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同感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未知 时间:2015-12-17 阅读:( )

  巫诗韵

  广西艺术学院二级学院是音乐教育学院2013级研究生班键盘演奏与教学(钢琴) 530022

  关键词:音乐美学;钢琴演奏;教学;作用

  钢琴演奏是音乐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钢琴演奏的整个过程中,会展现出与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使听众能够从中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感。在钢琴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将音乐美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钢琴学习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乐谱在纸,弹奏在心,使钢琴演奏达到理性与感性极致融合的境界。

  一、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与一般的美学、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都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音乐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流派,德国伽茨将音乐美学从整体上划分为了自律派与他律派。他律派主要包括内容美学、形式美学以及第四种美学,内容美学认为音乐内容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在不存在作曲家、音乐这些载体的情况下,音乐内容本身也是存在的,内容美学崇尚用音乐来表达某些东西,而且认为音乐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音响之外的许多内容存在着很大的联系,音乐中所存在的和声、节奏以及旋律等只是用来诠释与表达音乐的内容与内涵的,不能代表音乐独立存在。与内容美学相对立的便是形式美学,形式美学认为音乐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听觉,其欣赏的对象是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单个的音符、和弦以及音程等等,并不是完整的音乐作品本身。第四种美学时间内容美学与形式美学融合起来的一种流派,这种流派与部分内容美学存在一定共性,也保存了形式美学的一元论,第四种美学参照了内容美学中的模板,有延续了形式美学中的主张,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向。自律派主要包括的是自律美学,自律美学主张音乐就是音乐,与音响之外的其他事物没有任何联系,这种流派要求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能通过音乐结构以外的事物来欣赏,只能通过音乐结构本身来欣赏。自律派认为无论音乐分为多少种流派,音乐始终只有一种,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并没有度的区别,音乐自身只包含音乐,无法包含其他事物,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只是通过纯音乐的角度来欣赏,不与其他事物相关联。

  二、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音乐美有着共同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标准,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提升自身的音乐美学素养至关重要,用音乐美学的思想指导钢琴演奏,并将美学的内涵渗入到钢琴演奏中,能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展现钢琴艺术的魅力。音乐本身就具有审美特征,美感是人们感性的需求,当人们产生矛盾、喜悦、悲伤、沮丧等各种情绪时,都会将这些情绪融入到感性的对象里面。因此针对钢琴演奏来说,美学素养是演奏者必备的重要基础,演奏者只有深刻的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掌握住音乐作品的情感形式,用心诠释音乐作品,这样才能带给听众震撼的听觉感受与音乐享受。

  1、有助于协调钢琴演奏忠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钢琴演奏经过二次创作赋予了音乐作品新的艺术生命力与价值,因此,钢琴演奏从根本上来说,应该具有忠实性与创造性的相统一。在进行钢琴的艺术创作以及表演的整个过程中,钢琴艺术家应在深刻理解原作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对作品加以整理与完善,将音乐作曲家的创作精神保留下来,并将自己对该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知融入其中,对音乐作品进行创造性的再现,这就是所说的创造性与忠实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钢琴演奏者在进行演奏时,要确保钢琴作品的忠实性,也就是说钢琴演奏以及演奏的艺术思想要终于原谱,将音乐作品中原有的创作精神真实的展现出来,而创造性则是在在忠于原谱的基础上融入钢琴演奏者自身的一些情感元素以及音乐认知,并将新的音乐艺术个性充分体现出来,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

  不同的钢琴音乐作品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下创作出来的,原创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经历与现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二次创作与原作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审美意识甚至审美趣味等体现在钢琴演奏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诞生出来的钢琴表演并没有背离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精神,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审美意识以及情感因素,并将其升华为一种个性化的艺术表演,赋予了音乐作品更加深入且富有层次的艺术魅力。由此看来,钢琴演奏应当是创造性与忠实性的统一与结合。

