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建筑工程专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2-28 阅读:( )

  吴晓杰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城建学部 湖北 武汉 430083

  关键词:建筑工程;应用型;教学改革;专题讲座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蓬勃发展,建筑市场异常火热,人才需求量很大。同时,由于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各单位人才缺口异常突出,懂设计、能施工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知识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的技术人才成为竞相争抢的对象。因此,如何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工程处理能力,工程施工组织能力成为各学校建筑工程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的院校,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刻不容缓。

  近年来,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1-2]的提出和规划,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无疑给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型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环节普遍对应用能力锻炼作用不甚明显,主要问题表现为如下几点 [3-4]:

  2.1 学时设置

  实践环节学时少,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又是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课程内容涉及到房屋建筑从基础到主体结构到装饰装修以及附属设施等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到的技术指标、施工方法又多种多样;施工机具选用、人员安排进度计划的制定等又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随时调整,这就要求分别设置工程阶段的演练才能确实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如何既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实际操作,增长学生工程素养和能力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的问题。

  2.2 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案例多种多样,条件复杂多变是建筑工程的最突出特点,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工程能力是关键所在。

  目前,多数院校仍主要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实践环节教学,在全部理论课程讲授完毕之后,由教师给出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室内集中一至二周课程设计。这样的安排,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工程实际,做出的方案仅是纸上谈兵,无实际操作意义,更无从谈起对解决工程能力的提升。同时,由于学生对专业特点和工作性质了解不多,没有明确的目标,为了完成任务获得学分而照搬例题过程,没有发挥主动性,无法起到培养工程思想的作用。

  2.3 缺乏实用的设计软件

  应用型院校建校时间短,相较传统工科院校硬件设施有较明显的差距。现今,建筑工程行业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以及管理,均在朝信息化方向迅速发展,各种设计软件(如PKPM、MIDAS、CAD等)、管理软件(如BIM、广联达等)的使用越发普遍。但是很多学校都未及时建立相应的专门实验室,未配备齐全各类软件,使得学生就业时候对这些软件知之甚少,根本无从谈起操作和运用,与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

  3 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措施

  经过一系列的开会讨论制定了实践环节教学改革事宜的总体指导思想,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尝试。

  3.1 调整实践环节设置

  3.1.1 增加实践环节学时

  立足于我校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践性人才的办学目标,报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同意,对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满足课程学时总数大规定的前提下,精简了一些过于复杂的原理分析、公式推导部分的理论教学的学时,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做实际操作,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1.2 调整实践环节开展时间

  对各门专业课的特点详尽梳理,调整实践环节的开展时间,以知识点的系统性为控制,将实践环节分散到课程之中。如:在施工课程中,土方工程内容包括场场地标高确定、整平方法、土方调配、土方施工机械等,有一定的系统性,又相对独立于其他章节内容。可以将之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授课单元,知识点讲解后及时给予工程背景,进行土方工程实践教学。既避免全部课程结束后开设实践环节导致的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又能全面演练工程涉及的各个方面。实践环节分散设置,针对性更加明确,学生思路更加清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更为深入。

  3.2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针对学生对专业方向认识不够清晰,学习中茫然无明确目标的问题,系里经多番努力与多家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对口单位签订了协议,建立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办学。定期邀请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眼界,清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学生对工作前景有明确的认识,并及时了解行业当前新技术、新成果,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积极性、主动性高,效果十分明显。

  3.3 校企结合培养专业软件使用能力

  经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建筑工程设计软件实验室、施工管理软件实验室相继建成,配备了最新的设计和管理软件。每个学期设置一门软件应用课程,学生人均一台计算机,课内随时演练软件使用,掌握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常用命令的操作。在此基础上,为加强对软件的运用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由专业课老师带队将学生分批送入实习单位进行为期2-3周的专业软件使用集训。接收单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软件应用技巧、注意事项、结果判断、参数调整等具体应用方面的指导。真实的工程实例、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最大程度的挖掘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好专业软件应用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4 结语

  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大实践环节比重,以知识点系统性为导向,将实践环节分散到理论教学各阶段,避免了知识点遗忘以及内容脱节问题,使实践环节设置的针对性更加明确。改进实践教学手段,技术专家进课堂,专题讲座的定期举办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紧扣就业需求,着重对学生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校内前期基本操作学习与实习单位真实环境具体项目实际演练相结合的模式,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工作的体会,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J].中国大学教育,2012,(1):77-80

  [2]阮建凑,陈颖.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66-168

  [3]戎贤,崔武文,闫西康.基于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9-13

  [5]白文辉,孙斌祥.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5(6):80-82

上一篇:探析威廉·莱斯人的需要理论

下一篇:用3D打印手段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设计探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