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鏈?煡 时间:2017-09-30 阅读:( )
郑毅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223003)
关键词: 教师;职业发展;人格塑造;角色转换;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发展,是教师的双重身份决定的。即教师一方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需要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接受良好的专业训练,掌握较为完备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是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其所执行的内容也应视为其专业领域。因此,教师在工作中不仅要展现出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解决教育工作中所遇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多变的教育场景中选择最合宜的教育行动,能够主动的参与教育改革,并能够在教育团队中发挥正向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教师的发展具备更多的“心理”完善和提升的意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都首先需要教师从“内在”实现转变与突破。
1. 教师人格塑造的自发性
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在扮演教师角色和履行相关职责和义务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和行为特征的复合体,是内化于教师个体的自动力组织;主要表现为教师的需要、兴趣、动机、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气质、性格等多种个体表征。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得如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
(1)教师人格的职业特征
一般而言,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心理特征和职业特征两个部分。而理想的教师人格从个体心理来看,主要体现为乐观外放、善于控制情绪、包容不固执等特点,而这些心理特征由于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并非每个教师个体都能具备。真正推动教师在后天逐步完善其人格的动力在于教师这个职业所扮演的社会意义,即教师的职业特征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总体来看,教师的职业特征主要展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形象的示范性
教师形象的示范性主要由三大因素决定。第一,长久以来各国形成的尊师重教传统使然。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各国在其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几乎都出现了令人尊敬的“精神导师”,扮演着为国家、民族“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人们对教师的形象充满着“理想主义”的完美期待,所以教师职业经常被冠之“人类灵魂工程师”、“人类精神园丁”等美誉。同时社会在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时,也强烈要求教师示范性的展现其道德形象,展示为人师表的风采。第二,教育劳动的特殊性使然。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标,教师在教育劳动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第三,教育的开放性使然。当今世界教育活动的联系日益广泛,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意识在受到社会渲染的同时,其思想状态、道德形象和行为模式也通过学生向社会传递着各种影响。
<2>教师人格的教育性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主观教育行动影响学生,教师形象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客观上也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第一,人格教育具有渗透性。教师的言语行为、世界观、价值观和外在展现的教师形象都会集中表现为一种精神特质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第二,人格教育具有稳定性。人格的力量一旦感染到学生,就会产生长期的示范效应。受感染的也许只是一个方面,但是学生可能会对喜爱的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模仿,这种榜样作用的持久性甚至会拓展到终生。
(2)教师人格的职业影响
教师人格的职业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种影响不但体现在教师言语行为的典范性,以及道德魅力所带来的向心力,而更多的展现为对教育教学直接的“专业化”影响。
<1>对教育教学的效能产生直接性影响
教师人格对学生产生的心理性影响可能触发“喜欢一个老师的一个方面而对其全面模仿”和“喜爱一位老师而喜爱一门课程”的连锁效应,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理”。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特质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智商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备良好人格特质的教师拥有较好的课堂组织力,可以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且形成较好的课堂群体文化。总体而言,教师良好的人格特征可以在教育教学互动中迅速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教育与管理力量。
<2>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学风格产生直接影响
教师个体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理念的确立进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产生直接影响。比如一个包容、耐心的教师,更易于接受“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而在教学设计和方法的选择中更重视学生的民主参与,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而一个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师,更易于围绕教学展示的精彩程度选择教学方法,倾向于将课堂视为“自我表演”的舞台,与学生的沟通和研讨率可能较低。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配合教师展现的课堂形象即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
<3>对教师的“职业成熟”程度产生影响
这里讲的“职业成熟”,主要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场域”中处理各种对应关系的成熟度。即教师在集体环境中,基于教师职业的综合协调能力。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同事、行政与教学、社会、教学对应专业等多种、多对关系;教师人格的不完善可能对教师的“职业成熟”产生消极影响,如人格的不适应(消极悲观、易怒、过于强势)等可能导致从事教育教学初期的不适应;同时教师展现的个体人格与教师的职业人格之间也会产生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工作态度上,如对组织安排的态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的程度、对学生的责任心等等。
