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高中教学论文发表 >

熟稔复句类型 决胜语文高考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1-21 阅读:( )

  从2012年至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论述类的选文分别是《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老子>的年代》《美的奥秘》《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不难看出,高考命题时论述文的选择或接近学生的社会生活,或具有比较强的文化气息,非常明显地遵从新课程改革“在阅读中……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的课程目标。这些文化艺术、社会生活或科学类的文本,中规中矩,其中的词语、句间、段间关系简洁明确,信息浓度密集。高中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将整体的阅读与选项的辨析结合,调动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提炼、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把握命题人的信息叙述方式,明确信息转化为选择项的语言变化形式,才能对正确的选择项做出判断。

  一、引用式

  选择项在设置时对文本信息主干未进行任何处理,信息近乎完全转述。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原文第五段】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

  【2题选择项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选项中的“曾”“多有受到……的影响之处”“其目的是”对应文本中的“近来”“专门讨论……的影响”“用以证成”。细微处的说法虽然不一,但选项的主干与原文完全一致,信息是等值叙述。此选择项完全符合文本原意。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原文第二段】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题选择项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原文中的四句话每一句话中都有“使用者”这一称呼,到选择项D中则是运用提取“同类项”的方式,让“使用者”成为陈述对象,选择项比原文表述更经济高效,信息完全等值叙述。用引用式设置的选择项只要认真比对原文,其干扰系数将会很低。

  二、转换式

  正确选项在转述文意时通过漏字/词语、添字/词语、改字/词语、调换语序、转换肯(定)否(定)的方式,来设置选择项,阅读时由于受视觉与心理上的“自我”逻辑再现的影响,学生会被迷惑,将与文意相符的选择项当成错误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原文第二段】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1题选择项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原文从“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写起,但在选择项中则从否定式开始,在其“发现之前”,并在“甲骨文”前添加词语“殷墟”;在文本中被用来详细地说明无法证明商王朝存在的《史记·殷本纪》《尚书·盘庚》的两种文献,在选择项中则使用“有限的文献”来代指,并对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删减成“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史记》众所周知成书于西汉,而《尚书》成书的时期在文本中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其“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被改造过的文章”可见其成书肯定不是在商代,从而得出“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的结论。经过添加词语、删减词语、转换肯(定)否(定)的方式成功地对文本进行了改造,如果学生只停留在简单地对比文本的层面上,这一完全符合原文的选择项将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扰。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文本第三段】……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2题选择项A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原文中明确表达“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属于肯定式表达。选择项A则反其道为之,删除“《殷本纪》”,并将“摆脱困惑”“恢复信心”换成“将信将疑”“内容恐怕是虚构”等否定式表达,貌似二者相去甚远,实则是将文本转换到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资料未发掘,疑古思潮正流行,那时的历史学家们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转换式实质是对文本观点的逆推。

  三、概括式

  此种选择项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阅读能力,对文段的整体把握能力。将文本中具体的表述概括归纳,归纳其本质内容,化繁为简。选择项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浓缩概括,而答题区间多为大段文字或长句子。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原文第四段】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史学界产生的影响,说到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说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的首次发掘,最后说到第二次发掘目的的改变。选择项C用短小精悍的语句对第四段这一大段文字进行概括,给人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欲要具有高度概括的能力,需将功夫用在平时,语文课中多进行提升概括能力的思维训练,改变以往断章取义、只看选项不读整文的不良阅读习惯,强化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整体阅读意识。

  四、演绎式

  论述类文本观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往往需要根据某个观点对未来的发展做演绎阐发,或是由一般的原理去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其本质是对原文中某一个概括性观点和结论的例证。选择项中的演绎是扣住文本的观点展开的,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种选择项必然是符合文意的。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王旭晓《美的奥秘》:

  【文本第三段】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

  【1题选择项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1题选择项B】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1题选择项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文本第三段中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这是本段的中心句。随后解释为何如此,最后举例子歌剧《白毛女》来具体说明文学艺术是悲剧审美价值的唯一载体。所以只要是悲剧性的文艺作品都是符合文意的选择项,而A是梁祝化蝶悲剧故事,B《骆驼祥子》是诉说祥子一生的悲剧小说,C《狼牙山五壮士》则是一部悲情的影视正剧,所以都是符合文本的选择项。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摘编自王旭晓《美的奥秘》:

  【文本第一段】……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3题选择项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a语文高考一般类论述文本全国卷以三道选择题的模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考核,三道选择题的设置各有侧重点,第一题侧重文本语段的转述,第二题侧重分句间关系的把握,第三题多是基于文本之上的理解、概括与推断。我们以2016年课标全国Ⅰ卷第二题的四个选项为例:

  【例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 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四个选项字数基本控制在50字左右,一般情况下多以复句的形式存在,复句必然存在分句间的关系问题。C为单句,但是宾语以并列复句的形式呈现。A为一重复句,句间关系为承接。B、D选项为二重复句,B涉及并列、因果关系,D涉及选择、因果关系。分句排列的顺序、关联词语的变化都会导致语义的不同,可能是细微变化,也可能天壤之别。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对最常见的复句类型了然于心,其次是对该复句典型错误类型保持高度敏感,形成条件反射。

