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新教师课例研讨活动实录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5-27 阅读:( )

  卢巨军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罗仙小学 广州花都区510000

  关键词:教研 活动 实录

  一、活动背景

  王明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他有活力,有激情,有干劲,有上进心。他,除了每周二的数学教研例会认真进行业务学习以外,还敏而好学,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虚心地向学校教研骨干教学方法,因而,其教学能力,特别是课堂驾驭能力逐步提升。

  二、策划安排

  为体现校本课例研讨《解方程》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校教研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首先,在曾玉桂组长统一策划安排下,数学科组全体老师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活动按照三个步骤进行:一、集体备课;二、课例研讨;三、集体评课。

  集体备课和集体评课除了有中心发言人,还要求有教研活动记录表。通过教研活动记录表,把集体备课和集体评课中解决的教研困惑做好登记,真正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科研能力,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三、实施过程

  (一)备课

  1、自备

  在自备这个环节里,王明老师非常认真。他在认真研读教科书及教师教学用书等书籍的基础上,还上网搜索相关的解方程的教学案例,做到胸有成竹。而且,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虚心地向各位老师请教教学上的困惑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虚心地向各位老师研讨教学上的困惑,做到逐个击破。于集体备课两天前,把《解方程》的教学设计,交给曾玉桂组长。当然,也要求其他教师在活动前认真研读教科书及教师用书,考虑好相应的教学设计,为集体备课交流作好充分准备。

  【情景描述1】

  “怎样才能通过天平的原理,更直观地呈现等式的性质?”王明老师站在曾玉桂组长的旁边,急切地请教。曾组长想了想,说:“不如这样,试一下,是否可以用常见的弹珠球代替皮球呢?”王明老师一下子发出了爽朗的笑声,“对啊,我怎么想不到呢?”

  经过课间交流,教学中教具难题迎刃而解。

  2、集备

  在集备这个环节上,发挥了教研团体的集体力量,切实解决了教学上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首先,在曾组长的组织下,王明老师先进行说课,特别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理念以及如何突破重难点。然后,各位老师就教学切入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就个人观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现场研讨气氛热烈而有序,偶尔还进行激烈的辩论,呈现出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在集备中,集中解决了两个问题:一、增加一个关于“如何区别解方程与方程的解”小组讨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解方程要体现“练在当堂”,同时也要注意方程书写的格式。针对这两个问题,王明老师马上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二次修改,为课例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集备后,王明老师感慨地说,集备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

  【情景描述2】

  在曾组长的组织下,各科组老师都纷纷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数学贵在——练在当堂,所以,我觉得方程在注意等式对齐的基础上,要有适量的解方程式题训练,这样,学生对于解方程这节课的教学质量,才有保证。”张燕兴老师说。“其实,计算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渗透到课堂上,这样才有训练的数量和质量,正所谓的练在当堂。”教学经验丰富的卢丽珍老师也有这样的观点。

  (二)课例研讨

  经过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王明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二次修改,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才进行课例研讨汇报课。在课例研讨时,王明老师用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演绎了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与老师的思维火花碰撞在一起,形成了共鸣,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情景描述3】

  “如果我从天平左边拿去三个弹珠球,天平还会平衡吗?所以我们要怎么样使天平能再次平衡呢?”王明老师用富有磁性的语调提出了问题。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也要拿去三个弹珠球。”钟磊明同学响亮地说。同学们都说同意钟磊明同学的意见。

  可见,这是天平直观演示的效果。

  (三)集体评课

  1、教学反思

  执教的王明老师作教学反思:我深深的感觉到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练习巩固的时间太少,有一位听课老师帮我看了看表,在教授新知这一块时,时间用了25分钟,而巩固练习由于时间不够而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课后经过深刻的思考,我认为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尽量运用简洁的教学语言进行“精讲”,以及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练习,让学生真正达到“精练”的目标。同时要将数学问题大胆的交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不要害怕学生不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同时达到知识目标与发展目标,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练在当堂”了。

