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论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及引导策略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7-14 阅读:( )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民政管理系 101601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北京社会管理管理职业学院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调适策略(SGYYB2016-33)和北京市高职院校孤儿贫困生的扶助体系研究(16BJXSZZYB18)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低收入家庭、偏远农村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制于经济条件,他们对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缺乏全面的了解和体验,在就业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态,也容易出现极端的心理问题。因此,本研究结合高职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力求为他们积极、乐观的就业提供帮助。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随着我国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额度的增加、勤工助学等方式完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可以保证完成学业。但是,由于他们对职业环境与自身的定位认知不充分,导致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焦虑与困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依赖心理、不平衡心理、从众心理等。以下典型案例是笔者在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职业目标不明确,在就业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焦虑和困惑

  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困惑心理。2017届毕业生刘某某,河北邯郸农村地区,家庭一般困难,曾求助老师是不是该继续升本。当初想专升本是因为在实习时感觉很迷茫,觉得很苦很累,所以想继续升学。如果继续升学,缺少必要的经济支持,还要靠父母筹集学杂费。面对升本和就业,表现心理焦虑和困惑。

  案例分析:这类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一般比较好,但是在面对就业选择过程中表现焦虑。在指导这类学生制定职业发展目标时,结合个人的优缺点等实际情况,提早入手,而不是临时选择目标。同时,如何确立目标,调整目标、评估决策等,也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方面的提供指导。

  (二)自我管理能力弱,自卑心理导致就业盲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现出自我管理能力较弱。2017届学生张某,低保家庭,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觉得大学生活除了上课以外就无事可干,考虑到家庭情况,以后的就业不敢多想,自己经常独自一个人去网吧玩游戏,去时兴致勃勃,感到很快乐。他痛恨自己,不想这样下去,可是又找不到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的方法。

  案例分析:这类同学由于缺少自我管理能力,再加上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导致自卑心理,网络成为家庭困难学生自我释放的优先选择。张同学缺少自立、自强、自律的精神,在职业规划中无明确地职业目标,导致学习效率低,缺少前进的动力。建议鼓励这类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就业求职活动,争取做到“一对一”帮扶,越早发现帮扶效果越好,同时也是就业帮扶的重点。

  (3)社交能力弱,求职缺乏主动性,就业信心不足

  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弱导致就业信心不足。2017届毕业生王某,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性格偏内向,家庭属于较为困难学生,在实习前,总是担心自己不能被实习单位录用,希望在学校附近找份工作即可。该生曾在一家实习单位,由于缺乏主动性被辞退,之后开始多次求职,也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后等待回到家乡等候一份好的就业机会。

  案例分析:这类同学在实习或兼职过程中,由于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弱,工作中缺少主动性,在择业遭受挫折后,表现越来越差,陷入不良循环而不能自拔对自己评价过低,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分析其原因,缺少社会实践经历和活动经历。在校期间,指导老师应鼓励这类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提高社交和沟通能力。

  (4)就业期望值不合理,自负和从众心理明显

  就业期望是指毕业生希望获得的就业岗位、就业地区以及薪水标准等的综合体现。全面认识自己是就业选择的基础。2017级毕业生李某是我校毕业的一名大专生,家庭并不宽裕,自己不想回到家乡三线城市那边发展,想在在北京闯一闯,经过几个月实习发现情况不是所然,由于刚刚毕业薪水较低,除去租房等,所剩寥寥无几。交通压力、生活成本、工作压力,让他有想放弃的想法。

  案例分析:由此可见,就业期望本身并不存在高或低的问题,过高或过低是相对于与家庭困难学生就业期望值而言的。他们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甚至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同时也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业期望值偏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即可,就业存在从众现象。

  二、对提升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的建议

  大学是一个人成长和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生理成熟和心理不成熟的矛盾冲突之中,经济的拮据为就业心理带来了压力,在心理和认知方面仍然处于起伏不定的时期。他们虽然自主意识强、个性化凸显,但职场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却明显不足。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加强:

  (一)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

  将就业心理指导纳入到本校的教育与管理体系中来,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素质养成教育等,将就业心理教育的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各专业、各教育环节中去,引导他们自立自强的理念,并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他们提供锻炼自我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信心,使他们更多的参与集体生活,提升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

  学校要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补贴和必须的帮助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由于家庭困难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不了解,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和“期望过高”等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家庭困难学生就业指导辅导,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目标,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二)利用朋辈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为提高学生就业心理适应能力,要抓好就业实习这一环节的教育引导,可以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尽快适应环境,及时完成角色转换与定位。探索朋辈引导的有效策略,对培养家庭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有积极的意义。成长导师作为家庭困难毕业生年龄相仿的朋辈群体,同时也是他们的学长学姐,与他们交流接触可以在一种轻松、自由、平等、友好的氛围中展开,双方形成积极的良性互动,帮扶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三)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缺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对自我的职业发展做出一个适当的规划,追求与自己相符的社会价值。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通过不断学习、努力钻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阔视野以及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来完善自我。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法,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培养就业能力和责任心。

  (四)掌握情绪管理技能,保持平和心态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这就需要家庭困难大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增强竞争意识、保持平和心态,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情绪过分压抑只会使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轻松。对面试求职失败,进行情绪认知,艾利斯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引起焦虑的原因是个人认知。若不能及时对就业心理进行调控,长期积存,容易导致抑郁、焦虑、强迫、自卑等心理问题。

  (五)针对家庭困难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加强就业心理援助

  学校相关老师要掌握家庭困难学生就业情况,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增加与他们谈心的次数和时间,开展“一对一”咨询。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规划比赛、求职简历大赛、技能大赛、生涯人物访谈比赛等平台;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其就业的信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前后连续的完整过程。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各方面携手推进,帮助更多家庭困难大学生从就业心理困惑、就业心理冲突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学会调适心理状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问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会勤.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9(4).

  [2].乔心阳 武灵芝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5(11).

  [3].雷 金.高职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状况及就业指导对策分析[J]. 山西青年2015(23).

  [4].黄振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6).

 

上一篇:浅析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

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策略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