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2-22 阅读:( )

  [摘要 ]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格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高校作为精英集散地,具有强大的社会辐射功能,在培育社会生态人方面责无旁贷。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关注在塑造大学生生态人格过程中遭遇到的知、情、意、行的常态问题,努力构建系统科学的生态知识教育体系以完善学生的生态认知,探索隐性教育常态化方法以丰富学生的生态情感,探究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路径以坚定学生的生态意志、提升生态践行力,为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雄厚而坚实的人才支持。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生态人格;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6)06002505當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等生态危机犹如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人类的头颅。危机消弭的根本之路在于创建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创建成功与否事关中国人民的福祉、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是创建美丽中国、复兴中华民族的时代先锋,其生态素养的高低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胜败。为此,高校必须注重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的探究,使生态文明教育转向常态化、生活化。

  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面临的问题

  哈贝马斯认为现在人类面对的生态危机包括外部自然的生态危机和内部自然的生态危机,外部的危机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内部的危机破坏了人类学和人格系统 [1 ]。所谓生态人格是指个体的尊严、价值、品格等在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映现,具体表现为科学的生态认知、善待万物的情怀、坚定的生态意志和良好的生态行为。可见,人格系统若出现认知错位、价值失衡等便会加剧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所以,培育健全的生态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先明确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常态问题。

  1.1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欠缺

  生态认知即在一定哲学理念基础上人们所具备的生态涵养,包括基本的生态概念认知、生态技能认知和生态责任认知。它是心理活动的原点,情感的合理性、意志的坚定程度以及行为的自觉性均取决于认知的全面与否。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大多停留在对于空气污染、能源耗竭、垃圾围城等日常问题基本概念的认知层面。对于其具体呈现形式、危害程度、规避路径、自保措施等深层技能问题的认知却相对贫乏。调查发现,所有被调查者都知道噪音有害健康,然而了解长期处于90分贝的噪声中会耳聋的仅为28.47%。12.87%的人没有意识到浪费纸张与破坏环境之间的必然性关系 [2 ]。在责任认知方面,囿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模式,强调人类主体,无视自然的平等性,对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GDP等生态策略知之甚少。对于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法、能源节约法等环保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亦存在严重的认知缺位。生态法治观念弱化,缺乏生态维权意识、义务意识,无法正确维护自己的生态权益。

  1.2大学生的生态情感失衡

  生态情感即从自然主体性的维度出发,以仁爱情怀对待自然。生态情感使人们从平等主体的维度来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是生态美德的必备要素。生态人格的核心美德是尊重自然,以谦逊、非等级化的态度面对自然。然而,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导致社会生态文化氛围缺乏,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塌方,生态美德缺失。有的大学生甚至为一己之“乐”,涂炭生灵:清华学生用火碱伤熊、复旦学生抠挖猫眼虐杀30余只小猫……人的慈爱情怀荡然无存。私利的诱惑驱使着人类的灵魂,在追求物质福利中丧失了自身伦理和社会审美,最终导致真感、善感、美感失衡,情感异化进而行为异化。

  第6期李因莲王新华杨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研究

  教学研究2016

  1.3大学生生态意志薄弱导致生态行为脱节

  生态意志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面对生态道德冲突或践履生态义务时,克服自我或者外界干扰所表现出的决心和毅力。它是促使个体克服各种不良心理或外界干扰,将生态行为坚持下去的一种坚强意志品质。而基于生态认知,在生态情感和生态意志的驱动下产生的保护自然的行为自觉便是生态行为。它是实践自身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的行为载体。大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生态认知,持有良好的生态意愿,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意志薄弱、知行脱节。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反对使用一次性产品的比例高达97.27%;77.41%赞成拒用超市方便袋;94.6%愿意参加学校的环保活动;86.13%愿做环保志愿者。而实际情况是:被调查者中经常拒用超市方便袋的仅为32.37%,拒用一次性产品的仅为14.16%;校园环保活动的实际参加者仅有10.84% [2 ]。所以,大学生生态意志的薄弱是其知行脱节的直接原因。

  2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海德格尔认为完全技术的世界并不可怕,人类对世界的变化没有准备,对这个时代真正上升起来的东西没有沉思地、适度地探讨才是真正可怕的 [3 ]。要成功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华丽转身,与之匹配的生态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为此,必须探寻大学生生态人格缺失的深层缘由。

  2.1系统、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缺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后知后觉,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也相对迟缓。20世纪70年代,北京大学初涉生态环境研究。80年代才有零星的综合大学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步入21世纪,生态恶化严重,国人生态意识觉醒,十六大我国首次提到生态文明,十八大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格局。高校对生态教育开始重视,开设了《可持续发展导论》《环境伦理学》等生态教育公选课。但迄今为止,它仍不是高校公共必修课,且全国只有10%左右的高校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了生态方面的选修课 [4 ]。受科技主义、就业压力等影响,很多高校重科技、轻人文,生态教育仅借助“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进行“应景性”的教育。由于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专业的师资配置也较为贫乏,因而高校很难实施系统科学的生态认知教育。

