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什么是良好的小学低年级师生关系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1-24 阅读:( )

  熊文斌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襄阳 441053)

  关键词:小学 师生关系 良好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自古以来,师生关系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关系,其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师生关系冷漠或者剑拔弩张,教育活动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本文认为,就小学低年级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其他年级相比,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亲密性的角度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与其他年龄段学生不同。一名大学教师如果保持与学生的一定距离或者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颇小,各方面都对教师有着高度的依赖,如果他们与教师的距离较远,那么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精神上的紧张一般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发展。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如果喜欢某位老师,一般也会“对某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愿意学习这门学科”,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更多的付出、更浓厚的兴趣、更主动的精神、更积极的态度、更坚韧的毅力、更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1]一般而言,年龄越小,学生的独立性越弱,其对成年人的依赖和依恋心理越重。在实际调查中,有老师告诉笔者,很多学生愿意把他们的秘密和老师分享,愿意把他们的烦恼向老师求助,而不是找他们的父母。这样,这些孩子的人生成长路途中,除了父母之外他们又多了一个陪伴者和保护者。如果没有亲密的师生关系,很难想象会出现这种现象。

  当代美国教育家内尓·诺丁斯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时,也应该有所回应,她指出,学生们的“反应会激发也会打消一个教师的热情。学生们对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我们“不应该要求学生去教他们的老师,但是学生也应该对教师促进自己进步的努力给予敏感的积极的反应”。诺丁斯对教育中存在的我们所熟知的一类现实进行了分析,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中学阶段,甚至在大学阶段,学生们要么把教师视为与之战斗的敌人,要么把教师看作无法超越的权威,他们只有暂时忍受其控制。在这样的关系里,学生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学术知识,更大的损失是那些可能使其终身受益的友谊和智慧。”[2]应该说,诺丁斯的分析是非常精辟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她所强调的范围,即中学和大学阶段。的确,中学生和大学生具有高度的与教师互动的能力,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在师生关系中他们的互动能力较弱,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或者他们在智力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然而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是必然的。只要好好的呵护他们,他们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健全绝对是可以预期的。

  从权力的角度看,小学低年级学生与其他年龄段学生也不同。一名大学教师如果过度惩戒学生,学生可以选择辩解、申诉等等途径来维护自己。当然,大学教师同样应该敬畏教育、尊重学生,慎用惩戒。与此对比,如果小学低年级教师过度惩戒学生,那么学生甚至可能不会向父母求助,而是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刻下阴影。至于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时时处处换位思考,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时间、心理承受度等等。

  既然小学低年级师生关系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来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方面,这需要教师注重学习,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理念。人们常说,“教师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对小学低年级教师更是一语中的。当然,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多与优秀教师交流,多观察,多思考,然后反观自身,不断提升自己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力和领导力。

  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也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首先,在教师评价维度应该充分考虑师生关系的因素,因为教师评价对教师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双重功能。外在的评价和规范会促使每一位教师认真审视自己的师生关系实际状况,进而或者有所调整或者不断提高。对师生关系进行评价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除了常规的评价方式外,应该格外重视引进家长评价。因为家长可以从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充分了解、判断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而这是判断师生关系的重要窗口,其真实性和科学性也是很高的。

  其次,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给教师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完善对教师的专业评价同时把那些与教师专业发展无关的考核和考评删除。所谓宽松的环境不仅包括愉快的氛围,还包括给教师减负,让教师也有一定的闲暇。如果教师处于忙碌和焦虑之中,他们将根本没有心情或者时间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认真面对师生关系,付出爱心和耐心。例如在某些基层学校,“绩效、效率、效能等概念充斥于教师的专业生活。”[3],各种名目的考核、活动,“让教师的日常工作更加忙碌和密集化,教师的责任边界被无限扩展”[4]。处于宽松氛围中的教师更容易带来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为此,当前需要根据实际“重新厘定教师责任边界、明晰教师责任”[5]。当然,这一任务是非常复杂的,它需要整个社会联动起来,系统治理。

  最后,应该强化培训实效。一般的教师培训往往由专家讲授理论知识,或者由优秀教师示范授课。就第一种培训方式而言,专家的理论讲解不一定专门针对师生关系;即使专门针对师生关系进行讲解,单纯的灌输式的一次或者几次讲解也很难触及到教师的心灵深处,很难内化为教师的行为准则和行动习惯。至于听课、评课的活动一般更不会直接探讨到师生关系。要影响教师的师生关系行为,必须深入教师的理念层面,理念具有内隐的特点,一般难以为外人察觉,要改变教师内隐的理念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时,应该让培训的内容与教师的实际工作、实际困惑、实际思考相连接,在培训方法上让培训学员参与其中。唯此,才能充分引起学员的共鸣,从而真正影响他们的行动。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童年的记忆和教育将对他们终身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不恰当的方式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逆转的。其中,师生关系的作用至关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注释:

  [1]刘长铭:《谈师生关系》,载《中小学管理》2017年第8期。

  [2]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科学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3]王夫艳:《教育问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责任观》,载《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第3期。

  [4][5]张艳霞、朱成科:《教师责任边界扩大化的表征、根源及再厘定》,载《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年第6期。

  (作者简介:熊文斌,男,硕士,湖北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上一篇:浅谈大学生自治组织在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运行机制——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下一篇:基于启发式教学的高校《旅游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