟,就挂了电话,但她担心孩子心情,又专门给生活老师打了电话,请她留意一下。晚上,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询问,老师说一切都正常。但朋友在周末接孩子回家时,却发现他一直情绪不高,一问原因,原来他仍然纠结在周二妈妈失约的事情中。这时,妈妈才发现,孩子在几乎一周的时间里,都在郁闷!

  案例二:琳琳在一所寄宿制学校读书。刚开始,时常透露出想转到走读班的愿望,而且每天都给妈妈打电话;到二年级,琳琳基本不提这事了,电话也少了。六年级以后,妈妈发现,女儿的自理能力提高了,可回家后话却越来越少了,几乎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待就是半天,只有吃饭时才出来,回答父母的问话也多是简短的几句,亲子关系明显疏远了。孩子为何变得“内向”了,妈妈从老师那儿了解到,琳琳在学校也不如以前爱说了,跟老师也比较疏远,对班里的事也不像过去那么热心了。

  住校生的“情感饥渴”

  在爸爸妈妈的羽翼下成长,习惯了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吃饭、聊天、游戏,睡觉前可能还会听一个妈妈讲的故事,然后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去……突然有一天,孩子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几天都待在学校,面对的都是老师同学。以往无微不至的照顾消失了,起初,孩子可能会像案例一中那样,尽管外表看起来如老师所说的平静,可内心是多么郁闷和怀疑:怀疑父母是否爱他。

  随着寄宿时间的增加,他适应了这种生活,处理问题时往往形成了自己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再喜欢与人交流了,孤独感和亲情疏离的问题便纷至沓来。

  当孩子还是妈妈腹中的胎儿时,脐带让母子相连;当孩子出生后,肚脐上的纽带剪断了,可心理上的脐带还没有断,这个纽带大概需要到孩子13岁左右才能自然脱落—— 这时候孩子逐渐成熟独立,走向社会。而这根心理脐带在自然脱落之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发育和性格养成的重要依托,父母的爱与陪伴则成为这根脐带最重要的养料。

  因此,父母将年幼的孩子变成小小住校生,就犹如单独把一只羽毛还未长得丰满的小海鸥扔向了茫茫的大海中,这或许可以锻炼它的坚强和意志,但它同时也缺失了爱和安全感,而缺失了爱和安全感就可能导致它今后在漫漫人生路上心灵的不健全,心灵的不健全又怎会支撑起海鸥强健的翅膀,而它在茫茫的大海中要经历多少风吹雨打。做父母的,除了满足孩子的生活所需,更要用爱和陪伴,用家的特殊功能,激发他们内在成长的力量,协助他们建构起一个健全的心灵,否则他们长大成人后,带着童年的阴影和伤痛,又怎会寻找到人生的幸福?

  家有住校生 亲子关系如何保鲜

  住校的好处不可否认:让孩子作息更规律,养成阅读故事书的习惯、增加了与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等等。对父母来说,也减少了一些压力,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另一方面距离可使人冷静思考,更理性地分析教育之道。

  让孩子住校并非不可尝试,但是父母要在送孩子去寄宿学校前做足功课。不要认为,学校可以全盘接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作为父母,任何事物都不能成为放弃亲子沟通的借口。刚上小学的孩子社会性格还没有形成,更小的孩子则更是没达到这种境界。过早让孩子离开父母,单独待在学校,不利于他健康人格的形成,孩子的安全感容易缺失。那么,如何让住校的孩子不再“缺爱”?如何让父母与住校孩子的亲子关系“保鲜”呢?

  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让孩子住校前,父母应把住校生活的实际情况,无论好坏都如实告诉孩子,给他一个心理铺垫。否则,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会让孩子困惑和不安。

  做一个守信的家长 如果父母答应孩子要探望或接他回家,就请尽可能做到。否则,孩子经历过失落后,会对亲子关系产生疏离感。如果父母长时间不能与孩子见面,也请注意与孩子保持联系,通过电话或聊天工具,随时和孩子聊聊近况,这也会减少孩子住校时的负面心理,同时增加亲子沟通。

  充分利用孩子在身边的时间 只要孩子在家,请和孩子深入谈心、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只问功课怎样,更应侧重孩子一周来的想法,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还要让孩子宣泄心中的不快,避免因为长期住校引发自闭等心理问题。

  决定住校就别变来变去 一旦让孩子住校,家长就不宜中途“改主意”,如此,会更加激化孩子的心理落差,也会让孩子不自信。以后在外面遇到问题,孩子就会习惯性地回家求救,过分依赖父母。

上一篇:培养国际化人才家庭教育的作为

下一篇:她把孩子都送进了美国顶尖名校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