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农村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现状及前景分析——以宁德市蕉城区农村学校为例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6-13 阅读:( )

  谢赛芳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青少年宫(352100)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语言 运用

  在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中,语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们表情达意的载体。因历史原因,宁德蕉城区下辖的各个乡镇发音腔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霍童,赤溪,虎贝,金涵等地,尽管地理位置相近,但是方言发音各不相同。农村小学生因为与生俱来的成长环境,要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注定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动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口语的流利表达,到规范化使用,从正确书写到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初步形成等,老师都应该采取有效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

  为更好的调查蕉城区农村学校的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我们对蕉城区下辖的13个农村乡镇采取分层整体随机抽样的方式,制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的态度,能力,现状等。从高中低三个年段中分别抽取100名学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口语表达,写作,听写等任务。按照最后得分分析成绩的分布情况。

  口语表达写作听写

  低年段(1-2年级)优秀率30%优秀率50%优秀率56%

  中年段(3-4年级)优秀率40%优秀率47%优秀率42%

  高年段(5-6年级)优秀率45%优秀率41%优秀率43%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口语表达,写作,听写等的优秀比例都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 蕉城区农村小学学生语言文字使用状况与原因分析

  1.语音的规范性有待提高。受到地方方言发音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在平翘舌音,鼻音边音的出错率较为普遍,尤其体现在诸如n,l h f发音混淆,如经常把飞机发音成灰机。从成长环境分析,因为农村小学生周围的语言环境普遍以方言为主,耳濡目染收到家长影响较大,此外也缺乏普通话交流的持续性环境,主要表现在在学校上课期间才用普通话,下课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回家后立刻转变成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发音的随意性。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学生接触电子媒介的频率也在增加,收到电子媒介语言传播以及相关影视作品的影响,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们模仿能力较强,以一种逗趣的方式简单模仿影视剧当中字词的发音和表达,如聚会用“趴体”(party)代替等,同时这种现象容易在小学生当中形成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音规范性的难度。

  2.词语运用能力不高。在问卷调查中,发现低年段学生对于课本常见词语的使用情况较好,而高年段学生词语使用惰性思维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写作当中容易出现套路的词和句子,如命题作文“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学生都喜欢使用“像刀一样刻在我的心中”“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等高频率句子。同时同音别字错字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很多学生把安徽的徽字容易写成微字。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词语的运用上,不少学生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习惯了被接受,除了课堂教学外,没有更多的辅助性的教学活动对所学习的词语予以更多机会的理解消化吸收。

  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喜欢用戏谑的方式对某些词语予以另类解读,如可爱理解为可怜没人爱,有的甚至还将这种解读带入到作为写作中,影响学生对于词语本意的接受。

  3.口语表达欠佳。在表达的积极性方面,低年段小学生明显好于高年段的小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踊跃举手回答,而高年段小学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面对课题问题,充当看客的情况较为明显。此外,在口语表达的有效性和效率上,大部分学生面对诸如我喜欢的节日(人,动物季节等)带有一定延展性的话题时,只能简单说到喜欢的具体是什么,当涉及原因时,表达的流利性就受限,同时或多或少带有一点紧张情绪,出现较多的零碎语,口头禅等,同时还会断断续续,语不成句,语序颠倒,另外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只想当听众。此外在知识的拓展性方面也受限,如面对“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屈原当年为何投江自尽”等课本中没有具体讲到的故事,学生的回答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第二个问题,这反映出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有限或者说老师即使讲过,但没有用心体会记住。

  4.标点运用不规范。具体表现在顿号句号逗号引号等的使用不够规范。低年段的学生出现句号用一个点代替的情况,或者全部用逗号只有结尾用句号。高年段的学生则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标点使用较为迷糊,如引号省略号等。另外,在平时的作业检查尤其是作文写作中,老师一般只对较为明显的标点错误做出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合的正确使用。此外,使用问号时,不管句子到底是不是真的疑问句等。在涉及基本语法方面,主要是“的地得”三个字混用情况较为明显,绝大部分学生一律用“的”字代替。对于句子成分如主谓宾等,部分学生掌握得也不牢固。语法相对比较复杂,在知识的灌输方面,因为受到教学方式的限制,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蕉城区农村小学生语言运用态度分析

  1.在调查问卷中,对于蕉城区农村小学的普通话的语言运用态度主要从使用动机,使用频率,使用时机,喜好程度等方面展开。

  表2:使用动机情况调查表

  调查总人数周围人都说学校要求自己喜欢

  100304525

  使用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走向和能力大小。如果是内在学习动机强烈,那么反映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学习行为的主动权性,学习效果高效。从表二不难看出,蕉城区农村小学生普通话的使用动机被动倾向比较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农村学生的语言环境相吻合,这也说明要提高农村小学生自觉使用普通话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自觉性。

