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4-13 阅读:(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课题编号:201406Y07

  张健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设备工程系 111000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双元育人 工学交替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确定了具体的任务措施,其中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1]。

  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提出,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校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学徒制试点是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等提出的重要课题。

  1.现代学徒制现状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2]。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实践,凡是办出特色、水平很高的国家,政府无不承担起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行业企业无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过程。英国最初实行学徒制,后改办职业学校教育,近年又复归新学徒制,并与国家职业资格挂钩,“基础现代学徒制”完成者获二级国家职业资格,“高级现代学徒制”完成者获三级国家职业资格,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受到行业企业欢迎;德国一直坚持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双元制”支柱,为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瑞士中职学校新生,先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才能注册入学,每周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在校学习的时间大致为6:4甚至7:3;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奥地利等学徒制度也很有特色。国外实施现代学徒制,归纳起来有三大特点:(1)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培训方式。(2)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国家专门成立了实施师徒制的监管机构,如英国的学习与技能委员会,政府还向雇佣企业提供补助和培训经费等。(3)强大的法律保障,各国就自身的学徒制培训,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法,对学徒与企业、培训机构做出法律约束,奠定了学徒制的法律地位,使其得到顺畅发展。

  我国江西省新余市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办原则,通过学生对接岗位、学校对接企业、教育对接产业,建立“学习课堂、实训车间和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招生与招工、上课与上岗、毕业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国内外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方面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我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2.结合我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

  以我院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与大连供暖集团定向培养为契机,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大连供暖集团将为订单班学员提供最好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积极参与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定期派企业导师到校进行理论与实践授课,不断融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理念;使订单班学员脚踏实地的从基层岗位做起,争取早日将学员培养为企业准员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开设“大连供暖集团订单班” 是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院设备工程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出的又一硕果,也是校企共同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里程碑,标志着校企双方进入了实质性的深度合作阶段。让学校与企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就业选择空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目标的不同,选择育人企业不同岗位学习。通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共同制订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各项制度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等,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1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观念,形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产对接、校企一体”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我院的教师完成教授,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则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完全融合。在进行供热与通风空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这虽然强调了高职院校的“高等性” [3],却又弱化了它的“职业性”。此外,从大连供暖集团的实际岗位入手,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缺乏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这显然也是强调了“职业性”却弱化了 “高等性”。这一切均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并依据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特殊要求,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我院和企业共同制定了校企交替培训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明确各自培养目标,学校注重对学生基础专业知识及基本专业技能的培训,企业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我院成立了由院领导牵头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企业行业专家召开教学研讨会,对专业课程标准进行研究。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实训项目”为主要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及企业实际,将课程内容分配到企业与学校,并根据知识技能层次合理安排两年的教学计划。我院在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地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和生产技术的核心要素,融入职业元素。其实施的关键在于:一是“学习性岗位”的设计。我院利用与大连供暖集团订单培养的契机,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大连供暖集团作为校外基地建设,将校外基地作为校内基地的延伸,通过基地的“工学整合学习岗位”建设实现校外基地的教育教学功能,并在课程开发和基地建设中, 统筹兼顾课程要素和基地生产要素,着力解决将企业生产岗位转换成合适的“学习性岗位”,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一方面,企业为实习提供技术熟练的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的技术训练;另一方面,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提供足够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际训练所需的原材料,以供学徒实践学习所用,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实践;同时学校也为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和职工培训的需求。二是“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课程如何在校外基地实施并最终实现课程所承载的教育目标,其关键是要将企业生产任务经过教学设计,转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学习性工作任务。

  2.2 “工”与“学”的交替———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我院与合作企业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指导合作企业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我院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探索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我院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企业安排专职项目管理人员全程跟踪管理学生,企业项目负责人定期到校与学生开展座谈,与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企业指派专职人员为学生宣讲企业管理规章及安全生产理念。

  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以学校为主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这种要求,必须改革现行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在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以他方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为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撑。

  2.3校企共定学生(学徒)评价标准,实现双证融合[4]。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室与岗位的合二为一(实岗育人),部分课程的完成和学分的取得必须在企业岗位上通过师傅指导与传授获得,同时,职业院校师资与企业师傅的分工与合作是现代学徒制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双师”传授)。现代学徒制更注重企业师傅对学生的传、帮、带,以及师傅对徒弟(学生)最终的考核,没有企业师傅的考核,学生即使毕业了,最终也不能直接上岗,同样,现代学徒制将企业对学生的考核作为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取得职业院校学历的前提,这里的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不一定是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但一定是行业内各同类企业所认可的,因而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规定。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学生在学徒期间,企业全程跟踪,和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设立各类奖学(育)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

  2.4现代学徒制实践中的校企文化融合的建立

  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学生对于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领悟能力,对职业规范的理解,对职业风范的把握,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将有其独特的优势。我院与企业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徒工的过程管理和忠诚度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对学徒工的感恩回报教育,增强学徒工的道德责任意识,调整学徒工的就业心态,培养学徒工为企业的发展出力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总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使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制度深度结合,为社会劳动力市场输送高标准的、技术水平过硬的并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有效地改善高职人才培养的困难局面,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OL]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4-02-26发布。

  [2] 王振洪.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独特性与建构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0-09-23

  [3] 郑南宁.教育的内涵和质量[N].光明日报,2012-04-11.

  [4]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的解读[J].机械职业教育,2007(04).

上一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职业教育高移问题探讨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