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南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0-30 阅读:( )

  关红  (喀什大学,新疆,喀什,844000)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存在问题;措施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of Ethnic Preparatory Students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hinese teaching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preparatory student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Chines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 the teaching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Key word: The Chinese teaching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preparatory students Existing problems;measures

  引言

  语言是用于交流的工具,在双语地区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双语教学在新疆的普及,在高校上预科的少数民族预科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南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乃至南疆各教育方面的重视。这里所说的南疆主要是指新疆的阿克苏、和田、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在新疆维吾尔族占多数,我们全文仅以维吾尔族少数民族预科生为例。少数民族预科生不同于从小就学习母语的汉族学生,他们从小没有处在汉语环境中,不具备任何汉语听说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年龄大多已超过语言习得的关键期。要适应大学新环境的同时必须进行一年的预科学好汉语,以便更好的学习个人专业,汉语教学对于他们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笔者的亲身教学经验,在指出预科汉语教学不足的同时适当的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 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材编写及选材的不合理性。首先明确指出,新进入大学的少数民族汉语预科生不是完全开始接触汉语学习,只是所掌握的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程度不同。而语言是用于交流的工具,只有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再加上学生的个人语言掌握习惯及语言文化民族感的认同,方可充分的学习一门语言。因此教学教材的编写及选材不宜脱离实际生活[1](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生活实际)或者少数民族年龄段的语言能力,这样语言的学习不仅不能用来交流,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甚至脱离学生的语言文化认可度。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无论是口头语言学习还是文字学习,都要注意音意的结合;而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字体属于拼音文字,也就是说二者其语言本身就属于不同语言体系,学习起来本就困难,若再脱离南疆的实际情况,学生对汉语的理解会更加困难,打击学生学习汉语自信心。

  2、教学结构的不合理性。目前,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仅仅单凭学生的一纸成绩,将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语言应变能力统统化为一个档次,“一视同仁”满盘灌输给不同语言程度的学生,甚至死搬硬套汉语教学方式。如:[2]教学过程中刻意将马致远《天静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语法的角度讲授给少数民族预科生是全然行不通的,因为本文全是名词排列, 并无语法迹象。汉语语言的学习更注重的是对汉语语意的体会。这里直接让少数民族预科生接受汉文化的教学结构,短期内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的,更甚者会影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汉语的语言情绪。

  3、 汉语言教学师资力量薄弱。[3]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调查报告》的统计显示,1986年全疆有汉语教师3 270人,按配备标准计算,共需8 900人,缺5 630人。从数量上来说,因为汉语教师的短缺,使得有些学校无法按时开设汉语课,影响了汉语教学的正常进行,自然也影响到教学效果。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绝大部分地区为民族老师教学,尤其是南疆的中小学校,当然高校也不例外,现南疆高校非常缺少双语教师。[1]这就导致了一方面尽管有些民族老师很精通自己的母语,能把汉语用很确切的用母语解释、讲解给预科生,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理解和掌握汉语,但并不能何时何地都用汉语与预科学生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由于双语汉族教师的短缺,师资队伍并不健全,某些高校会出现研究生代课现象,这其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质量问题。这样在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就会存在一些语言文化的短缺现象。

  4、教学方式不足。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应吸收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训,不能只做“井底之蛙”,课堂上尽量活跃班级气氛,师生互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张口说话,一定要使用汉语说话,而且要多说汉语,流利的说汉语。教学中教师很少引导学生使用汉语习惯语、成语或谚语。除此以外,教学手段及辅助工具应用不当或应用不足,也是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二、改善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的具体措施

  1、改进师资力量,提高双语教师的汉语语言文化水平,基本途径是对少数民族教师进行汉语语言教学专业培训和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语学习;对双语汉族教师普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知识,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文化做实;积极开展并普及双语文化活动,增强双语教师的语言文化软实力;择优选取汉语语音优秀教师,尤其是在普通话过级方面,提高双语教师之间的相互竞争力;课堂教学,要注重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口头语与姿态手势的结合,教师口授与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结合;双语教师要用普通话讲解内容要简洁、条理清晰、生动、自然,易于理解。

