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5-11 阅读:( )

  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崔云开,王泽宇,邵紫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途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1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者,他们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工作,他们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接班人,是我国新型科学技术的开拓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在历史的发展进步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高校培养人才模式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培养,更应该集中到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综合性”人才的道路上来。怎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要求,对于高校培养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高素质、全方位、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理解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中问题,坚定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规律,使其自身的政治立场、文化水平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创新能力。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艰苦朴素、敢为人先、创新进取、不屈不挠的优秀精神的形成。

  1.2 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的基石,改革开放后,西方腐朽文化侵入我国,逐渐渗透入国民当中,由于大学生辨别意识不强,导致西方腐朽思想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致使部分学生迷失自我,产生了与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思想意识的偏差,出现了“社会责任不强、诚信意识缺乏、道德素质低下”等现象,从而产生了抵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想活动,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引导学生正确思想的建设作用。因此,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求,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关键,能够使得大学生能摆脱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接受先进文化熏陶,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非凡魅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有力的践行者,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起到决定性作用。

  1.3 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九十余年来,在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突出成就,是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是一个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弘扬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基,能够真正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得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得以实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紧随党的先进思想理论,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对课程积极改革,主动探寻改革发展新的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始终处于指导引领的重要作用,才能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道路不偏离“主航线”,使得大学思政理论课与党的先进思想进行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引导作用,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完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有效开展。

  1.4 是建设“双和谐”的首要选择

  高等院校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输送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使命。同时高校也成为了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重要伏击对象。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使命,他们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自我价值迷茫、个人功利主义、诚信无用主义、道德素质低下、心理负担繁重”等问题,使得校园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突出社会和谐主旋律,最大程度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引领作用,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发展。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在几百万人次,这些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洗礼的当代大学生能够把正确的思想道德带入社会中,影响身边的人,从而推动主流思想传播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积极前进,推动国民素质的逐步提高,培养更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动力。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2.1 教师队伍融入途径

  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有力传播者是高校管理人员。我们在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对高校管理者队伍的持续长久建设。高校管理者应该牢牢树立“育人成才”的思想观念,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时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方法,主动寻找学生生活学习中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时间采取合理合情的方法进行解决,把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不断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

  2.2 教学场所融入途径

  高等院校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着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相互紧密融合,使大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历史演变过程,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与时代因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个人行为的重要性。对于高校所开设的其它课程,我们要结合开设课程的特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全面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

  2.3 校园文化融入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指导纲领,激发校园文化的活跃力与影响力,建设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高校可以开展国情教育主题讲座,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发展历史、现有国情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正确认识我国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接受优秀民族精神的洗礼,形成“爱祖国、爱民族”的真挚情感。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如学校创新创业大赛,让大学生的思想在碰撞、思考和辨析中,把创新思想树立起来,使之成为学习知识的高追求,促进大学生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创造意识,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有所成就。

  2.4 社会实践融入途径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实干创新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大学生勇于担当责任,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提高个人责任意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能力。有助于大学生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体系和法律法规,用自身的优秀品质影响社会其他群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核能”动力。

  2.5 网络平台融入途径

  网络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打造吸引大学生的正能量网络板块显得至关重要,用网络积极教育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当中,主动地在生活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即有利也有弊,发挥网络的正面积极引导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群体中,能够起到深远持久的作用。

  3 结束语

  一个人想在社会中立足,离不开道德规范行为;一个民族的生机活力,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滋润;一个国家的长治兴旺,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而应该融入到高校的每一组成部分,具体说就是融入教学场所、师资队伍、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载体中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者,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韩喜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的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4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14

  [3]杨志军,唐英福,蒋文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

  作者简介:崔云开,男,(1996—),沈阳工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农业经济

  

上一篇: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中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下一篇: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与道德素质教育对策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