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契合与对立下的四重属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国家利益的教学阐释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0-30 阅读:( )

  郑毅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223003)

  关键词:国家利益;特性;启示

  作者简介:郑毅,男,(1984-),汉族,山东临沂人,讲师,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详细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高教园区枚乘东路8号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

  一、国家利益概念的复杂性

  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都会讲授“国家利益”这一概念,讲清讲明相关概念和特性对应大学生加深对应“国家”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利益既是一国进行对外交往,发展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动力,也是一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与出发点,决定着国家的基本需求和具体的国家目标,是解释国际关系中国家对外政策行为的关键。

  “利益”一词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可以概括为“好处”,国家利益即国家可获得的好处。对国家利益概念界定以及内容判断即指出国家的好处是什么,源于何处,哪些好处是国家最需要的。即要判断国家利益本身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来源何处以及如何对他们的轻重与否进行判断。如有观点主张用权力来界定国家利益,把权力视为目的,因此国家对权力的追求,维护与显示都被纳入国家利益的范畴。也有观点把权力视为一种可为使用的手段,认为安全是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权力获取只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为目的。还有观点认为世界日益处于普遍联系中,一国的行为既对他国产生影响,同时也摆脱不了其他国家的制约。因此更强调国际法则与国际机制对获取国家利益的作用。另有学者把国家利益定义为国家-社会复合体的客观利益,它包括四种需要:生存、独立、经济财富与集体自尊。从各派争论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概念的模糊论与不确定性则源于国家利益特性的复杂性。对国家利益的特性进行一个全面与合理的认识能够为准确地判断国家利益以及制定合理的对外政策提供依据。

  国家利益的基本属性

  1.国家利益的全民性与阶级性

  国家利益应包含双重概念,一是现代民族国家利益,对外表现为全民性。另一概念是政治国家利益,指的是政府利益或政府所代表的全国性利益,突出表现阶级性。有些学者认为国际政治范畴内的国家利益只能是民族国家利益,体现全民性,而不表现阶级性。实际上现实中的国家利益应为二者的统一,是两种国家利益的抽象提炼与综合。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政府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实现工具。统治阶级是通过由其控制的政府来维护其阶级利益的。因此,政权利益即是阶级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由统治阶级控制的政府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利益,决定着国家利益的界定与判断,支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与对外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利益又体现出全民性特征。许多国家都经历了“亡朝而不亡国”的历史,在当今仍维持着与几千年前大致相同的民族构成与版图。这源于民众强烈的民族归属与文化认同。而近代以来,任何阶级的统治,都是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实施的,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民族国家一般都是该民族利益的代表,至少总是以民族利益的形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以换取民众的支持和维护本阶级或集团的统治。政府也常常通过在国际上突出全民利益的形式来转移民众视线,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因此,统治阶级作为国家的执政者,不能不对全民族的共同利益负起责任,在确定和谋求国家利益时,必然把民族利益纳入国家利益。现实中的国家利益越发体现出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利益,如领土完整的保持、国家主权的独立、经济安全环境的维护等等均是一国内居住的公民的共同利益。

  2.国家利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国家自其产生起,就有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甚至文化利益都有其具体实在的物质表现形态,所有这些构成了国家利益的客观存在。国际利益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家的行为是以追求国家利益为转移的,每个国家都要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采取行动。国家利益是客观的,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会无视国家利益,即使你不去正视它,也不等于它不存在。国家利益有其自然形成过程,不需人们寻找而自发表现出来。当人们对国家利益的主观认识产生错误时,它仍会以自身形式存在,并迫使人们在实践中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修正,使其适应它的需要。同时国家利益的物质基础即一国的实力的有限性是对一国对外行为的客观限制。国家利益的外部环境也具有不可选择性。一定时期特定的外部环境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国是无力改变的。国家利益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却是人们做出的主观判断,使人们对外部状况的反应,是以人们的主观意识形式存在的,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特定国际环境下的产物。由于决策者的价值观念、民族属性、认识能力的不同,对国家利益的判断会有很大的差别。判断过程带有主观性,现实中各国政府出于特定的政治目的或者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国家利益进行了一系列诠释,目的是为其推行的内外政策进行辩护,说明其政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这种对国家利益的解释也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同时,其实现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政府须对如何实现国家利益,确定实现手段进行决策,这也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过程。

