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浅谈小学数学易错题的出错原因与解决方法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9-01 阅读:(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下宋小学 谭志广

  关键词:小学数学;易错题;原因;对策

  错题不只是一道题目错误的体现,从更深的层次来看更是学生在某方面学习弱点的体现。对此,教师若未能及时并带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所出现的易错题进行纠正和总结,就会对学生在数学中所展开的高效、高质学习产生一定的阻碍,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的心理。小学数学中出现的易错题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困扰,同样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难题之一。如何找到其中的原因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解决小学数学易错题的关键所在。

  一、错题产生的原因

  1.特定的生理和心理时期

  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渴望取得良好的成绩和来自老师、家长的关注。然而,数学学科的相关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并且相对于比较落后的教学方式也难以对学生有着充分的引导,加之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也不尽合理,这对于一心渴望取得成长与进步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的事。对于数学中存在的大量的计算,不仅需要较为缜密的逻辑思维,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支持完成计算。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焦躁、意志力薄弱、情绪化明显等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在考试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当中关键的智力发展阶段,对于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使得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关键的问题会有明显的遗忘现象。

  2.数学学科的特殊性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更多的体现出了抽象性的特点,所以相关的数学概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的,这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早在心理学的研究上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前期学习与后期学习之间的关系上就可以看出,前期学习的知识对后期学习知识所产生的影响叫做前摄抑制;反之,后期学习的知识对前期学习知识所产生的影响叫做后摄抑制。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影响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对某一数学概念或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下,学生在相关数学问题的处理和解答中显得比较僵化和不够准确。这也从某一方面要求任教老师,应有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影响,进而更为准确的帮助学生改掉学习中存在的错误。

  3.审题、解题出现的原因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基础知识之间进行着不断的融合和交叉,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基础知识的稳固程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除此之外,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题干中所表达内容上的理解,势必也会对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向以及最终的结果产生不小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粗心大意,在审题时不够认真、不够仔细。对于关键的词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自身的粗心大意从而忽略了当中所隐含的已知条件,进而违背了题干中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意思和正确的解答方向。如数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相遇问题”,很多同学对于题干中所体现的“相向”“相背”“同向”等词语的理解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偏差,因而导致解题思路出现错误。再比如,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皮箱子,在长、宽、高已知的情况下,求制作长方体铁皮箱子所需多少面积的铁皮。很多学生在解此题的时候都忽略的关键的一个已知条件就是“无盖”这个词,致使解题方向错误,解题的结果也自然的不会正确。

  4.课程设定的原因

  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重视对重点难点进行集中、反复地指导,教师往往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学生被动的接受着一切来自于教师抛来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在每一堂数学课中尽心尽力的备课、讲课、总结,每一环节都体现着教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但是从真正的教学效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味被动的接受不容易使学生真正的对数学学科产生一种喜欢的感觉。在新课标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带有明显功利思想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依旧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依旧缺乏主观能动性,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

  二、主要对策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于任何一种学习科目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数学也应在遵循和把握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据有关调查表明,42%的学生数学的计算题中出现错误是因为没有规范的使用草稿纸。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常常被多数人所忽视,但最终导致的错误结果却近五成,应该值得相关的教职人员的深思。所以,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基本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的日常训练变的更为常规化、系统化。让同学在会听会看会想的同时,也不忘规范自己会写的行为。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动”与“静”的结合,不但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数学学习兴趣的稳定程度不够,这样就导致学生很难产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2.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

  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会相互交融,在某一种类型题上会体现出很多的数学知识,并且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解题方向和方法上的判断。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更多体现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应用题型更为广泛的出现在学生的练习题以及试卷当中,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字理解能力以及生活实践的感悟能力都是一种考验。这样的题型描述的内容往往很多,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有比较复杂,很容易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题干不是很清晰的时候出现浮躁、焦虑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学生阅读审题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这对于题目的解答来说,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3.挖掘易错题的教育价值

  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对待学生普遍存在的易错题的态度上应适当的进行转变,以一个正确的心态面对易错题会对学生的错误改进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帮助。教师在学生学习以及练习中出现易错题时候,不应盲目的进行指责和埋怨,这不但会给学生增加心理的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学习。在面对学生的易错题的时候,教师尽量地通过学生自身所经历的易错题进行整理、归类,建立“错题本”,当再次面对同类型的问题是能够有更为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分析易错题出错的原因,使学生对易错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最后给予一个总结性的指导,使学生的解题准确程度逐步上升。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较为认真的去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发现其共性特点的同时,努力结合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不回避错误,也不及时宣布错误,做到心中有数,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避免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消极态度。

  4.调整数学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之间存在着共同之处或相似之处。很多教师会基于此简化教学难度,但对于学生知识的记忆理解来说反而会增加难度。学生在解题时,在提取知识的过程当中,往往在两个相近的知识点上进行徘徊。而就这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忽略掉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知识的提取和选择。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类比等教学方法,通过对不同知识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通过对比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比较当中发现其中的异同点,近而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根源上降低犯错概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增加在课上与课下反思的环节,逐步养成学生对错误问题的总结和分析的习惯,在同类错误当中寻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加深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巩固易错题中体现的知识。

  5.精简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中,以教材最为主要课堂资源的教育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逐步被打破。新课标最大的亮点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比重。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以防止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当主角,往往越俎代庖,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知半解。

  新课标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并非削弱教师的重要性。而是将教师从主讲人更多的变成观众,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前提下,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在课上发表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与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感悟。教师在倾听后,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指正和总结,并对课上所应注意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指导性的归纳。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尽可能做到对知识最大程度上的理解,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和遗漏。

  在新课标下,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该对易错题进行不断的整理、研究、分析并多方位的寻找出错的根源。将本是消极的态度适时调整,充分发掘易错题中的潜在的教学价值,并不断的进行挖掘使用,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学的更好,在更好地学习同时,感受到数学带来的

  快乐。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小学数学易错题的分析与对策[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6).

  [2]张仁敏.基于数学“易错题”的思考[J].新课程(中),2016,(4).

上一篇: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以问题意识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