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1-23 阅读:( )

  邓先凤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2

  主题词:创新 思政课教学模式 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等学校学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这门学科的开设有其特殊的使命,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高校思政课传播的是党的指导思想,高扬的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通过传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 “教”轻“学”,学生 对这种教学方式不感兴趣,降低了思相想政治课育人功效。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是思政课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

  要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对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进行了解,这是课堂教学创新的依据。为了上好思政课,研究对策,笔者采用了教师教研座谈会,听课,学生访谈等方式对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了解。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思政教材理论性较强,缺乏实例。目前,高职类院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本统编教材,笔者觉得统编教材适用于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类院校学生来源于高校录取线末端,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理解力不够,过于理论性强的课程,没有实例,很难吸引学生。

  2.教学手段重“教”轻“学”。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属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一些教师课堂上很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没有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也很难做到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所以,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思政课课堂缺乏活力。一方面,由于课堂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因高职学生中存在厌学情绪,导致部分高职生把思政课当成休闲课,上课精神萎靡不振,玩手机,睡觉,发呆,甚至连旷课,不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作业不做,考试不合格。

  3.思政课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笔者所在学院教师多从中职德育教师转换过来,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准备不足,部分年轻教师理论功底欠缺,掌握的本学科知识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教师素质和能力亟须提高。

  4.新媒体传播知识的便捷性、多样化,使学生不再迷信教师的教学权威。当下计算机、手机的智能化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交流和工作工具。在这个媒体不断发展创新的时代,学生的知识不再来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就可以获取相关方面的知识,尤其公共基础课之类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媒体便知晓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掌握新的知识等等。学生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权威不再迷信。

  二、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职学院开设的思政必修课程具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较强的教研能力,高超的授课技巧。

  1. 创新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要提高对思政课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后90后,甚至已有00后。他们伴随着互联网长大,行为时尚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思考并要解决的问题。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有别于专业课,专业课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学生会“做事”。思政课的目的就是教学生会“做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因此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如何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思政课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2. 创新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深耕教材,讲清理论,知行合一,投入情感”。要积极想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思政课教学原则要遵循“因校施教,因课施教,因人施教”,也就是说要结合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的思政课程,不同类型的教师,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教师要潜心研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教学共生、学生中心、学会学习、互动交流、 沟通理解”等现代理念,倡导以“自主、对话、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文化。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单向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双向参与式多样化学习模式建设,让学生参与教学,师生“对话”,整体构建教学相长对话互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课堂。思政课可采用集体教学、分组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可对分课堂时间,一半由教师讲授,一半让学生进行讨论,对分课堂是一个模式变革,通过整合创新,以严整的结构和严格的要求把已有的教学元素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结构,产生新的力量。讲授环节教师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情感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移动教学、信息化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另一半时间由独立学习、独立做作业、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四个环节组成。通过这样的对分课堂教学方式将理论性知识运用通俗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或化为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3. 创新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基础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是建立一支素质高、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地勤奋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思政课理论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自己理解、吃透了科学理论原理,才能很好地说明和解答学生们缺乏理论而存在的一些问题;(2)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大学思想政治课涉及的内容广泛,有经济、政治、法律、哲学、教育、文化、党建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要求思政理论教师必须学识渊博,不但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还应具备比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才能言传身教,让学生信服;(3)提高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新媒体时代,思政老师也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如制作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了解网络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了解这些社交平台的使用技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思维模式,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点,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避免新媒体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高职院校网站上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向学生宣传先进的科学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注重自身师德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本。思政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宣传者和实践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靠“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育人先育德,教师必须在“德”字上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标干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各类事物、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政治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才能真正发挥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文中引用为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汪晗《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J]《读书文摘》2017第4期50页

  [3]本文作者《试论加强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第6期,第78页

  作者简介:邓先凤,女,51岁,苗族,籍贯贵州思南,大学本科,中共党员,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

上一篇:论高职生闲暇德育的基本路径

下一篇:关爱“特殊学生”构建中职学校和谐师生关系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