(3)优秀教师人格的自给路径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构建优秀教师人格的重要意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明确自身的人格特质的优势和劣势,这些人格特质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同时确立明确的目标,思考如何实现教师人格的完善,并让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和影响。
<1>完善职业性格
职业性格的完善需要教师个体从成功教师处寻找成功经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实现职业性格的完善。第一,接纳真实的自己,同时学会利用自身性格中的积极方面,认真思考在知识和技能传授中融入热情的方法,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一个鲜活的教师个体,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第二,培育坚定、诚信和友善的职业性格。职业性格的坚定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必须学会控制自身的负面情绪,需要对自身个性中的可能产生教育负面影响的因素进行严格控制。
<2>以打造“快乐”课堂为目标
“快乐”课堂的标准并不是向学生提供一些单纯取悦学生的信息,而是要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投入教育劳动的愉悦,又能时时肯定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在师生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推动预期育人目标的实现。“快乐”的课堂要告别忧郁的气氛、单调的教学模式,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方法;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学习和研究知识的喜悦,感受到与其沟通融洽的欢乐。
<3>合理对待“人格面具”
当教师角色的社会化标准还未被教师个体内化为自觉性行动时,教师可能需要被动地执行这些理想化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现实自我”与“教师自我”的差距,即教师在履职过程中为克服“现实自我”的不良影响,需要带上“人格面具”。“人格面具”的出现可以在教师从业初期起到约束教师言行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过于强势的“教师人格面具”,会拉大师生间的距离,使得双方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沟通;而过于弱化的“教师人格面具”,虽然强调了宽容和师生朋友身份,但是也可能让一个教师在学生中失去影响力,而导致教育目标无法达成。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对待“人格面具”,选择与学生“亦师亦友”的恰当方法,让教育行为切实的影响和教育学生。
2.角色转换的自给性
(1)教师基本角色构成与特点
<1>教师的多重基本角色
教师的工作特性使其必然被国家、社会、家长和学生附以多重期待,同时履行多种职责和功能。目前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有学生知识的传承者、教学和学生集体领导者以及人际关系协调者、学生心理导师、教育学习者与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2>教师基本角色的特点
教师的职业身份要求和行为规范体系使教师角色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职业角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主性、个体创造性、人格化、多样性与发展性等特征。人格化和多样性在教师人格部分已做阐述,在此不做赘述。首先,教师角色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虽然国家、社会和学校都要求教师实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等目标,但每个教师在选择实现上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时有着个人的自主权,这一特点也要求教师在教育教育实践中必须具备自觉自主意识。其次,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背景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另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革新以及教育科学研究都需要教师自主安排,做好自我的开拓性规划。最后,教师的角色具备创造性。即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相关劳动的创造价值,不断依据社会环境变化对自身角色做出适应性调整,在个人的角色转换上紧跟时代大潮变化,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更新。
(2)从职业生涯发展定位与实现角色的适应
教师职业生涯定位实际上就是自我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并最终转化为现实目标并为之行动的过程。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定位自己,结合自身人格和职业性格中的优势和劣势,尽早发现未来在角色实施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解决教师角色不适应性的重要途径。
<1>对自身职业现状进行全面评估,找准职业发展的方向
对自身职业现状的评估主要表现在:第一,对自身所处的职业现状进行评估,如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学生班级管理方面收获的经验、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其他岗位的履职情况等等。第二,对自身的素质特点进行认真反思,如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能否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授课过程中是否会遇到知识短板;自身的能力(沟通、组织、表达、领导等)的优劣;个性特征中内外向程度、独立性强弱,与学生相处的难易程度等等。第三,个人成长历程的反思,即思考自己成长的重要阶段,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找准阻碍自己成长的关键性要素。第四,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通过适当方式了解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梳理出共性特征,增强自我评估的客观性。
<2>对学校和社会环境进行认真分析
学校和社会环境对教师的成长也可以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契合学校和社会环境的要求,也是生涯规划能否“落地”的关键性因素。总体而言,教师要认真分析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对教师职业和教师素质的要求,对自身工作的挑战和机遇,对个人发展可能产生的预期性影响。同时,教师要分析学校的环境氛围可能给自身提供怎样的发展机会;要熟识学校的发展前景、特色、规划、文化现状和发展目标;在结合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找到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和成长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为我所用。
<3>明确生涯发展目标和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措施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明确和实施是教师适应角色转换和个人蜕变的关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要充分结合对自身和内外环境的分析,同时要厘定清晰的个人长期和短期愿景。愿景和目标的制定要切实可行,以小见大,切忌简单地将目标盲目堆砌或是针对性不强导致目标难以实施。同时,教师个人还需要对制定的目标进行细致的分类,在特定时间段标注“轻重缓急”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针对目标的难易程度和实施情况适时作出调整,在一些关键时刻对实施计划做出针对性的评估、修正与调整。