  钢琴演奏者要忠于作品的真实性,并进一步拓展表演的创作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由于乐谱能够直接的展现并表达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在演奏之前演奏者应认真地研读并揣摩乐谱,对乐谱中各项信息进行研读与思索,保持对乐谱中各项信息的真实再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第二,演奏者应深入的挖掘音乐作品的灵魂,深入的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以及时代风格等等,在不违背原作曲家创作思想与创作意图的前提下加以丰富与创新,使二次创作出来的钢琴作品焕发出新的音乐艺术光彩。由此看来,演奏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演奏技巧以及审美意识,这样才能将作品的美学品质充分的展现出来。

  2、有助于协调钢琴演奏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保持音乐作品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这也是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一种应用。音乐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作出来的,它所展现的便是创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的音乐风格。钢琴演奏者在重新演绎音乐作品时,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尽可能的还原音乐作品的真实风格,除此之外,钢琴演奏者还需要将音乐作品所代表的时代与自身所处的时代充分融合起来,深层次的挖掘音乐作品的时代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样能够使音乐作品具有更加明确的社会意义。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演奏的过程中,表演者一般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与作品有所连接,而且在审视音乐作品的历史内涵时难免会用当代的审美眼光来看待,此时要确保演奏者清晰准确的认识到音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历史风格之间的联系,就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与审美素养。

  一部分钢琴演奏者对钢琴演奏时代性与历史性结合往往会持有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应着重强调演奏风格的现代性与独创性,充分展现出现在时代的特征与精神,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保持其历史性与真实性更加重要。但是这两种看法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由音乐美学思想与原则来看,钢琴的演奏不能片面强调时代精神,也不能刻意拘泥于历史风格,只有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与结合起来,才能将音乐作品的真实艺术价值体现出来。因此,在钢琴演奏中应用音乐美学能够为其寻求一个平衡点,

  使钢琴演奏实现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

  3、有助于协调钢琴演奏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一个能被大众所接受并喜爱的钢琴表演,其表演者必然是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的,钢琴演奏技巧是演奏者进行钢琴演奏的根本与前提,是将抽象的乐谱符号利用演奏技巧通过钢琴转化为现实音响的一个过程,在演奏的过程中要确保钢琴演奏艺术的完美展现,必须要将技巧性与艺术表现性充分融合起来,钢琴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演奏技巧,才能进一步丰富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形式。整个钢琴的演奏是通过演奏者手指运动系统的生理操作与大脑认知中心理操作共同完成的,在整个演奏的过程中,其钢琴音乐艺术性的展现是演奏者在完成演奏技术的基础上展现出来的音乐表现力,钢琴演奏者需要完全的掌握旋律与和声、节奏与踏板等因素,才能使音乐作品的内涵得到更好的诠释,使音乐作品呈现出更加多层次、丰富的意识效果。由此可知,在钢琴演奏中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音乐艺术境界。因此,钢琴演奏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追求音乐美的艺术。

  4、有助于协调钢琴演奏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能够帮助演奏者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不同的音乐作品会给听众以及演奏者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演绎不仅包括了多种演奏技巧,还包括了丰富饱满的个人情感因素,这些感性因素的存在对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演奏者在原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感性因素,并加以创造,便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钢琴表演,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创作出了不同的美,同时也能够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此外,理性因素在钢琴演奏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为演奏者的表演技巧、演奏的基本技巧以及对整个演奏过程中安排、控制等等,这会对整体的演奏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看来,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在钢琴演奏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将两者充分的统一并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钢琴演奏的艺术精髓。

  三、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

  钢琴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分支,无论是儿童还是进入大学的专业学生,他们在最初对音乐美感的追求上都是最主观也是最直接的,因此,在具体的钢琴教学中,老师首先应启发学生对音乐审美感的培养,将审美因素渗透到钢琴教学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去思考并感悟音乐作品真正要表达的意境与内涵,同时培养学生各种感觉的协调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在掌握演奏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深刻的把握钢琴作品的真正音乐艺术价值。

