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9-22 阅读:( )

    冯炎莲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梦;反思

  一、“中国梦”的提出及思想内涵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二、“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论自觉,更是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的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国梦”的提出印证了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自信和决心。大学生是当前“中国梦”非常重要的践行者,引领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必将胜利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迎接“中国梦”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三、“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典型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深入,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都在与国际社会进行接轨,因而受到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影响,部分高校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道德思想沦陷,迷茫困惑,贪图享乐,个人理想背离了社会理想的范畴,有些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和个人利益,无法面对生活困难、挫折和挑战,社会责任感严重弱化甚至缺失。在新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形势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遇到很多的问题与挑战,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思想觉悟低下和行为准则缺失使其无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1、营造大学生学习“中国梦”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对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化行为等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结合五四运动周年纪念和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等,举办“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艺展演,推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中国梦”主题文艺作品,讴歌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中华民族,集中展现广大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还应积极组织开展青春励志电影展播、励志书籍推荐、励志歌曲传唱等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形成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学生、凝聚学生、激励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开展“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梦”提出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纷纷热议“中国梦”的实现问题,在中国社会各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理应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内涵,把自身的梦想和国家社会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系统完善的理论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检验来践行“中国梦”所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开展“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其他校外活动场所,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及时总结宣传大学生在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社会实践典型案例和工作经验,部署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计划,引导大学生深入西部、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征集有代表性的“个人梦”,使学生感悟由个人梦想所组成的“民族梦”和“中国梦”。

  3、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专业技能,培养大学生过硬的素质能力

  社会发展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靠的是人才,人才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所以,高等院校应加强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我们知道,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既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又是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表达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愿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高等院校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大学生过硬的素质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顺应时代潮流,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努力培养自己具备全面过硬的素质能力。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年富力强的时期,要刻苦学习、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打牢坚实的文化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陆攀,对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宜春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刘朋,“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反思 [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3」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2013年8月.

 

上一篇:关于研究生思政课实效性的调查分析 ——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下一篇:娱乐文化对职校学生基本素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以新疆石河子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