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试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社会角色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2-22 阅读:( )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已得到多年实践,主要以“教师指导、生生互动”为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盲目合作、虚假合作、注重合作形式而忽视学习目标等现象的出现,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与实践开始被审思。小组合作学习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双方对自身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展示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在社会学视角下观察小组合作学习是对课堂教学中人物的身份回归,这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教师和学生这两大角色概念,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发展。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教师角色;学生角色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6)06001204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具体表现为:采用异质分组,组内成员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组内成员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绩取决于成员间相互配合并完成任务的情况;小组内每个人都承担一部分学习任务;小组成员的交往技能和合作欲望是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1 ]。就课堂教学社会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中包含两大社会角色——教师、学生,两大角色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实是双方由角色认知到角色展示的过程。在此,社会角色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1)小组合作学习所规定的角色规范,指的是一种角色预期;(2)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化,它是将角色规范转化为主观角色的一种过程 [2 ]。

  1小组合作学习之名——角色期待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应然角色,以此来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助于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多角度观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教学指导者,另一类是作为文化传播者。前者指涉及实践层面上对教师角色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活动得以实现;后者则指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对教师角色的期待 [2 ]。将这两种角色与合作学习的精神相融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期待包括:学生分组的决策者、小组学习内容的分配者、学习氛围的营造者、学习结果展示的调控者、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 [3 ]。这些角色源于教师所承担的特定的社会身份,还受制于明确的(即明文规定的规则)或者隐性的(即约定俗成的看法)社会期待。“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分组原则能够保证小组成员间在成绩、性别、能力等方面互补,作为分组决策者的教师同时还要考虑座位的设计,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方便地与同学、教师交流,使語言、表情、手势、动作在师生间与生生间有效传递并达到互动的目的。教师作为学习内容分配者这一身份是小组合作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明显特征,教师将学习任务交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个学习过程展现出“教师分配—小组分工—小组探讨—小组展示—师生交流”的动态生成特征。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看似将学习任务分配给了学生,其实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出适时的引导、调整和回应,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学习结果、评价各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等。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而且还是合作小组中的成员。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所在。理想状态下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期待包括: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规范的遵守者、完成小组任务的合作者、展示学习结果机会的争取者、肯定评价的寻求者。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既是遵从者,同时又是主动参与者。遵从者角色主要表现为学生接受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遵守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主动参与者角色表现为配合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相互探讨并交流学习收获,争取发言的机会,希望得到教师和其他组内成员的肯定评价。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的是作为小组中的成员,注重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主动探究意识的形成。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自然融合,教师无需太多语言但在合适的环节有效引导,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交流。下面笔者以所听的一节语文课为例:在一节高中语文诗歌课上,学习《涉江采芙蓉》这首诗。上课铃响起,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落座,笔者手里除了这节课的导学案,还有一张标注学生姓名的座次表,这张纸的背面是用语文成绩等级标示的座次表。通过初读和细读环节,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韵美,老师提出一个疑问: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通过反复阅读这首诗,学生们已经对这首诗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教师的这个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教师让小组发表看法,一位女生首先站起来说:“我们小组认为主人公是个女的,诗中有‘芙蓉’作为意象,从诗词积累本上,我们知道在古诗词中作者常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芙蓉’的谐音是‘夫容’,‘芙蓉’又叫莲,代表纯洁的感情,通过这两点我们知道女子思念自己的丈夫,这是一首闺妇思夫的诗”。教师说:“这个小组根据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做出分析,有理有据,看来积累本的作用如此大!”接着,有一位男生站起来说:“我们认为主人公是男的,从‘远道’‘旧乡’可以判断主人公远在他乡,从‘同心而离居’又判断主人公跟他思念的人有感情却还要分隔两地。从社会环境来看,一般情况下男性坚守爱情不如女性,男性更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而抛弃爱人,所以我们认为这首诗是一位男性描写自己远走他乡、离开自己的爱人,最终又很忧伤惋惜。”顿时,学生们都主动为这位男生鼓了掌,而且议论起来,看起来还有学生想就这个学生的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见状就说:“这个小组的想法很独到,这是小组成员思想碰撞的结果,碰撞思想才能够产生新的想法。”接着,还有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向哪个小组还有不一样的分析跟大家交流一下,又有一位学生向大家汇报了小组讨论结果。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这个问题。

  第6期张伟丽试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社会角色

  教学研究2016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教师会有这样的疑问:当学生都积极发言,是否不顾课程安排而任由学生畅所欲言呢?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处理得就很得当,看到学生几乎能够根据诗句做出合理分析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显然学生已经具备分析这类问题的能力,那么接下来如果让热闹的发言继续势必会影响整节课程安排,教师在此时做出引导是非常有必要和恰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之“实”——角色展示