  1、将审美因素渗透到钢琴演奏教学的各个阶段

  第一,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能技巧。钢琴弹奏技能是钢琴演奏的前提与根本,老师在进行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最基本的钢琴训练,主要从手指训练、音阶、和弦等开始,同时要注重手指与耳朵的密切配合,指导学生在演奏前借助于耳朵判断并想象自己听到的音色,并在钢琴上进行表现与改进。另一方面使学生仔细的分析并把握动作的要领,生硬的弹奏无法体现音乐的美感,因此,学生应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详细的分析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并进行反复的熟悉与训练,控制好力度与稳定,这样才能使钢琴演奏达到连贯清晰的效果。

  第二,学会倾听并辨别各种声音。钢琴弹奏者要弹奏出美好的声音,必须要学会倾听辨别各种声音,在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老师应引导学生熟悉了解钢琴的构造以激发音原理,使学生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感受并学会欣赏美好动听的音色,并培养学生对演奏的感性认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第三,培养多种感觉协调运用的能力。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保持手指、耳朵、脑子的协调运用,弹奏需要手指与耳朵以及大脑的配合,对于一些重点及难点的演奏,应充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使手指时刻保持在最自然以及最有利的位置,这样才能确保弹奏的流畅性。

  2、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第一,多欣赏经典的钢琴作品。经典的钢琴作品是钢琴家、作曲家通过自己对音乐艺术的感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而创作出来的音乐艺术,钢琴作品的欣赏是钢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经典钢琴作品的欣赏主要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音乐分析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技术理论、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知识的理解,是学习钢琴弹奏最直接的方法。

  第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以及音乐理论著作。在具体的钢琴教学中,老师应提倡学生多读书,包括文学著作以及音乐相关的理论著作,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音乐修养以及审美修养,这对于钢琴演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演奏的具体效果。同时还能够多方面的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以及音乐艺术特色,有利于学生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更好的塑造艺术形象,展现出极具感染力的音乐作品。

  第三,对各种音乐作品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对音乐结构、语言以及织体等方面的分析。对音乐进行处理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弹奏力度的变化展现各种不同声音的美,其中弹奏者对音色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音乐的表现。学生在具体的弹奏练习中可以通过弹奏前的“哼唱”来塑造一个大致的音乐形象,然后应用触键的技巧进而实现对音色的控制。练习曲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复调训练是钢琴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复调的弹奏涉及了音乐形象、音色、层次感等多方面内容,其训练的要求较高,主要包括了对弹奏者音乐思维的要求以及左右手控制的要求。巴赫的方法注重的是将优美的音乐与钢琴弹奏的技巧充分的结合起来,在获得技术美感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的享受。

  四、结束语

  钢琴演奏是一种音乐美的艺术,在演奏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美学的思想,演奏者要完美的诠释表达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与内涵,就要学习音乐美学的理论,将音乐美学贯穿到钢琴演奏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造诣以及音乐美学素养。在进行具体的钢琴教学时,老师应注重塑造学生美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多参加并欣赏音乐会,观摩音乐作品分析讲座,促进学生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美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元. 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和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J]. 大学教育, 2013, 第13期:59-61.

  [2]刘佳. 浅谈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6期:59-60.

  [3]杨琳. 音乐美学应用于钢琴演奏的艺术价值分析[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4期:286-287.

  [4]佟宇飞. 论钢琴演奏与教学中音乐听觉感知的特殊意义[J]. 戏剧之家, 2013, 11期:254-255.

  [5]叶芳, 刘波. 钢琴表演中音乐美学素养的重要性探析[J]. 音乐时空, 2014, 05期:68-68.

  [6]丁姗姗. 中国音乐美学视角下钢琴演奏中"情"与"理"之思辨[J]. 音乐生活, 2012, 第12期:63-65.

上一篇:对信息社会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浅淡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