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7-17 阅读:( )

    摘要:探讨了构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简洁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原则;从协同运行管理、协同资源整合、协同服务数量、协同服务成效等四个一级指标、十一个二级指标、三十一个三级指标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 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克朗巴赫α系数,克朗巴赫α系数均大于 0.7,则说明指标体系信度较高,构建的指标体系较科学合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指标体系

  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了协同学理论并出版了《协同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引论》一书。协同创新的定义最先由彼得·葛洛提出,国内学者,如陈光、杨耀武、金林、陈劲、孙长青等,对协同创新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比较认同的一个定义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1]科技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彭纪生在其专著《中国技术协同创新论》( 2000)中认为科技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即1加1大于2的叠加作用。[2]

  1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满足评价要求的多个指标的集合,它们具有逻辑关系,而非单纯的叠加。这就使得在构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简洁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基本的原则,主要是选用指标的科学性和绩效指标体系框架的合理性。

  (2)系统性原则

  采用系统理论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评价体系成为一个有机体,必须确保绩效评价指标的完整性,明确各指标的立体联系和隶属关系。

  (3)简洁性原则

  遴选指标的时候应以较少的指标来较全面反映复杂对象为原则。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非常繁杂,在遴选指标的时候应保证指标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和代表性。

  (4)可比性原则

  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相应指标数据进行探讨研究,能通过纵向、横向等的比较来反映评价对象的优势和劣势,并做到公平的对比,因而,指标需具有对比性、口径一致性。

  (5)可操作性原则

  遴选指标的时候要考虑到指标数据是否便于收集,是否具有实用性,分析得出的研究数据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6)针对性原则

  为了有效地对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遴选的指标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全面反映出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劣。

  2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协同运行管理、协同资源整合、协同服务数量、协同服务成效等四个一级指标、十一个二级指标、三十一个三级指标构成。

  2.1 协同运行管理

  协同运行管理主要由组织机构运行、组织制度管理和支撑保障等三个二级指标构成。

  组织机构运行主要由管理机构运行协调程度和相关责任落实程度两个三级指标构成;管理机构运行协调程度是指由多个协同创新主体参与的管理机构是否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让协同创新运行畅通;相关责任落实程度是指针对协同创新的管理方,能否把权责落实到各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使协同运行顺利。

  组织制度管理主要由管理规范性和科学性、共享服务标准化和体系化程度两个三级指标构成。科学规范的管理能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也会提高参与协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协同创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创新主体共享服务,依据协同创新制度,服务没有差异化。

  支撑保障由配套经费落实程度和软硬件设施保障程度两个三级指标构成。配套经费落实程度是指经费是否落实、是否专款专用;软硬件设施保障程度是指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软硬件设施保障是否到位,不能出现故障。

  2.2 协同资源整合

  协同资源整合由资源质量与增量、资源维护与更新两个二级指标构成。

  资源质量与增量由挖掘拓展新资源情况和资源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情况两个三级指标构成。为满足各协同主体不断增长的需求,应不断挖掘拓展资源,另外协同创新的实物资源和技术资源必须满足国内外相关的国家、行业等标准。

  2.3协同服务数量

  协同服务数量由资源服务量和服务对象数量两个二级指标构成。

  资源服务量由实物服务资源数量程度、信息资源下载与访问数量程度、技术研发服务项目的数量程度和技术与成果推广服务数量程度等四个三级指标构成。协同创新是“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有效汇聚,这些创新要素需要各创新主体相互使用,互通有无,才能提高使用效益,才能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

  服务对象数量主要由与科研院所合作紧密程度、与其他高校协同创新程度、与企业合作紧密程度、与行业、职教集团等组织合作紧密程度、参于专项课题/项目程度、参与技术创新项目程度等六个三级指标构成。

  2.4 协同服务成效

  协同服务成效由科技成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四个二级指标构成。

  科技成果由“四技”合同成交额情况、科技论文发表情况、专利授权情况等三个三级指标构成。

  社会效益由支撑重大工程产生效益、支持企业创新对社会所产生效益情况、服务民生产生社会效益情况、支撑科学普及产生社会效益情况、支撑政府决策产生社会效益情况等五个三级指标组成。

  经济效益主要由降低投入成本情况和为服务对象增加经济收益情况等两个三级指标组成。

  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由服务态度、服务的及时性、服务的有效性三个三级指标组成。

  3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克朗巴赫α系数是评价内部一致性信度的首选,它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克朗巴赫α系数表明量表中每一条目得分间的一致性。其计算公式为:

  

α系数越接近1,信度越高,一般来讲,该系数大于或等于0.7,认为其信度较高;在0.5-0.7之间,认为信度普通;小于0.5则较低,低于0.35则为低信度,必须予以拒绝。[3-5]

  运用 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克朗巴赫α系数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各克朗巴赫α系数均大于 0.7,则说明指标体系信度较高,构建的指标体系较科学合理。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在构建绩效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简洁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原则。对于指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协同创新可以附加绩效评价指标,使评价更为科学、合理。在构建指标体系以后做好信度分析。

  参考文献:

  [1]马顺彬,蔡永东.科技协同创新: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助推器[J].山东纺织经济,2015,(6):16-17

  [2]彭纪生. 中国技术协同创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杨泽寰.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4

  [4]刘志华,李林,姜郁文.我国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6):861-868

  [5]李刚.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绩效测评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1,43(2):59-67

  作者简介:

  单敏(1979—)男,江苏南通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的科技协同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FYJY/2014/29)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关于露天矿机械维修培训项目化教学探究

下一篇:中职学校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