(3)通过角色训练规划实现角色冲突的调控与消解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般融合了校内外环境、各种对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难免在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冲突,而且这些冲突也多展现出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而针对性的角色适应性训练可以帮助教师在面对多重角色冲突时的思考合宜的解决方法。
<1>不同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
教师的角色冲突主要表现为:第一,不同角色期待引发的角色冲突。如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等不同层次对教师群体可能有不同的素质能力、形象展示和肩负责任期待。第二,不同角色之间产生的冲突。一方面,各种对应角色可能存在价值观的冲突;另一方面,教师担负的多重角色之间也会产生冲突,如纪律维护者和心理安抚者、管理者和朋友等角色不可避免的存在内在冲突。另外,教师因为能力素质或是工作投入的不均衡,某一角色可能做得很好,另一角色可能存在诸多不足,这些冲突都需要教师去协调和消解。
<2>角色训练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角色训练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合作训练。此项训练主要解决教师面临角色冲突而导致的心理紧张问题,通过引导角色间达成一致的期望而解决相应困境。第二,转移训练。即教师通过暂时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突出矛盾,暂时忽略其他角色矛盾,以降低心理压力的训练与方法。第三,顺应性训练。即教师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期待和对某一角色的矛盾观念,明确解决矛盾冲突的正确态度的方法。很多时候,教师个体面临多重工作压力,自身的工作期待、渴望的受尊重程度和现实在短期内难以达成一致,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3.专业化发展的自为性
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从事本职岗位工作的重要目标与归宿,也是教师职业特色彰显的重要途径。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可以通过政府和学校的制度性安排进行规划。而落实到每个教师个体,其“专业化”的实现需要自身在相关理念、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上实现“自我作为”。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基本特征与形成轨迹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就教师个体发展而言,专业化是其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必经步骤,是教师从不成熟到成熟,培养自身专业知识、技能、道德品质、情意态度的自我修炼过程;教师需要“关注教学的品质、职业内部的合作方式,教学人员如何将其知识技能和工作职责结合起来,整合到同事关系以及与其服务对象的契约和伦理关系所形成的情景中”。
<2>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特征
就教师个体专业化而言,教师成为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和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特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主体通过外在规范体系引领下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化需要教师主体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从自身发展的视角出发,思考自己未来专业化发展的各种阶段性目标,同时对教学中的各种现象和事件秉持研究的态度,通过反思和研究来改进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因此,教师成为自身职业的研究者和反思者是教师主体发展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专业化的形成轨迹与阶段
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历练过程,展现出特定的阶段性特征;教师如能熟识相关阶段性理论,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位置,有助于教师依据阶段性的专业化特点制定自身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学界对于教师专业化的轨迹和阶段一般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将教师专业化分为:职前专业化、实习教师成长和合格教师发展等三个阶段;另一种观点将教师专业化视为“自我更新”的递进过程,将其分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和“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2)专业化发展理念的确立
教师个体的专业化首先要确立专业化的教育理念,明白哪些内容是专业化必须的内容和需要实现的价值性目标,以此为基础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般而言,教师需要形成以下专业化教育理念。
<1>专业化实现意味着教师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
专业化教师意味着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专家,不仅仅要掌握自身教授学科的学科前沿知识,还应学习和熟识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方法知识。同时为了联系社会实际,教师还应了解和掌握特定时期的政治背景知识,了解包括成功学在内的,涉及可能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其他必要知识。
<2>专业化实现意味着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不断强化
专业化实现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技能,比如任何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比如课件的制作、板书的写作、教案的设计、课堂的沟通组织、普通话和言语表达等等。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技能是自身“明身立业”的资本,秉持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不断强化教师的基本专业技能。教师的这些技能不同于简单的教育培训或是知识讲座,而必须带有教师的职业化特色。
<3>专业化意味着教师职业道德的至高性
教师的专业化必须首先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至高地位,明确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基本职业规范要求;人们对于教师职业道德优劣的评价高低是教师专业化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教师的形象展现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与学校,教师在社会每个角落的一言一行都被关注与放大,社会对于教师的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明德修身”必须是教师每时每刻都需坚守的理念。
<4>专业化意味着教师个体职业发展的终身性
专业化的发展意味着入职教师岗位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拿到教师资格证并不意味着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合格教师。在当今的全球化、网络化时代,教师职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现实需求,因此教师必须从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自身的成长,意识到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师有可能会被表现更出色、更优秀的青年教师所取代,自身也可能会被社会和学校所淘汰。终身性发展的专业化理念意味着教师的自主提升空间是无限的,成熟只是相对的概念,而发展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
