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1-29 阅读:( )

  摘 要: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昌理工学院2015级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探析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为日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普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症状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占总测试人数的15.96%。在阳性项目均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生得分高于男生(t=-0.33,P<0.001);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四个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即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P<0.05)。针对上述问题,应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开展心理健康后续访谈工作;落实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心理健康工作模式。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前提。大学新生入校后,面临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由于生活经验和自我调适能力及心理准备不足,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适应不良。如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则会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心理障碍。因此,武昌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学生主要的心理困惑,从而提出干预对策,调解学生心理困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3554名武昌理工学院2015级新生参加普查,最后获得有效测试问卷3546份。

  2.2 方法

  2.2.1 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是我国高校常用的心理健康测查工具,测量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指导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评定,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每一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

  按照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5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一般规定9个因子中的任一因子均分≥3分为阳性,表示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一般按照(1-5级)评分把学生分为三类:

  ① 2.5≤因子分<3为轻度症状,需要进一步筛选。

  ② 3≤因子分<4为中度症状,应引起关注,进一步进行访谈。

  ③ 4≤因子分<5为重度症状,需要重点关注和心理干预的对象。

  2.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 结果

  根据SCL-90测试结果分析规则,量表统计结果如下:

  3.1 武昌理工学院2015级新生SCL-90测试总体结果

  本测试量表任一因子分大于2.5即被界定为异常,武昌理工学院 2015级新生心理普查结果显示,11.42%的学生为异常。

  把异常学生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结果显示轻度症状者占7.61%,中度症状者占3.55%,重度症状者占0.25%(见表1)。

  3.2 异常学生在各因子上的统计结果

  从统计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分布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2015级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因子出现症状的人数较多,占到总测试人数的15.96%,说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而存在躯体化症状的人数最少,仅占1.04%。

  3.3 学生常见的十大症状表现

  对学生选择“症状经常出现”的10个条目(即打到3分及以上)进行统计,见表3。其中26.96%的学生有选择“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3.4 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比较

  2015级新生有效测试男生1780人,女生1766人,对我校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见表4。结果发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四个因子上男生与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在偏执因子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即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阳性项目均分上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即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由此可知,我校女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生,尤其在躯体症状、抑郁、焦虑和恐怖症状上高于男生。

  4 讨论与分析

  4.1 大学新生的总体健康状况

  测试结果表明武昌理工学院2015级新生总体心理健康良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困扰,症状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

  强迫症状的学生常常表现在虽然自己明知道没有必要,却难以控制的出现一些无意义的想法、冲动和行为。这往往跟学生的人格特征有关,表现为过于追求完美,在思维和行为上表现为过度思虑,处处谨慎小心,害怕出现差错和失误,害怕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对结果苛求完美。

  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使他们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使得他们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一部分学生由于个性内向、害羞、自卑、交际能力欠缺、对朋友过分理想化和不正确的自我意识等原因导致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敏感,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在生活中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自我封闭等。

  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给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着家庭的期望和自我成才的期待,初入学校的大部分新生对新的生活和自我都有着更高的期望。但是现实生活可能会不如自己所愿。因此,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人际压力,会对老师、同学产生敌对心理,在行为上表现在易冲动烦躁,对他人充满不满和怨恨。

  4.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及表现存在性别差异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从近两年武昌理工学院的学生访谈及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发现,女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比例也较高,且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抑郁和焦虑。许多高校的心理测试也表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男生。其原因可能是以下几方面:一是因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女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要求女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二是女生情感更加细腻,敏感,常常因为同学间的正常竞争和无意的言语伤害彼此的感情,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导致情绪波动,影响学习和生活。三是因女生自身生理特点和角色,女大学生常常会有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情感比较脆弱。

  5 对策

  5.1 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咨询,树立心理健康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测试结果所反映的状态应是其入学前期的情况,大学初期是其走出心理阴影及改善不良心理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了解不够,经常会错误地认为去看心理门诊就是精神有问题,以致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不能主动寻求帮助。因此,当务之急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自我保护意识。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日常专项工作中,可以统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如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等专题讲座及开展团体辅导等活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老师、值班时间、值班地点宣传工作.

  第二,各学院要完善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做好心理咨询室宣传;可以充分利用院刊、橱窗、板报载体,经常开展一些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解答学生关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迷茫和困惑,帮助他们团结同学,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第三,利用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向新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通过课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求助,以求得解答、疏导。

  5.2 重视性别差异,关注女生心理健康

  女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与成长规律,因此,我们要进行差别教育,重视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不少高校通过开展女生节、女生风采月等专题活动,关注女生的成长和发展,吸引女大学生走出寝室等小圈子,参与到更广泛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少女生的问题都与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有关,因此,定期开展针对女生的人际交往、寝室关系矛盾处理、恋爱、情绪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活动,增强她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助于她们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另外,还要帮助女生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引导她们树立现代知识女性的形象,树立自信心,增强竞争力。

  5.3 开展后续访谈工作,建立问题学生档案,进行分类辅导和干预

  SCL-90作为初步筛查,根据结果对筛查出的异常学生进行访谈,建立学生档案。对于访谈中发现具有精神病性症状表现的学生,如思维涣散、抑郁表现等症状表现,中心应及时进一步访谈,确定学生问题,并反馈到学院。如学生确实存在精神病性症状,应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去医院进行诊断或同家长一起采取其他干预措施。对于访谈中发现的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如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内心极其痛苦得不到解决,有自杀想法等,中心应联系家长启动危机干预方案。对于访谈中发现的一般心理问题学生,应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或者素质导师进行辅导。

  5.4 落实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

  学院要培养一批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经受心理健康培训的学生队伍。充分调动班级心理委员、班干部及寝室长了解、掌握随时出现的新对象、新动态,做到早发现。一旦发现学生的异常情况,素质导师应立即对相关情况进行详尽了解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处理情况及结果应记录在案备查。对部分一时难以处理或出现较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并迅速通报学工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做好危机干预工作。

  5.5 加强对新生的人文关怀,提供心理支持

  新生刚进入新的环境中,是存在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最多的一个群体,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和患有身体疾病的学生。他们可能面临着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不适,如果得不到关注和理解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所以,我们所有教师特别是素质导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注意、关怀、温暖与理解,帮助他们度过这一敏感期,尽快适应环境,投入大学生活。另外,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后不久会产生一些迷茫和困惑,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我们要通过班会、团体活动和个体谈话等方式,帮助他们制定个人成长发展规划,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了解其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就业趋势,及早确立个人学习方向、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邱利聪.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的选择与使用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24).

  [2] 张笑仪,邹海贵,王国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南华大学2013级新生心理普查数据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 彭香萍.当今高校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J].心理科学,2006 (1).

  [4] 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5] 彭子菊.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与建档工作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

上一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下一篇: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