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高校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策略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1-21 阅读:( )

  摘要:通过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来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探讨高校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2-0018-02

  一、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

  对高校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经济来源及用途、接受培训情况、心理特点、就业意向等几方面进行访谈,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差异来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1.经济来源及用途差异

  高校非贫困生的经济来源大多来自于父母,除了生活必需的开销之外,很多大学生还经常出去游玩、聚会、购物等,即使有少部分钱是来源于自己的勤工俭学,但勤工俭学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锻炼自己或出于新鲜。高校贫困生的经济来源除部分来自于父母之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助学贷款、贫困补助,而这些往往也不能维持基本生活和学习的开支,所以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是逃课出去勤工俭学来维持自己的学业,没有剩余的钱去参加一些聚会、游玩等集体活动,所以显得性格孤僻,不合群,而其内在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2.接受课外培训情况

  非贫困生很多从小就开始上各种课外及特长班来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上了大学,为了考证为将来就业做准备,他们也会报各种考证班,比如会计资格证班、四六级培训班、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班等,这些班一般都动辄几百元,贫困生根本无法承受,再加上贫困生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来挣钱维持自己的学业,所以这些课外培训班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经济上来说都是贫困生无力参加的。

  3.心理特点

  非贫困生由于从小就享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一般交往能力比较强,见多识广,性格开朗,自信;而贫困生大多来自于“老、少、边、山、穷”地区,这些地区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资源匮乏,这些贫困学生从小为了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不注重能力培养,知识面狭窄,一到大学,看到自己和同学的差距,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再加上经济上的原因,所以表现出来不合群,性格孤僻。

  4.就业意向

  非贫困生的就业信息来源更为多元化,很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父母或亲朋好友的推荐,他们可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利用,而且在就业方面来自于家庭方面以及经济方面的压力要小一些,可以更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职业;而贫困生则不一样。大多数贫困生承担着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为了不辜负家庭的希望,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多考虑的是能否让家人有面子,很多求职定位比较高,而且只愿意选择大城市,再加上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所以就业范围狭窄。

  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两者的差异从出生在不同背景的家庭就开始了,非贫困生由于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多,从小就享受到了更多更好的教育文化资源,享受着来自学校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指导,有更多的机会去开阔视野,而贫困生则不具备这些良好的条件,几乎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因此,作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可塑性比较强的大学四年的时间去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认识未来的工作世界,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经济环境对择业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技能层面强调培养学生在正确的自我认知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职业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资源进行求职,培养对生活、工作等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能力,能给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和事业设计规划和行动方案。

  2.提升就业能力,减少成为“蚁族”的几率

  通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降低这些贫困大学生成为“蚁族”的几率,即使在毕业后没有及时找到理想的工作也能够理性地看待职业发展的不顺利阶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缩短做“蚁族”的时间,尽快实现向上层的流动。这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于“中国梦”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促进个人健康成长

  高校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如何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高校应该面对的问题,现今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贫困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会成为“蚁族”中的一员的现实状况,会产生很大的就业压力。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要改变学校“填鸭式”灌输专业知识的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为贫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使他们实现从底层向中上层的流动。

  三、高校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1.构建完整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对于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优势来确立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客观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要他们利用大学这段可塑性比较强的可贵时光去提高自己的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而且还要懂得去克服自卑心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境,这就需要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中心,包括心理学课程、德育课程,还要集结辅导员、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实习基地等各方面力量,构建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互相沟通配合,给贫困大学生创造多方面锻炼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就业能力

  贫困生由于从小生长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或不富裕家庭,没有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在计算机、英语、文体技能、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所欠缺,在性格方面往往比较不擅言辞,个性封闭,缺乏自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职场等多种教学方式去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还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各种成功企业家讲座、去实习基地参观等实践活动,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要倾向于贫困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提升就业竞争力。

  3.针对大学各年级不同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通常对自己选学专业不是很了解,所以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感到很迷茫,职业生涯课程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对四年大学生活做出明确的规划,确定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大一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进行专业教育,培养职业意识;大二、大三以职业兴趣测评、职业目标确定为主,注重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大四则以择业就业观、求职技能、求职心理素质为主,在求职时扬长避短。

  4.充分利用互联网,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及时的一对一指导

  贫困大学生一般性格内向,不擅言辞,他们不太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和迷茫向他人倾诉,也不愿意主动去请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而网络由于不用直接面对面,再加上身份的隐蔽性,他们在网上往往会敞开心扉。所以,为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效性,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网络服务平台,内容包括职业素质测评、求职技巧、职场成功人士讲座、案例及分析、就业信息发布,等等,通过网站、论坛、聊天工具等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及时的一对一的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

  5.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当前在高校担任职业生涯教师的多为负责实习就业的行政人员或辅导员兼任,虽说对学生情况和就业情况比较了解,但大多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培训,对课程的理解和专业知识的把握不够深入,一个好的职业规划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的知识,还要有对信息的把握、分析和筛选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因此,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效性的关键。

  综上所述,高校贫困生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而造成能力、综合素质方面的缺失,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该给予贫困生以更多的关注与鼓励,为他们搭建一个提高综合素质和多方面能力的平台,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从而使其摆脱毕业后成为“蚁族”的命运或缩短做“蚁族”的时间,尽快实现从底层向中上层的流动,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上一篇: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创新机制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