  学校作为一个中介系统,一端连着家庭,另一端连着社会,因此必须承担自身的责任,助力学生从个体走向社会,从懵懂走向成熟,而课堂教学就是完成这个重大使命的主战场,教师就成为这个使命的主要推手。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期待是理想状态下教师和学生这两大角色的应然表现,但是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无法避开的社会环境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时常展现出来另外一些角色。

  2.1教师脱离自身角色:或“逾矩”或“不及”

  在社会学语境下,教师的社会学特征有4个方面:作为社会成员、作为学校成员、作为社会化承担者、作为社会化承受者 [4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社会化承担者,这个角色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合作和竞争的精神来实现。传统的课堂教学给予教师法定的权威,而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长期以来以权威角色自居的教师有时难以适应新的身份,就会出现自身行为与客观的角色期待不一致的情况 [5 ]。

  “逾矩”表现为教师总是为学生设计好该学什么、怎么学。长久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占据了比学生更“优势”的社会地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难以把握角色施展的“度”,总是以“控制者”身份出场,很容易就会做的太多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相悖。根据知识类型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可能呈现不同的形态,有时是课前长达几天的合作,有时是课堂上十几分钟的讨论,关键就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在下边的例子中教师就有些武断地剥夺了学生发表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在学习《小狗包弟》一文时,文中主人公巴金在文革期间因为要保护家人而把小狗送给医院实验室。教师让小组内讨论是否赞成将小狗送人,学生顿时沸腾起来。教师见场面有些乱,随机想了一招,让左边几个小组讨论赞成将小狗送人的原因,右边几个小组讨论反对将小狗送人的原因,学生顿时唏嘘不已,课堂反而更加混乱。这位教师为了控制课堂场面有些专断地将学生“一分为二”,这种行为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不满,而且扼杀了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课堂交往的民主性就难以实现。

  “不及”则表现为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技巧的学习与运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形之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就会占据上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是仲裁者,学生就会习惯性地依附于教师,平等的交流与合作便无从谈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教师在各个环节都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适时的调整。如果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认识,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只关注个体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徒有虚名”,所谓的合作就毫无意义。比如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上,教师安排小组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讨论梁任公的个人形象。5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看到没有小组成员主动回答,便点名提问一名学生,教师问:“这位同学,你有哪些看法?”学生答毕,教师说:“你回答得很不错。”之后教师又点了两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并且学生答完教师依然只对学生个人做出评价。教师在检测小组合作的结果时,如果只关注学生个体而无视小组其他成员,就很容易落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之中,教师的这种提问方式和评价方法会误导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形成认识的偏差,这样的小组合作是“只学习、不合作”。

  2.2学生疏离角色期待:或“超前”或“滞后”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间的交往从形式上看是教师个体和学生小组的交往。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两端”的学生往往会更多地吸引教师的注意力,一端是“学力”高的学生,另一端是“学力”低的学生,而居于中等“学力”的学生很少得到教师的关注。“学力”一词是涵盖学生智力、成绩、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知识结构等的综合指标,它是指向学生学习的一种能动力 [2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性格、成绩、特长等因素比较均匀地分组,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有时教师为了更顺利地完成课时任务,就会将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交给学力较高的学生,这些学力高的学生就成了班级中的“超前疏离者”,相反,学力较低的学生很难及时理解教学内容,难以跟得上课程进度,就成为“滞后疏离者”。

  依照异质分组原则,每个小组中至少有一位“超前疏离者”,所谓“超前疏离者”指那些学力较高的学生比其他学生较早的脱离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这些学生在所属的小组中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因为一般情况下,教师整节课所设计的难度基本处于一个中等水平,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来讲,整个学习过程几乎毫不费力,他们一旦掌握了学习内容便不再真正关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行為。当然,由于性格特点的不同,每个“超前疏离者”又会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自娱自乐”型,此类学生难以认识到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由于自身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并且认为自己完全能胜任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无需与小组成员合作,所以在小组合作时常表现为“居高临下”,听不进他人的观点;另一类学生是善于表现型,此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得很积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得到小组成员的肯定甚至依赖,并且喜欢回答教师的提问,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

  作为“滞后疏离者”的学生同样分布在每个小组,这些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低于班级平均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此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都需要提高,并且对学习内容认识不够深入,很难跟上小组成员的步伐。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而提高学力较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滞后疏离者”的实际表现也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角色期待相距甚远,在课堂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一类是“隐形人”,这类学生一般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在班级中默默无闻,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完全是局外人,常常一言不发,在必须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多是“我和×××同学的观点一样”这样的回答;另一类是“活跃”者,常绞尽脑汁地做出异于常人的举动,意在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有时会干扰小组成员探讨交流,缺乏纪律性。

  3小組合作学习成功之道——角色整合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确实为课堂教学带来一些变化: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像以前那么疲惫了;没有了往常的“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了等等。但是,不能盲目乐观于这些表面现象,试问:将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有没有做到及时引导、适时调整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会到了小组存在的价值?

