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走出传统教室跨进现代学堂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2-22 阅读:( )

  【关键词】教室学堂互联网策略

  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再进步到信息时代,技术进步与更新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开辟新的视野。目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教育真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这种变革产生的“教育云”对中学历史教学策略的变化有非常大的震撼,把曾经的理念、方法、策略等积极地跟上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补缺、纠偏、究新”,追寻新的教学理念、方法、策略,成为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的方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发我们对课程改革的新理解,课程改革其实就是不断地改课。教学,顾名思义是体现教师的教,学堂顾名思义是突出学生的学。教与学是绑在一起的共同体,需要相互考核和印证效果。教师注重教育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从兴趣中去探索,去讨论,去求知,去发现。水到渠成,学生就会形成想学好历史、愿意学习历史、乐于学习历史的观念,一个会学习历史的学生就出现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形成要以一定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但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等于学生相应能力的提高、思想情感的提升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所以,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理想追求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什么,而是追求了解—理解—见解的步步深入。要想达到有效甚至高效教学目的,教师观念改变和理念与时俱进是前提,学生的兴趣和方法是途径。为此,作为一个中学历史教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探索,理念、方法、途径、课堂等都可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1. 充分研读大纲,聚焦教材,开发教材,重构教材。例如九上第二课《探险者的梦想》,其实就是讲述《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在《中考指要》中测试水平的要求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应该说要求高,可以联系、拓展、运用的地方比较多,为此,用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教材能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要想达到了解—理解—见解的步步深入的境界还需要开发和重构教材。为此,我做了一点尝试。在第一课讲完后,我预留了时间,计划实施前置性学习的策略,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预习,自主查找,自主思考,以问题为线索以期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我的题目设置如下:(1) 你身边有没有喜欢旅游探险的人?你看过的什么样的探险影片、电视、纪录片?哪部印象最深?为什么?(2) 本课探险者是哪些人?国籍是哪里的?代表哪个国家?(3) 探险者为什么要探险?(4) 探险者为什么能够探险?(5) 预计探险者在探险途中有哪些困难?(6) 探险者取得了哪些成就?能不能简单画出航线并注明重要的地点?(7) 探险者达到了探险的目的了吗?(8) 你怎样评价当时的探险活动?(9) 中国历史上有类似的航海活动,你知道多少?(10) 如果让你远洋航行,你要做哪些准备?作为历史教师,我也要前置性准备:准备辅助的历史教学手段,可以运用幻灯投影、电影和录像、录音和剪辑、图片和数据等,如收集一些探险类的影片、电视纪录片等,并剪出一些精彩的片段;准备课件,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线、评价等,做成动态的视频,增加直观性;准备重点难点的微视频,如何评价,可以借助采访不同的人,一方面是给被侵入地区带来了什么?另一方面给探险国带来什么?最后给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带来什么?准备习题训练,检测预期的效果;准备小组合作答案的多样性,尤其是如果让你远洋航行,你要做哪些准备,答案肯定会是丰富多彩,如何引导学生归类是关键;准备与生活和时事政治的联系,如中国南海的开发与保护,如你在航海家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些对于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提出问题。在我授课结束后,这些问题就自然引发出来:为什么新航路的开辟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航海与探险的最前面呢?指南针的技术是如何传到欧洲的?探险者的语言交流困难如何解决的?探险者要不要类似护照一样的东西?为什么郑和的远洋航行没有多大的影响?学生学会了自主思考,更学会了运用“互联网+”解决问题,他们运用百度、贴吧、微信群查找、讨论,寻求丰富多彩的答案,提升了历史意识和思维的方式。

  2. 充分加强联系,聚焦重点,分解难点。如九上第5课讲完后,尽管目前只有识记和理解的要求,但是许多问题需要联系和分解。例如:(1) 法国的国庆日,可以联系到美国和中国,甚至可以延伸提出欧洲胜利日和中国抗战争胜利日等,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把几个国家庆祝国庆的视频截取一部分,点燃学生的兴奋点;(2) 《人权宣言》必须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联系,比较时间、颁布机构、核心内容、影响等,学生就会一目了然;(3) 《人权宣言》是重点和难点,可以分解成为:全称、内容、进步性、局限性。(4)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大革命,为什么?英国革命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PPT上进行比较展示,学生很容易区别和联系,无论是课堂知识的达成率还是前后联系综合知识的达成率都不是问题。

