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词汇特征研究”的评述

作者:鏈?煡 时间:2018-04-16 阅读:( )

  胡晓庆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0

  关键词:语料库;政府工作报告;词汇特征;

  1. 研究背景,意义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对外传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仍对我国存有误解和偏见,一些片面、不实的报道现象依然严重。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是外界了解中国形势和政治主张的最权威来源之一。

  《报告》的翻译属于外宣翻译,外宣翻译是一国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窗口,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外宣翻译的错误屡屡出现,外宣翻译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影响了外国受众对我国国情的认知和理解,影响了对外交流和传播效果,还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外宣翻译在中国重塑,构建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中承担重要使命,对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加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有重要作用。

  1993 年,英国学者Mona Baker 发表了“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和应用”一文,将语料库研究方法引入翻译研究,此文标志着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开端。以Mona Baker 为代表的各国学者将语料库研究方法广泛地应用到翻译研究,进行了多样化的实证研究和理论阐述,使语料库翻译研究迅速发展,逐步成为一种连贯、综合和丰富的研究范式, 已成为描述翻译研究中的一种新范式(Laviosa, 1998: 474 ;2002: 22)。

  因此,向世界介绍中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加强基于语料库方法的《报告》的研究工作,为《报告》翻译提供建议,使外界更权威地了解中国形势和政治主张对待,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

  2.主要内容总结

  该研究基于语料库方法,对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和美国《国情咨文》的词汇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功能相近的文本在词汇特征上存在差异。文章分析了原因,探讨了《政府工作报告》在词汇方面的翻译是否符合英语本族语者使用习惯并为他们所接受,根据研究结果对今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提出建议。

  第一,在Introduction部分,作者首先阐述选择《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即中国在世界的经济政治地位提高,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外界了解中国形势和政治主张对待最权威来源之一。其次,作者简述《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的三部分内容。然后作者阐述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政论文体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指出当前国内对《报告》翻译的研究现状,紧接着引出该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正文第一部分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解释《报告》的翻译应当结合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

  第三,正文第二部分列出从语料库语言学到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引用文献来解释语料库翻译学的含义。

  第四,正文第三部分内容是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属于研究设计部分,该研究采用一个由从2004到2009年的《报告》中文及其英文译本构成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和一个由《报告》英译本和1994年至2008年美国公开发表的《咨文》两个子库构成的可比语料库。

  第无,正文第四部分内容是研究结果与讨论,从平均词长、词汇密度、类符形符比、高频词和动词名词现象五个方面对《报告》英译本和《咨文》词语的总特征进行研究。

  第六,结语部分,总结梳理出《报告》英译本的词汇具备的特征,并且总结分析了原因。此外,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之上针对《报告》的翻译提出了建议。

  3.研究优势分析

  第一,全篇结构明晰,布局合理。首先,笔者首先描述了该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且包括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即基于语料库分析《报告》词汇特征研究来为《报告》的翻译提供建议与经验,以便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其次,文献综述部分包括了该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并且阐述了研究的关键词-语料库翻译研究以及研究涉及的理论-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接下来是研究设计部分,笔者阐述了该研究所用的语料库,以及使用的词性附码;第四部分是研究结果与讨论部分,分别列出各种图表(主要是表格)并且基于《报告》英译本与《咨文》进行《报告》的五个词汇特征及其原因分析;同时,结语总结部分,笔者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为《报告》的翻译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通篇结构清晰,并且合理布局了每一部分。

  第二,该篇内容逻辑性强,有大量的定量数据与举例作支撑,。首先,整篇看每一部分的内容呈现都不是随意的,比如先研究词汇特征,分析其原因,然后基于这些为《报告》翻译提供建议,严格符合逻辑顺序;其次,平均词长、词汇密度、类符形符比、高频词和动词名词现象五个词汇特征的研究都是按照定义,分类,定量数据,数据讨论,原因分析这样的逻辑顺序呈现,具体来讲:

  (1)平均词长:引用Brown语料库三类不同文本的平均词长检验结果说明平均词长与文本正式程度有密切关系,其次列出该研究中《报告》英译本和《咨文》语料库的平均词长比较数据,并且统计长词在各自语料库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结果说明从词长角度看,《报告》英译本比《咨文》文体更为正式。

  (2)词汇密度:首先引用胡壮麟对实词和虚词的分类,结合Ure和Stubbs的词汇密度计算方法,通过语料库考察《报告》英译本和《咨文》信息量上的差异和难度的大小。此外,还分别统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数反映造成词汇密度不同的原因,结果显示造成两者词汇密度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报告》英译本中名词和形容词数量较多。并且,通过举例从两方面分析了原因,其一即汉英语言的差异和译者在汉译英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策略,很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中国特色的词汇作出解释性翻译,造成译文中名词数量较多,所传达的信息量较大;其二即汉语句法形式相对单调,而英语中除形容词之外,名词、介词词组和从句都可以担当定语来修饰限定主语,并且译者在翻译中采用直译的手法,因此《报告》译本中形容词数量多于《咨文》。

  (3)类符形符比:利用WordSmith统计两个语料库中类符数,形符数和标准化类符形比反映文本用词的变化性。数据结果显示《报告》英译本的词语变化程度低于《咨文》,《咨文》由英语本族语者所撰写,《报告》英译本中用词多样化不及《咨文》。

  (4)高频词比较:基于Sinclair的高频词绝大多数是功能词,实词的出现则表明该实词所指的人、事物或行动是预料关注的焦点,通过列出两个语料库按次品从高到低排列的前20个高频词、其频率以及在总词频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结果显示《报告》所关注的焦点比《咨文》更为集中和明确,《咨文》高频词中出现代词I 和you,表明《报告》英译本比《咨文》更正式,后者则表现出一定的口语化倾向。

  (5)动词的名词化:基于引用英语名词化现象,通过后缀统计动词名词化现象,结果表明《报告》英译本的动词名词化现象明显多于《咨文》。此外,作者举例分析其原因及作用,即英语动词名词化的诸多功能使信息更密集,语篇更简洁紧凑,因此,《报告》英译本的书面语特征比《咨文》更明显,文体更正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译文的紧凑性。

  第三,理论支撑合理可靠,具体明确。首先,开篇先给出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做理论支撑,由此引出自己的观点,即《报告》的翻译理应结合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为了使译文便于理解,在句法和篇章方面,较多地采用归化的译法;然而在词汇方面较多采用异化的译法,尽量保持原文的中国文化等特色;其次,每一个词汇特征的分析都有其理论支撑,比如,引用Brown语料库三类不同文本的平均词长检验结果说明平均词长与文本正式程度有密切关系等等。

  4.反思与总结

  学者开辟了一条以语料库方法开展翻译研究的道路,即广泛收集真实的翻译材料,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建立大型资料库,挑选出各种资料样本进行分析,以此来描述翻译的真实面目和性质,揭示翻译中可能存在的规律,并为翻译操作提供范式(赵晴2008)。该研究基于《报告》原文及英译本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和《报告》英译本及《咨文》可比语料库,研究了《报告》的词汇特征,为其翻译提供了实践意义,全篇结构清晰,内容逻辑性强,有理论支撑,充分的数据,并且举例加以论证,非常值得我们语料库翻译方向研究的初学者认真学习,加之自己对词汇方面的兴趣,在之后的学习研究中会更加充分利用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建生,崔燕萍.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0,(6):39-43.

  [2]胡开宝. 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学刊, 2009,(146):111-115.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2004,(6):27-28.

  [4]赵晴.国外基于语料库翻译研究述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7):83-100.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立足于医学专业的创业训练初探——指导学生制作“小骨识人”微信订阅号的启示

下一篇:生物工程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