  当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总的说来是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对自身角色认识的偏差,或者由于多重角色的叠合、冲突而出现难以选择自己角色的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对客观的角色期待进一步内化,整合自己的多重角色。

  3.1教师当好引路人,发掘更多隐性角色

  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却没有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致使对学习目标的制定、合作时机的把握、合作过程的调控等等都没有进行充分的设计,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师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好引路人角色。区别于传统课堂中教师独揽课堂主权的仲裁者角色,引路人概念具体来说包含3个层面:(1)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整体设计,能够做到顾全大局。教师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预设,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水平要有恰当的评估,对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可能有哪些疑问等方面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特别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不足的教师,更应该在备课环节多下功夫,多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不断总结课堂经验;(2)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都有表达、发言的机会,努力促进每位学生参与机会均等,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习他人长处、学会尊重他人;(3)从教师自身来讲,要学会既要放、又要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像线和风筝,教师要敢于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也要学会收,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和宝贵的,即使是合作学习,限于每节课都有一定的课时任务,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学生讨论和发言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成功并不是用课堂发言的热闹场景来衡量的。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期待是对教师角色的显性要求,而教师隐性角色的发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同样重要。教师的隐性角色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它代表了一个教师的敏感度和觉悟,优秀的教师会在合适的时机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并充当起学生心理的慰藉者,以及小组间、组员间关系的调节者,辅导学生处理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小组,要做到给每个小组平等的表达机会。教师还要兼顾小组成员,及时发现小组内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对每个成员一视同仁。

  3.2学生发挥群体角色力量,成为共同进步的好同伴在我国长期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中,师生交往远远超过学生之间的交往,而在这极少的学生交往中,学生个体和全班学生之间的交往又远超过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学生个体和学生小群体之间、学生小群体和学生小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几乎没有 [2 ]。这种人际关系特点便产生了课堂中“孤独的个体”,学生习惯于孤军奋战的状态,学力高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争取到更多的发言机会,课下学习也比较主动,所以与教师交往的机会比较多;而学力低的学生相对来说不善于课堂发言,课下与教师交往大多也是被动的,所以与教师交往的机会很少。无论学力高低,学生之间的交往都很少,缺乏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需求。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孤独学习者”形象,将学生分为异质小组,班级中就形成了一个个学生群体,这样,学生的角色就发生了改变,学生既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同时还是小组群体中的成员,有别于以往的“孤独者”,学生的角色不仅代表了个体的特征,同时,群体的影响也会在学生个体身上有所体现。学生群体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都可能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掘学生群体的更多积极因素来促进成员的共同进步显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具有正能量的群体对每个成员都会带来能动性影响。

  要发挥学生群体的角色力量,就要确保建成一个个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尊重他人、耐心倾听的学习小组。当然,强调学生群体角色的发挥并不是要否定学生个体的努力,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同时也提倡适度竞争,合作精神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而如果只讲合作而不提竞争就会使部分学生过度依赖小组而不主动思考问题,导致不能真正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合作和竞争关系的处理对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合作精神能够促进学生群体的形成,而适度竞争则会保证群体成员的共同进步 [6 ]。

  参考文献

  [1 ] 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J ],学科教育,2000(6):712.

  [2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 [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197.

  [3 ]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 [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366.

  [4 ]吴永军,吴康宁,程晓樵.课堂教学中的社会因素 [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9197.

  [5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95221.

  [6 ]文涛.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5455. Try to discuss social role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Zhang Weil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475000,China)

  Abstract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been practiced for many years in our classroom teaching.The main feature of our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the "teacher′s guidance,students′interaction",its purpose in 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cooperation and spirit of inqui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the entire proc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is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teacher′s role and students′ roles,students′ roles and students′ roles.Observ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ociological view is the regression identity of the character in the classroom,it helps us further clarify these two roles of concep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so as to promote the newly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Key words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role; students′ role

上一篇:“互联网+学历继续教育”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研究

下一篇:高等教育新常态下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探微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