  3.国家利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从国际范围来看,国家利益又具有特殊利益或普遍利益,或曰个性与共性的两重性。在当今世界,所有主权国家,不论其领土大小,人口多寡,社会制度如何,实力强弱,都有相似的国家利益,如主权独立、主权完整、政局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等,这是维系一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具有普遍性。这里的普遍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可共享,带有排他性的根本利益,如一国主权的独立与领土完整等。另一种是共享利益或共同利益,如相互交往中的经济利益、世界和平、全球环境问题等等。这种利益不是排他性的,在一国取得自己利益的同时,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都获得了好处。这源于当今世界国家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及相互制约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如托马斯·鲁滨逊在《国家利益》一文中所言,就国家而论,国家利益有三个层次的意义,即单个国家的利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共同利益;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即人类的共同利益。第一层次反映了国家利益的个性和特殊性,是核心,后两个层次都是第一层次的重叠和交叉点,表现为国家的共性和普遍性。而国家利益的特殊性源于各国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阶级的、民族的诸种国内因素和外部发展环境的不同,产生了各国特定的国家利益。这种个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各国千差万别的国家利益本质、构成与特点。同时这种国家利益的差异,矛盾和对立往往导致国际关系中的矛盾、竞争与冲突。国家利益的普遍性可以解释相似的国家行为,而其特殊性则可以解释国家间对外行为的差异。

  4.国家利益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国家利益的稳定性是指各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基本利益是相对稳定的,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国家利益以一国的综合实力为基础,受到一国社会生产水平与外部环境的双重制约。在一国社会生产能力、综合国力及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未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一国的国家利益不会发生重要改变。如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政府将其作为基本国家战略目标,因此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会因政府的更迭及人事变动而摇摆不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国家利益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利益内容的更新;二是国家利益层次与结构的变化。如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原本不为人所重视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藏被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人忽视的环境问题、信息技术安全问题日益被纳入国家利益议程。同时,在特定条件下,原本被列为次要或非国家重要利益的国家利益会上升为重要国家利益,如军事危机,环境突然恶化等等,会把军事与环境问题提到重要的议程上来,这是由国家利益在一定时期内的紧迫也即轻重缓急所决定的,这也同时改变了国家利益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层次与结构。

  三、国家利益特性的教学阐释重点

  1.国家利益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政府与决策者切实从现实利益出发制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只有对国家当前利益和今后的国家利益有一定的清醒认识,才能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战略,才能以整体协调、主动、长远的姿态来发展对外关系。只有根植于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才能区分一国参与世界事务的优先顺序,也才能争取国内民众的支持。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与战略一方面是维护国家基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获得民族向心力与民众认同的基础。现代政府要想维护自身政权的稳定,特别是民主国家政府要争取选民的认可与支持,必须使得现实国家利益尽量反映民众利益,即反映国家的安全、生存、发展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利益。

  2.重视国家实力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是决策者考虑与判断国家利益范围的重要依据。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地位,都会导致决策地失误。其次,一国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该国国家利益实现的范围与程度。国力的增长与衰落必然导致一国根据新的实力对比变化重新确定自己的利益范围和内容。综合国力增长的国家自然会感到国家利益的范围在扩大,内容在增加,目标要提高,同时会更加积极的参加国际事务,以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如二战后随着日本和德国都把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作为重要的现实国家利益,2005年更是联合提出了增加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数量的提案,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以树立自身的政治大国身份。而实力相对下降的英法等国则不得不强调国内事务是最主要的国家利益,要减少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最后,它是决定国家实现自身利益方式的重要因素。实力地位不同,则采取的方式不同。有的国家以经济方式为主,有的国家多选用军事方式,而有的国家则多采用政治方式。因此,提高自身国力应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只有不断提升和壮大国家的自身实力,才能为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3.重视国家利益的判断过程。首先要对只有对一定时期内一国现实的国家利益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制定出全面、合理的战略决策。对一定时期国家利益的确定和评判,必须首先确定国家利益的内容,然后区分国家利益的不同层次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标准,最后明确实现国家利益的目标和手段。决策者要采集足够的战略信息,明确国家利益的轻重缓急,基本的国家利益如主权等应坚决的维护,次要的国家利益可以拖后实现,必要时可以牺牲一些次要的国家利益以换取主要国家利益的顺利实现。而且要有足够的战略眼光,要善于发掘潜在的和未来的战略利益,必要时要未雨绸缪,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力。同时要认识到国家间的利益差别,在尊重他国特殊利益的基础之上发掘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以作为相互间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最后是对实现国家利益的目标和方式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根据国力来作出选择,在战略时机出现时要尽可能的把握,不能错失良机;时机不成熟时不能贸然制定目标,以避免国力的浪费。

  参考文献:

  [1]阎学通 . 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 .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 1996 .

  [2]朱炳元 .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2004 .

  [3]宋新宁, 陈岳 . 国际政治学概论[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0 .

  [4]胡宗山 . 国际政治学基础[M] .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 .

  [5]倪世雄,王义桅 . 中美国家利益比较[C] . 北京: 时事出版社 . 2004 .

  [6]阎学通 . 国家利益的判断[J] . 战略与管理 . 1996(3) .

  [7]李少军 . 论国家利益[J] . 世界政治与经济 . 2003(1) .

  [8]唐永胜,刘静波,张志忠 . 国家利益的分析与实现[J] . 战略与管理 . 1996(6) .

  作者简介:郑毅,男,(1984-),汉族,山东临沂人,讲师,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提升文学素养,促进有效写作

下一篇:《物理与生活》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