  2.2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错位

  在生态通识教育体系缺失的背景下,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其便成为学生环境认知的重要来源。例如熟知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对于人类无尽的掠夺自然界也正在不断向我们展开报复”等马克思、恩格斯的精辟生态言论均源自两课 [5 ]。显然,思政课中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言论丰富了学生的生态认知,启发了他们的生态思维,但它绝不能越俎代庖。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揭示和规范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培育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教育目标,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其主要教学任务。而生态教育以保护生态、实现天人合一为宗旨,以培育生态人格為目的。其主要教学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践行生态道德和生态法规。生态教育既包括生态美德,又包括进行健康生活、绿色生产所必备的生态知识技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生态的内容仅限于部分章节和段落,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无法实现生态教育的目标。

  2.3隐性教育不足,显性教育越位

  美国学者杰克逊将个体从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得到的非正式的文化获取如态度、动机、价值观及其他心理的发展等称为“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具有无意性、间接性、内隐性的特点,在引导认知、陶冶情感、规范行为方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优势。刻意性、直接性、外显性是显性教育的特征,理论灌输是其主要手段。虽然它的目的性、时效性很强,但是由于偏重道德规范教育,轻视个体素养生成,无视个体的主体性,易导致个体厌学、知行不一。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生态知识技能的传授引领个体学会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促发个体的自觉与内省,自主性与创造性是其立足点。因此单纯依靠以往的理论说教很难实现教育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目前很多高校的生态教育是借助于思政课实施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个体体验与自省,学生抵触、厌学情绪严重,践行动力缺失。因此,亟需变革显性为主、隐性教育缺失的旧模式,创建“显隐结合”的新模式。在开设环境基础课的同时,注重学科生态意识渗透、校园生态环境陶冶、生态实践调研等隐性教育的濡化,从而激发个体的心理自觉与内省。

  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的实践路径

  情感以认知为源泉,意志以情感为源泉,情感由认知中分离出来又反作用于认知的发展,意志由情感中分离出来又反作用于情感的发展,三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所以,生态人格的构建离不开生态认知的深化、生态情感的丰富、生态意志的锤炼,在此基础上自觉的生态行为践履才具实然意义。

  3.1建构系统科学的生态知识教育体系——深化生态认知缺失的系统生态知识教育体系是大学生生态认知不健全的首要原因。当务之急,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包括环境教育的通识课程教育体系、具有专业特色的生态学课程体系、专业的生态教育教师队伍。

  首先,加快生态文明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当前高校所用生态教材多为自编教材,灵活性有余,科学系统性不足,无法规范全面地传递生态知识。准确全面的生态知识的主要传播载体仍是高校课堂,而科学又实用的课程规划及教材编写是确保课堂实效性的前提。因此,组织高校编撰生态文明课程的通识教材、设立生态文明通识必修课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首要职责。

  其次,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生态学课程。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跨学科性,它或者研究某一生态系统的单一特性或问题,或者就某个对象的特性进行多学科、多维度的生态跨界分析。同时,生态文明教育还具有知识综合与生态职业道德相统一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将生态环保理念、生态道德规范、环保知识技能等融入学生所学专业,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态践行力,提升职业生态道德感。如理工院校可开设具有专业倾向的化工生态学、地质生态学等课程,实现生态文明视域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最后,培育专业的生态教育师资队伍。生态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有力地组织与落实教育活动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其生态人格范式具有良好的中介特性和载体价值;其生态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实效性的大小。然而,高校生态教育的专职教师很少,且多是从哲学、伦理学教学转型而来。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的生态教师队伍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的人力保障。为此设立生态教师培训机构,打造生态专业教员势在必行。当前,权宜之计是可以动员一批长期在环保部门、科研院所从事生态环保的专业人员来援教,以弥补人才空缺。

  3.2生态隐形教育常态化——丰富生态情感

  前苏联生态学家佩德里茨金认为要使道德在生态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提是人们对待自然界的道德规范已变成他们的内在需要。生态教育要内化于心,就需在系统传递生态认知的同时建构动态的隐形教育体系,培育学生自觉自省的习惯。

  首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增强学生的生态责任感。在高校生态教育通识课程缺位的背景下,作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与时俱进,继续发挥深化学生生态认知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顺应时势,增强自身生态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基础上从生态伦理、生态法律等维度建构系统的生态理论体系,进行知识传授,深化学生生态认知,增强其生态权利和义务意识。

