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与行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9-08 阅读:( )

  倪芳华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而精心设计的练习。有效的作业设计,能帮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凝练品质,历练思维,形成素养,获得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但目前作业设计有很多弊病: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机械重复、分量过重等,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落实“双基”后关注“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新追求。

  【关键词】作业设计;有效性;趣味性;层次性;自主性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从教学的内容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的过程看,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时效性原则,精心设计具有活力的内容和形式,把握好作业的度和量,让作业变得有深度、有温度、有梯度又有趣味,达到能实现预期的目的,真正发挥作业丰富课堂内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功效。

  一、落实课标,设计基础性作业

  练习是巩固所学内容,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力求把握“双基”,使作业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与升华。布置作业要根据课标精神,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我们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而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一些课内外作业,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练习常常也称之为作业,常规性作业主要有预习性作业 (课前完成预学案)、知识巩固性作业(课本和配套习题)、提升性作业(以课本拓展作业为主)。 课前作业,教师要精心设计预学单,努力制作微课,让学生根据要求预学新知。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设计这样一道预学题:让爸爸妈妈计时,看看一分钟内你能完成哪些事情。对所学内容预先思考,超前试做,形成良好的学习期待,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课中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做到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课外作业,在不同的年龄段应当有不同的目的。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品格;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旨在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强化。

  二、精心选材,设计趣味性作业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选择是否新颖、开放、有趣,富有挑战性;取决于作业呈现的方式是否多样化和同一内容的多变性,以便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此,布置作业既要有效,又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必须做到少而精且有趣味。

  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教师要精心选材,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趣味性、开放性。如低年级可以设计美丽的绘画式作业、有趣的游戏式作业、生动的情境式作业等,给数学作业赋予一定的人文色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记录数学问题,使作业变得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实际需要;还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操作题等不同题型的多样化作业;也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多变性的作业,使得同一内容的题目,有着不同形式的变化,有效引导学生学生向知识的高点攀升,向思维的深层进发。如在教学“1亿有多大”时,教师可以从高度、质量、长度、面积、时间等不同维度,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设计与生活密切联系,并能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练习题,使他们对大数形成鲜明的表象,对1亿产生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建立数感。不仅丰富了数学知识,还提升了数学素养。

  三、联系生活, 设计自主性作业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究,因为这种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作业设计不仅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要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和数学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或课外作业的设计。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操作性实践作业、调查性实践作业、探究性实践作业、应用性实践作业等,使学生成为一个问题发现探索者。

  如在教学“复式统计表”后,让学生去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最喜欢参加的社团活动等,根据收集的信息,制成统计表,写成小论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教学“升与毫升”时,让学生随家长购物时,注意观察1盒牛奶、1瓶果汁、1瓶酱油、1瓶眼药水等商品外包装的标注,看一看、估一估、掂一掂,形成初步的容量概念,丰富生活常识,积累生活经验。

  当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还可以安排一个周末,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总结反思所学内容。如可以让学生用文字描述、思维导图、表格整理等方式自主整理所学内容,也可以编数学小报、出单元试卷、写数学日记,还可以查阅与本单元所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家的故事等。这样把教材“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又促使他们对练习设计充满向往和期待,让教和学充满生长的力量。

  四、尊重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练习设计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不同层次的练习,承载了不同的目标。设计作业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要體现作业要求的层次性。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一定的梯度,要体现作业内容的层次性。

  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扶着走——“最低要求”;领着走——“一般要求”;指着走——“较高要求”。所谓 “最低要求”就是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些基础知识题 ,设计的作业呈现的形式、问题结构、难易程度和例题紧密匹配,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要求”是针对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的作业题型和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变化,需要一定的技能去处理问题,以达到巩固强化的练习目标;而“较高要求”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和开放,让他们走出课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融会贯通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思维挑战性,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根据作业难易度,一般将作业设计成六个层次: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综合性练习、迁移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实践性练习;在作业设计时,改变“全班齐步走”的做法,允许“不同的速度”行走,使较差的学生“吃得了”,较好的学生“吃得饱”。根据需要精心设计三类不同要求的作业,采用“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并在练习中得到提高,促进学生主动、灵动和生动发展。

  在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见解进行梳理,以实现对知识的总结,从而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以逐步提升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及时反馈,设计矫正性作业

  教师不仅要根据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及时布置作业,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追踪分析和纠正。事实证明,巧妙地运用及时反馈和个别矫正、集体矫正相结合的方法,能成倍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反馈的主渠道一般在教师备课、教学、批改、辅导、考试、评价中,为全面而真实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必须备课时充分估计,课堂上善于捕捉,作业中勤于分析,然后真实且及时收集错误信息,同时组织学生在自主评价、互动评价的基础上,自我推荐易错题,教师再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归类错误现象,提炼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的错例,积极发掘错误,剖析错因,追根溯源,巧妙引导,准确矫正,及时、适时、深刻、系统地对学生采取矫正补偿措施,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成效,彰显错题的教学价值。

  一是真实反馈,及时讲评,共同纠错。教师挑选出有价值的错误,从容展示,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错误,慎重地分析错误,让错误转化为再学习的新资源,做到个别矫正和集体矫正相结合,使学生在纠中悟,在悟中思,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二是瞻前顾后,梳理沟通,持续关注。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梳理归纳,追踪分析和纠正,做到重点矫正和耐心矫正相结合。如针对一些“似曾相识”的易错题,教师提供类似的题组练习,有的放矢地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辨析、比较、纠错活动中,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积累做题经验,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点从纵横两个方面融会贯通,进行系统分析、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使之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以便较好地建立模型,掌握方法,为今后解决同类问题实现正迁移。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有部分学生对 r2 与 2r不能正确地辨析,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题:当 r=1时,r2 =____,2r=_____;当 r=2 时,r2 =____,2r=_____。这样既可以展示知识间的差异,也利于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主动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发展数学思考。三是建错题集,查漏补缺,发展思维。帮助学生建立作业错题集和知识缺漏卡,及时给他们补差补缺,为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展开深度学习搭建脚手架。让学生在感受数学神奇、绝妙、严谨的同时,数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上一篇:统整课内外阅读,构建好大单元整合教学

下一篇:学生——教学的起点和归宿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