(3)专业化知识与能力的获取
专业化实现意味着教师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不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至高性和个体职业发展的终身性。在明确上述专业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之后,需要依据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对照教师专业化需求的专业化发展的结构体系,开始自身专业化的过程。总体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构体系包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三大部分。而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一般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得以实现。
<1>入职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完善,教师的来源也不仅仅局限于师范类教育,许多到高校就业的高学历人才缺少相关的知识技能训练以及课堂教学实践,因此,入职培训在学历教育之外,也就成了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教育教学基础知识的必要渠道。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入职必备的师德师风规范和心理素质培训,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讲授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指导。各个学校也有自身的培训侧重和特色。如有的学校利用新老教师结对,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带动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有的学校通过开设研究型培训,通过提供现实案例的方式,引导青年教师思考如何解决入职后遇到的棘手教学问题。
<2>在职学习与实践
曾有专家进行过相关研究统计,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有33%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来自于学历教育、师范教育和入职培训,而高达67%的知识和技能来自于入职后的历练和成长,即在职的学习和实践。教师一般在经历了入职初期的“不适期”,在直面应对和解决了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危机”和“意外”后,便开始了由一名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化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提升自己的主要方式除了校内外课程培训和学历进修外,主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反思和积累得以实现。这个过程既是教师调整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差距,思考理论如何指导实践以及经验如何转换为理论进而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审视师生关系、反思教育效果、调整职业规划、应对职业压力和倦怠,不断明确与坚定学习、提升、创新和发展目标的过程。
综上所述,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教师个体在人格塑造、角色转换与适应、个体的专业化发展方面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发展规划,并贯之以自发、自给和自觉的个体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素梅.教师的生存之道[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
[2] 程红兵.教师的人格魅力[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3]贾香花.教师人格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73-75.
[4]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4-85.
[5]李海芬.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37-139.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6.
[7]刘兴富.现代教育理论选讲[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194-195.
[8]连榕.教师专业发背景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5-187.
[9] 孟宪乐.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策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79.
[10]毛乃佳.教育学理论与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115-116.
作者简介:郑毅,男,(1984-),汉族,山东临沂人,讲师,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中职女生体育课活动参与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设计研究
(299)人喜欢 2017-12-26大学生同居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1605)人喜欢 2017-11-23高职学生的移动媒介的使用、批判与参与 ——以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41)人喜欢 2017-10-08广州市中职英语新疆生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314)人喜欢 2016-09-23“学校主导、内外联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设计构想
(267)人喜欢 2016-06-03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359)人喜欢 2016-05-12产学合作教育项目的构建、实施与评价研究
(269)人喜欢 2016-04-15高职、应用本科通信类专业课程统合教学的探讨——以《高频电子线
(310)人喜欢 2016-03-17做有责任感、有人格魅力、有职业素养的技工院校班主任
(343)人喜欢 2016-03-16职高生篮球、排球技术教学探究
(252)人喜欢 2016-03-08任正非重申英语地位:华为工作语言,你准备好了
2025四川省成都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广东省广州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寓教于乐,2025奇速英语冬令营欢迎你!
奇速英语冬令营,助你英语蜕变的第一站
英语潜能激发:2025奇速英语冬令营,你未曾体验
英语梦想启航:2025奇速英语冬令营,你的第一站
2025湖南省长沙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奇速英语冬令营:让英语学习不再枯燥
奇速英语熊猫研学营思维导图记单词
一个落榜生的醒悟:我的梦想,是手机夺走的!
日常生活必备!21个场景英语词汇总结,收藏记忆
高考英语作文必备的高级句型
走进奇速英语冬令营,体验寒假英语学习新乐趣
2025江西省南昌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里的英语快速提升站
寒假英语集训,奇速冬令营引领学习新风尚
2025福建省福州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浙江省杭州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
2025安徽省合肥市奇速英语冬令营:激发英语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