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时间:2016-12-23 阅读:( )
【关键词】分数教学1分量策略
从把1个物体看作整体,到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其实就是在规避数量的多少,弱化一个量的存在感。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分数的认识,出现了一种分割教学的倾向,即过分强调了“分”的动词属性,弱化了对等分后1份的多层次感知,使得学生认识的分数缺乏完整性。也就是我们的教学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一个单位”和“若干等分”上。笔者认为,在分数的初步认识阶段,等分后的“1分量”不仅是认识分数的重点,而且在追寻分数本质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 在分数作为一个过程引进,突出现实情境里的“1分量”
“在数学中,有不少概念在最初就是作为过程得到引进的,比如分数。”
引进分数的这一过程就是“等分”。多个版本教材《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尽管设计各不相同,但相通之处都是用实物的分割来引进分数,这样做显然包含了由过程引进,并向结果过渡。教材中根据现实情境追问的都是类似于“每人分得多少”的问题,而在学生尚未获取分数信息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自己分到的那一份却是行之有效的。
苏教版教材的设计有一个迁移和比对的过程:让整数的平均分迁移到分数中,通过每人分得2个苹果、1瓶矿泉水和半个蛋糕,为学生呈现了不同的“1分量”,为之后的学习做了铺垫。苏教版用半个引入分数12,而其他两个版本却是用一半引入的,个中思考耐人寻味。从学生的认知来看,半个更容易理解,但是一半却是最接近12的。半个是凸显了“1份”的具体数量,而一半却是勾勒出“1份”与整体的关系,后者更能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本质。
实际上,苏教版教材《认识分数》首页下面那句话——“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的确有些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容易让学生把“12个”和“它的12”画上等号。通读苏教版教材三上和三下的认识分数发现,除在这里让12以一个具体的数量存在过以外,其他都是以整体与等分的关系存在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借鉴其他版本,让学生动起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半,充实自我的表象感知。
当然,苏教版的情境图却可以大加利用,除刚才说的迁移和比对外,实际上当学生把“2个苹果、1瓶矿泉水和半个蛋糕”都抽象到“1分量”的层面思考时,不由自主会产生“都是1份,为什么数量不等呢?”的疑问,有了一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韵味,也为后面的学习设下疑问、埋下伏笔。
二、 从“1份”到“几分之一”,实现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
分数概念作为过程引进是基于学生的学习,但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分数这个概念的本质,最终还是要让其转化成一个对象,即“虽然可以把分数看成除法运算的一种表示,但分数本身是数而不是运算。”
在比较12和14时,学生从图中最直观的感知就是12表示的1份比14表示的1份大,而没有真正去完整地比较这两个分数,因此,此时的学生刚刚经历一个课时的学习,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过程之中,并没有能把“1份”与分数有效地联系起来。
这个分数的比较教学,我们首先解决的是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得到这两个分数,在初步动手之后,要追问学生,为什么你涂出的就是12或14呢?
这里因为要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所以用的是两张同样大小的圆片纸。教学中,对于12或14的“1分量”要实施多维度对比深化。
教学中可以安排这样两个操作活动:
一是每个人拿出自己准备的几何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等),且大小不一,涂出12和14。
二是每个人拿出两张大小不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涂出12和14。
此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1分量”的大小有相同、有不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12或14表示的首先是其中的一份,每一份都是12或14。这里的12或14不再是表示12或14个图形,而是表示一份量占整体的12或14。自此,模糊了“1分量”的具体数值,只在认知中存留了三个字——“1分量”。教师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从“1分量”这一形象的过程向分数这一抽象的对象转化了。
上一篇:给小学英语教学插上翱翔的翅膀
下一篇:营造低碳环保的小学科学教学环境
“互联网+” 让传统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焕发出新的活力
(724)人喜欢 2018-03-26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方式研究
(359)人喜欢 2018-03-2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情境化应用
(4509)人喜欢 2018-03-20学出“感情”——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两则
(455)人喜欢 2018-03-20提高口算能力有“秘方”——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831)人喜欢 2018-03-17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820)人喜欢 2018-03-13浅谈低年段写话教学的“教、学、评”的有效结合
(253)人喜欢 2018-03-13运用“处方式课课练”培育小学体育素养的实验研究
(249)人喜欢 2018-03-13例谈Cartoon time板块的“四步设计”
(501)人喜欢 2018-03-09三个“敢于”,快速提高朗读能力
(292)人喜欢 2018-03-08长沙广州海口贵阳昆明奇速英语思维导图故事记单
2025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奇速英语夏令营:沉浸
2025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奇速英语夏令营:沉浸
上海杭州合肥南昌奇速英语思维导图故事记单词冬
2025石家庄惠州徐州海口绵阳奇速英语夏令营:沉
四川成都奇速英语思维导图故事记单词冬令营研学
北京长沙西安重庆奇速英语思维导图故事记单词冬
2025成都烟台嘉兴南通金华珠海奇速英语夏令营:
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州奇速英语思维导图故事记单
2025南宁常州泉州南昌贵阳太原奇速英语夏令营:
2025哈尔滨济南佛山长春温州奇速英语夏令营:沉
2025宁波沈阳青岛大连东莞奇速英语夏令营:沉浸
2025长沙厦门福州无锡合肥昆明奇速英语夏令营:
2025武汉重庆南京苏州西安奇速英语夏令营:沉浸
2025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奇速英语夏令营:
2025中高考英语升学必备:《奇速英语热点时文阅
2025奇速英语中高考热点时文阅读精粹,高效备考2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小程序APP:开启个性化智能英语
从不及格到高考英语145分,我的逆袭之路
解锁7款AI神器,助力教育工作者教学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