  3. 充分激励学生走出教室,实践寻访,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和自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需要历史教师充分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实践,这可以拓展中学生的知识和视野,补充历史教科书所不能讲到和涉及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增强。为此,我设计了每学期的“五个一”活动(在下列任务中挑选5个):读一本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写一篇书评、做一次课堂演讲、出一期历史探究的主题手抄板报、寻访一个历史古迹或故居、拍一组历史相关的图片、看一部历史演片、了解历史考古的最近发现、选一个历史上今天的话题交流、到旅游景点体验导游工作、掌握一个考古的知识、探寻一个历史之谜等。学生自主选择并落实,在网络上展示成果。因为有了“互联网+”的优势,我与学生成立了历史相关微信或者QQ群,彼此讨论、共享、借鉴,及时指导他们如何解决活动中的困惑。课外的活动,点燃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探究与合作的目的也水到渠成。

  4. 充分培养创新意识,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创新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现代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采取“引、讲、议”的模式从下面两个方面着力。第一,可以通过研读教材,充分挖掘历史教科书中现成的历史实例,用典型历史人物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志于创新的成功历史人物事迹不胜枚举。我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和演示手段将创新榜样者的事迹做成鲜活的素材和片段,通过学生的观看和讨论,启发学生感受创新的力量,从而矢志创新创造。例如将革命家形成一个系列,将科学家组成一个专题等,通过音频、视频和介绍,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精神的力量,学习榜样的品质、毅力和恒心。第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打破传统思维,拓展学生发展性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例如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历史史观和方法对历史人物会有迥然不同的结论。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好恶,让学生自己认识历史人物,感悟历史人物,从而形成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念就会大量阅读,收集有关的史料和史实来证明自己的原始认知。当然,有的学生在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初始认识的狭隘和片面,从而进一步修正自己的观念和评价。也有不少学生在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领悟,要么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要么不断填补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形成更新的评价甚至全新的评价。给学生留白是许多学科教学的方法,读史让人明智,我们更要巧妙地运用留白的手段,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探究发现的机会,给学生犯错误后醍醐灌顶的感悟。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潜能去发现、去探索、去感悟,这样学生多角度思维的习惯就会慢慢形成,并成为自觉的行为。对于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的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历史教材非常着力地表达了他对航海事业的贡献,尤其是对世界连接为一体的重大意义和影响,但却轻描淡写地表述了哥伦布作为殖民者的一面。毋庸置疑,历史确实应该也必须重视作用和意义的讲述,但是眼光不能仅仅盯着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等大的方面,也应该有人性化的考虑和涉及。所以,对于哥伦布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从历史背景、根本原因、主观要求、社会活动、主要言论、对西班牙和殖民地带来的不同影响等多个方面考虑,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客观、公正、全面地予以评价。(1) 对西班牙和西欧来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在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2) 对美洲来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灾难性和破坏性的开始。西班牙殖民者首先是对美洲的资源进行疯狂性掠夺,造成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然后是对美洲进行欺诈性的贸易,造成今天拉丁美洲经济的畸形发展,不得不依赖国际市场,成为欧洲国家的附庸;再次西班牙殖民者还对土著居民进行大屠杀,造成罪恶的奴隶贸易的三角航程应运而生。当然,在带来破坏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建设性,因为随着欧洲人的入侵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等,对落后的制度和生产方式造成严重冲击,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发展与进步。(3) 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像一条线把零散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一样,把世界各个地区连接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告别了小区域的活动范围,拓展了人类社会的活动范围,打破了过去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离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4)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对中世纪欧洲宗教界的沉重打击,用史实否定了宗教神学的谬论,揭露了宗教的欺骗性。(5) 从西向东一直航行,从实践上证明了预言——“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是重大的发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从这5个方面评价哥伦布,就使学生走出了评价人物“好”与“坏”的简单评价的方法误区,从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学会探究新观念,寻找新亮点,得到新启发。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加强学习和思考,探寻新的方法、策略,甚至是模式,坚守自己的主导地位不动摇,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不松懈,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发挥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强化探究与实践,让每个学生的眼、嘴、手、脑等感官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增强自己的学习力,追寻轻负高效的历史品味课堂,乃至文化课堂。

上一篇:如何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策略

下一篇: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