  其次,开设实践教学项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生态文明教育是认知与情感教育的统一,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践行正确的生态习惯。情感教育不是简单的情绪感受,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产生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心理感受,一经形成便具持久性。培育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必备之举就是设置贴近实际的生态实践教学项目。美、德等国高校在环境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前车之鉴。我国高校可以设置与学生实际紧密相连的“绿色校园项目”“节能校园项目”等,在每个项目下设置多个具体、操作性强的专题,这些专题在每个操作步骤上都要备有详实的描述,都由学生亲自参加、设计、完成。例如可以围绕能源节约项目开设教室节能、学校的能源利用及损耗审计等专题。还可结合德国的“半半计划”,将学校在活动中的所得收益分享一半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终的教学评价,要强调创新性、实效性,而非传统的考试测评。

  最后,创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日常情景的权益性、紧迫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隐性要素。适宜的校园生态环境有益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正如康德所言:在自然面前,我们的情感是一种本源的、天然的表达 [6 ]。徜徉于满目青翠、鸟语花香的校园中,心灵会为之雀跃。然而,当前很多校园建筑重人文、轻生态,校内建筑物、广播、网络等文化载体多传递人文信息,生态文化氛围欠缺。这就要求高校既要结合地域特色塑造美丽的校园景观,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打造美丽的硬环境,又要利用好微信、微博、BBS、QQ等网络载体,以及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环境知识竞赛等有效实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提供优良的软环境。經久优良的生态环境氛围的濡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以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

  3.3自律与他律结合——坚定生态意志,提升生态践行力自律即个体的自查自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自律对于个体的完善意义是绝对的。自律包括自尊、自省、自爱等;他律即他人的检查监督,应是严密而有效的,包括法规约束、师长督导、朋友提醒等。自律是有条件的,需要他律约束。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个体人格的完善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

  首先,构建多元自律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学生主体观的新模式。“见物不见人”是大学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旧疾,它无视教育对象的能动性,为知识的传授而传授,禁锢了主体的创造性,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题中之义,所以必须改革过去“无人化”的教学模式,创建学生主体观的新模式。例如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确定“校园垃圾处理情况”“校园环境现状”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生态课题,鼓励他们查阅文献、走访调研撰写详实的问题报告,进行全班讨论,教师点评。可见,新模式的建构利于激发学生对生态问题的深度反思,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学生环保社团,加强朋辈影响。朋辈教育强调个体在同龄人的感染、带动、引导下,自觉地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学生环保社团是朋辈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趋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可以使社团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文艺表演、播放生态影视纪录片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多样地进行环保宣传。

  其次,构建学校生态维护监督体系,发挥他律功能。(1)打造舆论监督平台,使学生“心有所惧”。学校的主要传播媒介有广播、宣传栏、电子广告牌、网络等。它们既是环保宣传的阵地,也是监督校园生态文明行为的有效平台。尤其是校园网络,因其具有超时空性和双向互动性的特点,可以借此开设校园环保网站、环保论坛、环保微信群等,既为高校师生交流和表达自己的生态文明观点提供了路径,又可以随时宣传生态环保典范、曝光不端生态行为,使其成为鞭策高校师生的舆论利器;(2)明确奖惩条例,使学生“有法可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要促使师生的生态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仅依靠道德范型、自我反思等软性的规范力量是单薄的,还需要硬性的规定与之匹配。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符合本校的刚性规定,让师生有章可循,严格规范自身,监督他人。条例可以从校园环境维护、课堂氛围维护、社团活动等多个角度作出全方位的规定。例如对于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可以采用罚款、劳动惩罚、扣除综合测评积分等方式予以惩戒。对于维护校园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也要及时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累加其综合测评积分。借此以儆效尤,为大家的行为提供评判标准和践行依据;(3)成立生态文明督导组,使学生“行有所导”。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离不了高校专职部门的组织领导,可以以高校党委为核心,吸收环境教育专业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督导组,来督导师生的生态文明践行情况。可开设校园环保热线,随时了解和解决校园生态文明问题,还可以经常组织“公寓清洁周”“生活节能周”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实践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最敏感的部分,其自身特点及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状况 [7 ]。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路径的探索,对于塑造大学生生态人格、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 R·施贝曼.现代的终结 [J ]. 鲁陆,译.世界哲学,2005(2):102109.

  [2 ] 刘建伟.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需求供给与对策 [J ].兰州学刊,2012(10):166171.

  [3 ] 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89190.

  [4 ] 黄正福.美丽中国视野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 [J ].成人教育,2014(3):9192.

  [5 ] 卡尔·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6 ]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 [M ].刘耳,叶平,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6062.

  [7 ] 林滨,贺希荣,罗明星,等.全球化视野中的伦理批判与道德教育的重构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

  Research on normalization of universi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Li Yinlian1,Wang Xinhua1,Yang Lu2

  (1. School of Marxism,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2. Nanjing Xiaoxihu Primary School,Nanjing,Jiangsu210006,China)

上一篇:高等教育新常态下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探微

下一篇: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