  复句关系主要有十种类型: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假设,因果,条件,解说,目的。在该类题目中,典型错误选项基本锁定在因果、并列两种关系类型。

  一、因果复句

  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即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此,故此,故而,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即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所以,当我们发现选项中出现这些关联词语时,就要高度警惕,依托文本仔细推敲。

  2016年课标全国1卷、2卷,2015课标全国2卷、天津卷、浙江卷,都曾就这一复句类型设置选项,主要会在3个点设置陷阱。

  1. 强加因果。即偷换具有因果关系的信息的“原因”或“结果”,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因果关系。

  【例2】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2题:

  B.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原文:“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B选项前两句为并列关系,一起与第三句构成因果关系。首先比对原文,确认“旧史学的研究”是否具有这两个特征,再明确这两个特征是否造成了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的结果。参照原文,旧史学的研究“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无中生有,因果关系不明显,故此选项错误。

  2. 因果倒置。即将分句“因”与“果”顺序颠倒,将“果”表述为“因”,“因”表述为“果”,以致句意发生变化。

  【例3】2015年天津语文高考第6题:

  A.“自然世界”在没有人类介入之前由纯粹盲目的自然力量支配,当出现人类实践痕迹之后,则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成为“人化的自然”。

  原文: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然力量所支配;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后,自然世界事实上成了“人化的自然”,在自然界中可以随处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但是,人类主体性实践在这里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范围同样受着自然规律的制约。

  比对原文发现A选项分句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就要高度警惕。原文“纯粹”“盲目”修饰不同成分“自然事实和事件”“自然力量”, 选项第一句随意合并修饰语,语言表述不准确。3句“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与原文“同样受着自然规律的制约”不符,2、3句与4句构成因果关系,但先有“人化的自然”,然后才“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该选项因果倒置。

  3. 关注“原因”“结果”的修饰成分。当出现“根本原因”“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直接结果” “最严重的后果”等词语时要高度警惕,虽然选项“原因”“结果”逻辑关系合理,但是对“原因”“结果”程度的限制性词语导致语言表述的精准度失当,亦为错误选项。

  【例4】2012年课标全国2题、3题:

  2B. 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原文: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3D. 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原文: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2题原文“提供了机会”可以理解为“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但是“根本”这一修饰语却使语言表述过于绝对化。3题是病句中“一面对两面”的逻辑错误,“滥用”只能与“不好的一刃变得更加锋利”相匹配,两个分句间构成因果关系,但是“直接”修饰语表述也不够准确。

  亚里士多德认为的悲剧所具有的“净化”作用是什么呢?文本中用引号和“即”字给予了说明: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需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抽象的观点,“感情”(文本原词)包括“道德、精神、情感”(选择项用词),“得到陶冶”(文本原词)实质就是“提升”(选择项用词),情感世界的“净化”自然就不再是“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选择项用语),故而选择项A为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

  以上列举的四种正确选择项的设计方式是相互联系的,并不孤立,掌握以上四种命题思维方式,明确选项构成由来,在高三复习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限时训练,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比对选项,必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找到最佳的选项。

  二、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还,也,同样,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该分句类型可灵活变通,有时错误类型出现在并列词语而非并列分句上。主要有两种错误类型:

  1. 原文为并列复句,选项只选其一,故意漏掉一点或改变分句间并列关系,造成语义的不准确。

  【例5】2015年安徽语文高考第1题:

  D. 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原文: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回归原文,“比如……、比如……,甚至……”三个分句为并列关系,程度不分伯仲,而选项用“侧重考虑”一词故意提升“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的地位,背离原文语义。

  【例6】2015课标全国1卷第2题:

  C.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原文: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回归原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两个句子成分构成并列关系,但是选项在表述时故意漏掉其一,语义与原文不符。

  2. 选项在并列分句之外,出现“两者都”“具备两个条件”等字眼,一定要结合原文认真比对,两个分句是否都能与总述相吻合。

  如【例2】B选项“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就要结合原文比对“旧史学的研究”是否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

  【例7】2015年四川语文高考第6题:

  C. 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原文: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

  仔细推敲何为“现实价值”,它只能与“今文经学”的“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相匹配,无法对应“古文经学”的“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脱离思想和生活”,所以选项“两者都”表述失误。

  三、其他关系

  除上述两种错误类型外,该题目也有一些变形,主要是不同复句类型的相互转换造成了语义的变化,或者是对原文复句类型有意破环、忽视等,如:

  【例8】2016年山东语文高考第6题:

  B.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原文: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

  选项将原文的并列关系复句转化为因果关系复句,故错误。

  【例9】2016年浙江语文高考第8题:

  A. 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原文: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选项两个分句为承接关系,但是较之原文先后顺序颠倒,故错误。

  【例10】2015年湖北语文高考第6题:

  A. 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原文: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选项忽视原文“不仅……,就连”这一递进关系复句,用“普通人”直接替换“一般民众”,表述不准确。

  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熟稔十种复句类型,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语段认真比对,定能火眼金睛锁定答案,成就高考。

上一篇:高考论述类文本符合文意选择项设题技巧解密

下一篇: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错误选项设置类型分析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