  2、改善教学结构,口头与阅读教学要注重实效,尤其是与双语生活实际运用相结合,课后如果能将本民族的生活实际用他民族的语言合理的解释运用,对口语教学至关重要。另外,语法教学重精不在多。主要表现在重在日常生活及写作中常用语法知识,让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汉语后能够及时用到实处;字形相近采用区别法,即找出不同点,通过比较汉字字形的不同来加以记忆;对教师和预科生的考核都应该加强,惩罚并用。

  3、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合理选择教学教材,更要重视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创造良好的汉语语言环境。因此,一定要让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多媒体信息中如身临其境般的亲自体验汉语言的应用。比如:充分利用语言学习资源,在南疆高校校园中汉族学生人数占半,提倡民汉合校、民汉合宿给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可以尽可能的采用民汉同宿、同习,把民族团结坐实坐稳的同时自然化的促进民汉学生的语言交流,以实践来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水平。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及培养预科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掌握汉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利用这些技能自主学习,为适应这个“终身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点就是培养其阅读习惯及写作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及技巧,在惯性阅读中让学生逐渐摸清汉语语言的规律, 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此外,还要大力倡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汉语语言的学习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学空间,使得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 如何将上述措施实施到位

  上文所讲几个方面的措施追根究底都与汉文化密不可分,所有具体措施的实施也离不开对汉文化的熟悉掌握。

  首先,要适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兴趣学下去。尤其需要双语教师对汉维两种文化习俗熟悉的了解。在双语授课的过程中,合理的将汉字所特有的音意用实、用巧。在汉语里,不同的语序往往代表不同的结构、意义。如“人美”(主谓短语),“美人”(偏正短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们往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安排语序,如“吃饭不”这三个词有以下三种语序:“吃饭不”、“不吃饭”、“饭不吃”。巧换语序又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意义,再根据汉语的读音、语序、语调的变换,让学生一一练习,真可谓变换语序,妙趣横生,课堂气氛也就随之而来了。双语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课堂气氛,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课堂学习,体味学习的快乐。

  其次,自然化传授学生汉文化知识。让他们深刻理解语言内涵双语教师在使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普及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向预科生传授汉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将两者进行逐一对比,比如:[4]初级汉语阅读《都在你的手中》两个年轻人想要因为“手中握着的是否死的小鸟”来为难老人,而老人利用“反入其主”的方法说小鸟就在这个年轻人手中。双语教师可以先向少数民族预科生讲授本民族文化中相关语言文化典故的运用,接着再将本文的课文内容引入,由预科生们自己对比分析,加强语言的相互融通理解。可见,汉文化在汉语的学习理解中,始终在起主导作用。

  再次, 创造语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的平台。汉语教学中,一是要创设语言环境,二是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在创造语言环境时,也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结合。如:给学生安排教学任务时,尽量结合日常维吾尔族生活中的购物、问询、采访、调查等话题进行对话,让少数民族预科生尽可能的多的去运用汉语在课堂上交流、表达。例如:“张三不是吃干饭的”只理解字面意思必会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背道而驰,而放到具体语境中举例说明就很容易理解。

  以上各个方面都与教师素质及对汉语文化背景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学习语言最基础最根本的是学习文化背景。

  【小 结】

  汉语是一门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的语言文学,底韵内涵深厚,概括力极强,语言弹性较大,包容性较广,学习难度较大。无论是双语教师师资队伍还是教学水平及其相应教学水准要求也相对一般语言,比较高,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双语教师必须有一套扎实系统的汉语理论知识, 同时汉语语言的实践性也必须结合起各种教学手段表现出来,再者双语教师的外语水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化的共融共进。

  【参考文献】

  [1] 沙尼亚·亚森.浅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论坛

  [2]李泉,阮畅.“汉字难学”之教学对策[J]. 汉语学习 ,2012(4):30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 76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4]张丽娜.汉语阅读第一版[D].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3):19

  作者简介:关红,1990年1月生,汉族,新疆库尔勒人,现喀什大学在读研究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为汉维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现喀什大学中国语学院汉教部教师。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新课改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探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