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交流与融合——西方传教士对晚近职业教育的影响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9-23 阅读:( )

  卢慧敏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关键词:晚近;西方传教士;职业教育;交流;融合

  一、交流

  19世纪40年代,伴随着鸦片战争炮火的轰鸣声,伴随着那些坚船利炮的马达轰鸣声,一群特殊的群体来到了中国,他们就是西方传教士。他们来中国的主观动机为何,暂且不谈。事实证明,他们的到来推动了中国兴办教会学校,冲击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变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其宗旨是使中国基督教化,但传教士的办学活动在客观上还是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中,有不少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

  中西教育体系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理念上,因此,笔者将从这三个角度对本文进行阐释。每个角度都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机构来阐释西方传教士对近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西方传教士在教育内容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熊子容在《职业教育》著作中写道:“什么是职业教育,教育设施所表现世纪应用的学识与技能在社会上日常生活所需的,属于家事、农业、工业、商业、矿务、以及其他一切专业都是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就是要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职业相关联,或者说可以用此谋生的技能。翻阅中国职业相关资料,不难发现,中国的职业教育是在近代才发展起来的,这或许跟传教士们的到来有很大关系。

  “知识传教政策注重以科学的理念作为媒介,其内容,涉及范围广。按照内容划分,明末清初时期的“西学”大致分为宗教、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包括了数学、天文学、舆地学、物理学、哲学、艺术、教育、机械工程和军事工程等。对于过分注重人文、社会研究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而言,以上西学显然弥补了内在不足。异质同构的西学促使徐光启、李之藻、黄宗羲等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教育存在的缺陷进行反思。” “西方科学特点是依据自然现象,根据逻辑方法发现其关系法则。由于对实际人才的需求增加,西方实科教育兴起,实科教育教育内容建立在这些学科知识基础之上。在教会教育中,学生可以在各种方式中得到训练,使头脑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西方注重数学的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和严密简约的论证方式是中国传统教育欠缺的。”

  (三)、西方传教士在教育理念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教育理念是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育活动的信念。明确表达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教育理念中,念书是男孩子的本份,可以金榜题名,女子只要懂得三从四德,何必更像煞有介事的受教育。而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办的女学,大多告知我们女学的发展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从教育理念上对中国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理念上,传教士们的到来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将中国女性从传统的思想中解救出来,让中国大地上女性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改善。

  二、融合

  晚近时期,中国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如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也受到他们的影响,接受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正如梁启超所说:“中国人从之游且崇尚信其学者颇多,而李凉庵(即李之藻)、徐元扈(即徐光启)为称首。”他们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内容,提高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认识能力,如当时制定的《崇祯历书》,基本上代表了传教士输入的西方天文历法的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的茶、瓷器、漆画、丝绸、刺绣等日常用品和工艺品、中国的人物画、山水画法,也大量涌入欧洲。当时风靡欧洲的以纤细、轻巧、华丽、精美为特征的洛可可艺术风格,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轻脆的瓷器和绚丽多彩的丝绸给洛可可艺术提供了创作灵感。“洛可可艺术风格和古代中国文化的契合,其秘密即在于这种纤细入微的情调。”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亭台阁楼和湖光山色的相互搭配,也出现在欧洲人的庭院之中,成为当时的风尚。特别是在英国,出现了中英混合园林。

  三、总结

  综上所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看教会所办的职业教育的目的虽“并不在教育人才以促进教育进步,乃欲以学校为一种补助之物,以助其宣传福音之业。”但它毕竟给封建社会中的清廷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弥补了中国教育的缺陷,促进了近代职业教育发展,打开接受正规教育的大门,不仅对中国的教育事业,而且对近代中国的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他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他们所培养的人才,有许多确实在事业教育方面为中国近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所带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观念,亦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尤其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枷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客观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桂霞,论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办学[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3),79

  [2]熊子容,职业教育[M],北京:黎明书局出版社,1931年5月, 9

  [3]谭超,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4] 谭超,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

  卢慧敏(1989-),女,汉族,江苏南京,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学

上一篇:高等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及方法探析

下一篇: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插图素材的量化比较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