  2、集体评课

  各评课的老师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课,一致对这一节研讨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王明老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富有教学激情,语言清晰明了,声调富有磁性;能依据学情,找准了教学切入点,所设计的复习铺垫有针对性;教学程序合理,教学环节紧凑,很好的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等。各科组成员都对王明老师的努力予以肯定,但对其中两个部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一、在天平实验演示过程中,演示应当尽量清晰,最后应该把纸盒里有6粒弹珠球的谜底揭开,让学生好奇心得到满足;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讲多练,将一些重复了但又有联系的数学问题应该穿插起来讲,这样“做数学”的味道才会更浓,也更利于合理的安排好教学时间。

  3、业务学习

  在集体评课后,卢巨军主任就“如何进行评课”进行业务学习。如何进行评课呢?总的来说,在评课时,应“抓齐优点,抓准缺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评课。评课应从这几方面进行:有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切入点;教学重难点有没有突破;教学环节是否紧凑;教师板书是否条理清楚,是否规范合理;教师的语言是否富有激情等等。

  (四)案例描述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怎样根据一些图片或者文字题目里所给出的数学信息列方程,这一节我们来学习怎样解方程。(出示课件)现在请同学们从图片中找出数学信息,并列出方程。(指名回答)

  学生汇报:100+x=250 (回答正确,给予表扬)

  师:同学们方程已经列出来了,但是x的值是多少呢?(指名回答)

  师:①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因为:250-100=150,所以x=150

  ②根据数的组成。150+100=250,所以x=150

  ③根据等式的性质之一。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依然成立,因为方程也是等式,所以在方程等号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里是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得出x=150

  小结 :当x=150时,100+x=250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会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提问“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同学相互讨论并指名回答)

  “方程的解”是指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

  “解方程”是指求未知数的值的计算过程,指的是计算过程。

  教学教科书第58页例题1。

  师:同学们请看图片,并根据图片里包含的数学信息列出方程。(指名回答)

  师:好,方程已经已经列出来了,现在我们请我们的天平朋友来帮助我们解这个方程。我们把天平的左边看成是方程等号的左边,天平的右边看成是方程的右边,我们在天平的左边的纸盒里放X粒弹珠球,纸盒外面放3粒弹珠球,在天平右边放9粒弹珠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现在天平平衡了,如果我从天平左边拿去三个弹珠球,天平还会平衡吗?(学生一起回答)所以我们要怎么样使天平能再次平衡呢?(指名回答)

  师:那么我们得出天平左边纸盒里有几粒弹珠球呢?(学生一起回答)

  师:好,下面我们就根据刚才的演示,来解这个方程。(教师板书)首先解方程我们要先写“解”字,然后我们刚刚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同时拿掉了三粒弹珠球,所以我们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3,所以方程的左边还剩下未知数X,右边等于6,得出X=6,那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我们需要检验一下。

  师:怎样进行方程的验算呢?方程的格式要注意什么?首先,我们要写上“验算”两个字,然后将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右边,如果等于那么X的值就是方程的解,如果不等于那么X的值就不是方程的解。

  通过课堂专项练习,由填写运算符号到填写数字,再到独立解方程,体验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的方法。

  四、收获体会

  对于执教的王明老师来说,通过这次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深入开展,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特别是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对于非执教的老师来说,通过集备、课例研讨、集评三次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通过互相学习讨论、共同交流探究,营造了一种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跟进反馈总结

  为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样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要已成为常态化,而且,我们科组会常抓不懈,让每一个教师都能体会到校本教研的魅力,让校本教研活动焕发出生命力。对于王明老师,我们将继续采用师徒结合的形式,迅速有效的提高其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大舞台里,在常态化的课堂里让其通过不断的磨练,不断提高,迅速地成长起来。

  作者简介

  卢巨军 男 籍贯广州市花都区 出生日期:1972-2 大专学历 主要从事教育工作

上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下一篇:浅谈如何教育后进生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