  2.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大部分是在学校通过课堂教育获取,但课后家长对待学生学业的态度和行为会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表三:家庭辅导情况调查表

  调查总人数偶尔辅导经常辅导只是督查作业

  100402634

  从表三可以看出,农村家长因为受到自身学历和知识结构的影响,对待孩子涉及语言能力运用的课业辅导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常辅导的家长人数较少,部分小学生甚至是留守儿童,这也直接导致了校园课题学到的有关语言运用诸如口语表达写作遣词造句等能力打了很大的折扣,增加了后续教育的难度。另外在问卷调查中还得知,农村小学生获取的语言能力锻炼机会相对也较少,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会参与一些竞赛类活动,以活动为契机使自身的语言能力得到发挥的平台。大部分小学生主要满足于学校课堂教学。

  3.从学习动机来看,高年段学生的学习动机显性因素明显高于低年段,这也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随着心智的成熟,对待学习的主动性意识到“学好了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因素在逐渐增加。动机的内部要求积极向上的要素在高年段体现得比较明显。另外从学习成绩如语文的正态分布来看,从低年段到高年段,如果语文成绩一直较好,那么延续好的状态较为明显,相反如果要实现从一般到优秀的逆袭,学生数量较少。

  三.提高农村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策

  1. 发挥教师主动性,创新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实施调控能力、教学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教学活动的观察能力、教学行为的控制能力和教学机智等。在农村小学生这一区域位置有点特殊性的环境下,教师的主动性发挥首先应该表现在提升自我的规范的语言文字使用,如普通话发音的清晰标准,词语使用规范等,为学生做好表率。

  要善于将农村小学生语言环境的“乡音”逆势转化为规范语言使用的便利,如号召学生开展语言瞩目鸟行动,积极发现身边不合理的不规范的发音以及语言使用情况,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坚持开展,在日积月累中能够达到质变的效果,让小学生意识到不足,进而提升规范的语言使用表达习惯。

  在教学中要适当改革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中,不管是哪个年级,老师基本上都遵从生字词讲解—课文讲解(含背景介绍)—主题提升这样一个程序,在生字词讲解方面,绝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是单独板书,再通过诵读抄写等方式,强化学生对词语的技艺,尽管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的取得是建立在强制记忆的基础之上,如果老师采取智慧方式通过故事化解读字词的来历及形成,既增加了课题的趣味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掌握牢固度。

  2. 就地取材开发农村题材的教学内容。如果从读写听说四个层面来发掘农村小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的话,那么身处农村的大环境给了这种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载体。如老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很好结合,注重引导农村小学的学生观察生活、从田间万物的草长莺飞,看似周而复始的生活中,感受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这样写出的文字更接地气,也更具感染力。同样将教学内容紧扣学生的农村生活环境,选择学生容易感知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如利用回家的机会,观察田野中四季的变化,以口述或者作文等形式将观察的内容进行知识化引导,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目前,农村学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写了一定数量的校本教材,这些教材立足农村实际,涉及民俗,人文历史等,这也是很好的提升语言能力的载体。如霍童的线狮文化,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近距离观察,感受,能在口语表达,作为,等层面多维度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从心理学方面分析,学生很容易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这就充分说明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影响深远。所以,不管学生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何,老师首先应该培养其学习兴趣,保持其对学习旺盛的学习势头。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尽管从单一的唯分数论到现在的多元,但不可置否的是,分数依然是少部分老师看中的因素,尤其是在想通过读书改变农村命运的大背景下,过高单一追求分数的高低,会让教学陷入功利性的误区。从这个层面来说,农村的老师应该形成良好的期望和评价机制。如对于低年段小学生来说,培养语文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鼓励,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不是机械的罚抄写,从学生说话内容,词语运用,表达流畅度等方面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进而为其良好的语言使用打下坚实基础。而对于小学的中高年段学生来说,要适当从语言使用的逻辑性方面对其进行引导和评价。在正确适合的评价中,形成学生对于语言使用的独特个性和悟性。

  参考资料:

  1. 勾娟.浅谈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J].群文天地,2012,(09)

  2. 姜利波.建构主义对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 王宁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上)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4.汪国 《当前汉语汉字使用混乱情况透视》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9月

上一篇:让表达绽放色彩----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区域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实践及启示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