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音乐审美素养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7-15 阅读:( )

  邱婷茹   惠安东岭中心小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定位准确,非常有针对性,意义重大。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课程,音乐教育能塑造学生的审美情趣,尤其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不仅能完美地塑造一个孩子的全面人格,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音乐课程在教学中得不到重视,尤其在农村小学,学生的音乐素养现状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育的普通工作者,深深感到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一、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1、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

  目前,在农村小学,评价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标准仍是语数成绩的好坏,为追求升学率,为了出成绩,学校只关注主要考试科目,不按《大纲》开足音乐课的情况比比皆是。用语文、数学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有的学校虽然开设音乐课,但认为音乐课没有考试压力,出不了成绩,就随便应付了事,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音乐不够重视,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与考试无关的课程中。

  2、学生的乐理知识较为贫乏,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较弱。

  对一些本应掌握或熟悉的乐理知识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全然不晓,连基本的音符都不认识,更不用说一些拍号、拍子等专业术语。许多教师只是机械地把歌曲教给学生,教师一句句教,学生一句句学,学生对一首歌曲的内涵并不理解,这样的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对音乐的感觉,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3、农村小学专业师资匮乏,兼职教师素质低。

  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数量不足,就我所在学区的而言,中心校有32个班级,接近2000名的学生,配备的专职音乐教师只有2名,其余十多所完小则没有配备专职音乐教师,那么这些学校的音乐课则由兼职教师来担任,不少兼职教师发音不准,对于演唱、发声等一些乐理知识也是知之甚少。

  4、音乐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不足。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学校应该配备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在农村小学中,基本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老师只能提着录音机一间教室一间教室的进班上课,学校里相应的音响和音像资料大量缺乏。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加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是关键,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1、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当真正关心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2、倡导学生全面发展

  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接受应试教育的观念,那么他将会缺少灵活性、操作性和多面性,他将很难再这个重视科技,重视个性特长发展的社会中立足。让孩子多参加音乐课外辅导,支持孩子的音乐行为,只有家长们转变了应试教育的观念,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找到学习音乐的兴趣。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决定了音乐的教学成果。首先要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师资,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加大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全面提高音乐教师整体素质。

  二、提高农村小学学生审美素养的途径

  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得以改善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1、创设情境,边“玩”边学,激发审美情趣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美的享受,我们就要创设一个美的情境来让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来,如:创设课堂情境。在教学《小骆驼》这首歌时,我以“沙漠之旅”为情景主题,依次采用走进沙漠的准备——沙漠中的脚印——沙漠中的风沙——沙漠中的绿洲——沙漠中的歌声——沙漠中的收获这六个环节进行教学。将歌曲的两个难点巧妙地设计在沙漠中的脚印和沙漠中的风沙这两个教学环节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点的难度,使学生得到充分体验,边玩边学会这两个知识点。

  2、注重生活体验,促进审美想象

  具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是培养音乐审美的素养的重要环节。音乐来源于生活而依附于生活,因此真正内心情感丰富的人,审美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回放的过程,它具有一定的色彩性和画面感,储存在大脑中的生活画面也会因此得到展现。如作曲家经常采用弦乐来表达忧伤的情绪,以此来体现秋天的萧瑟景象,那么此时最容易出现的一个画面就是泛黄的暮色中落叶飘零、秋风洗面的情景,这就是人通过大脑的记忆功能对音乐做出的反映。因此,音乐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必须重视平时的生活体验。

  3、动之以情,培养审美感知

  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作为音乐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在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欣赏,然后讲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铿锵的演唱“起来,起来,起来”。

  4、拓展延伸,增强审美创新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在学唱《“六一”的歌》这一课时,这富有动感的音乐,每个小朋友都会产生情感表现,在学会这首歌后,我请同学们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表现歌曲,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地参与表演,充分发挥了想象能力。

  总之,农村小学音乐素养的提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来实现,农村小学音乐素养的形成对孩子的“美育”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并将影响孩子一生。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变成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阵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审美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改进美育,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最终目的,为培养全面人才不懈努力!

上一篇:浅析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下一篇:掌心向上——鼓励和爱的教育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