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鏈?煡 时间:2017-11-30 阅读:( )
叶蓉
摘 要: 移动互联网被誉为“数字金矿”,它与教育联姻正带来教育巨变。人文乃为人之本,人文素养是高职生安身立命之本,高职生人文底蕴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构筑多元化人文教育网络平台,整合适应碎片化学习的网络资源,采取以交互式为导向的数字教学模式,实施促进教育开放共享的学习管理制度,精心培育能够立足社会、适应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高职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5-0019-04
教育诞生数千年来一直与技术同步发展。当代中国,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疾速普及,被誉为“数字金矿”的移动互联网塑造着全新生活形态,它与教育联姻催生了“互联网+”教育这一热词,使教育发生着翻天覆地巨变。人类的教育,变的永远是技术,不变的永远是人文精神[1]。人文素养是个体在生命进程中积淀的关于文史哲艺、真善美的基本常识、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品格的总和,突出表现为人格、气质和修养。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人文知识内化为精神气质,外显为行为习惯[2]。人文素养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本,高职院校占据全国大学半壁江山,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培育高职生人文素养意义深远。
一、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需要高度重视
人文素养乃为人之本,它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在思维理性、心胸宽广、心态积极健康、自我管控能力良好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强烈等等。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人文素养高低不仅决定自身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
人文素养如此重要,我国高职生人文素养现状如何?2017年5月,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研究”课题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省内4所代表性高职院校 1 040名高职生,16.83%的人认为高职生人文素养优秀,46.63%认为良好,32.98%认为一般,3.56%认为较差;在回答是否读过《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时,仅12.69%回答完整读过,67.5%的人部分读过,19.81%的人没有读过。有网站曾调查大学生人文素养,81.3%的受调查者不知道《诗经》中有诗歌多少篇,收集了哪些朝代的诗歌;有23%的学生答不出或答不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68.7%的学生不知道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3]。
当今高职生基本属于“95后”,他们大多在温室中成长,极少经受风雨洗礼,又生活在“泛娱乐化”社会转型期,由于娛乐至上浪潮席卷神州大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深受庸俗、低俗、媚俗的快餐文化影响,主要表现为精神追求让位于感官刺激,思想深度被低俗表象埋没,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认知被零散破碎的小聪明和插科打诨的油滑取代。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人文知识相对贫乏,许多高职生不同程度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错位、社会责任感欠缺、意志品质薄弱、团队协作精神较差等问题,既不能适应自我和谐发展需要,又不符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养的高要求。
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的个体是教育终极目的。联合国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被认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这一提法得到世界公认。人文素养教育是传递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涵养人文精神、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也被认为是“教人做人”的教育,它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使其形成合理知识能力结构,将其塑造成人格健全、合乎社会要求、会做人的公民个体,以适应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但高职院校大多建校历史不长,文化积淀并不深厚,一般学制仅为三年,专业技能训练任务较重,开设足够多、能满足学生需求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往往心有余力不足,常常边缘化、弱化人文素养教育。对高职院校而言,面对急需提升人文素养的受教育群体,关键是找到理想的教育途径。
二、移动互联网给大学教育创造的契机
我国已全面步入移动互联网新纪元。2017年7月,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6.9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10.93亿,手机网民占全部网民的比例已经达到95.1%[4] 。“90”后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壮大而成长,被誉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且机机联网,移动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教育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1. 教育资源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将数以亿计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网随人动,随时随地上网,任何人能够在任何时空发布任何信息,这给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带来重大机遇。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实施七年来,由于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多方共建,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众多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逐步建立,数字鸿沟显著缩小,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即将形成。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是众多高等教育机构的战略选择,海量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
2. 移动学习泛在化
移动学习是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学习资源和服务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学习媒介的便携性、学习资源的重复性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是移动学习典型特征。移动互联网带来教育时空挪移,使移动学习泛在化。所谓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在移动学习中,只要拥有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人人都能成为学习主体。学习主体随时移动,其学习时空泛在化,手握便携式智能终端,家里、教室、寝室、图书馆、食堂、车站、商场,在世界任何角落,均可和哈佛大学的学生在线共享幸福课程,学习真正无人不可、无时不在、无处不能。
3. 网络学习个性化
因材施教是从古至今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原则,但在传统单纯线下班级教学模式下,受班级人数、师资数量及水平等因素影响,学校、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现状出发,对不同学生个体采取不同途径、措施和方法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学存在诸多困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可以针对每个终端用户的独特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学习轨迹跟踪学生薄弱环节,点对点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精准定位到学习个体,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的创新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职业教育要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移动互联网实现信息高速传递和即时互动,提供全面立体的教育信息服务,是职业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理想途径。
1. 构筑多元化人文教育网络平台
随着高职教育和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各高职院校基本实现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目标,众多院校也开发了移动学习系统,为师生营造随时随地的互动式电子教学环境。但这样的教学环境不能局限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教学,学校要开辟专门空间用于人文素养教育。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集散地,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顺应学生手机阅读热潮,高职院校应开发移动图书馆APP供学生免费下载使用。但“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研究”课题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5.58%的受调查高职生清楚自己就读的学校开通了移动图书馆,提供了随时随地访问电子资源的便利,高达54.42%的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没有”,高职院校不仅要开通移动图书馆,而且要强力推送给每个学生。此外,QQ、微信、微博等具有及时便捷、虚拟自由、开放互动等典型特征,深受学生欢迎,学校要充分利用,即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当然,除学校自身努力外,教育主管部门、职教集团等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开放性网上人文素质教育平台,打造专门的教育平台APP,提供丰富多样的人文资讯和扩展的学习资源,为注册师生提供多种交互工具和个性化工具,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则善莫大焉。
2. 整合适应碎片化学习的网络资源
适合高职生学习的人文素质网络资源可分为课程资源和课外资讯。受师资和经费限制,单所高职院校不可能开发海量课程资源,但可以借力发展。例如,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承办的全国终身学习服务平台“精品课”迄今已汇集面向高职高专的文史哲艺类课程94门,制作约5 000条学习资源供在线学习和下载。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中國大学MOOC”也有约百门人文类在线开放课程和视频公开课。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更有众多国内外人文类视频公开课、网络核心课、名师经典课及5分钟课程可以共享。课外资讯以移动图书馆提供的人文类书籍和报刊杂志为胜,和众多大学合作的超星移动图书馆拥有超过百万册电子图书和海量报纸文章,完全能够满足高职生人文类阅读需求。由于学习时空变动不居,植根移动智能终端的学习碎片化,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势必要求学习内容简短、片断化、随时可中断,例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单个视频限制在15分钟以内便是对碎片化学习需求的回应。此外,所有学习资源,尤其是课程资源必须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且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3. 采取以交互式为导向的数字教学模式
网上课程学习构建的移动学习系统要提供网上教学及辅导、网上自学、网上互动交流、网上作业、网上考核及质量评价等在内的管理服务,学习者可以个性化定制学习内容,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学习,管理者可以适时安排学习活动,跟踪分析学习进度。课程管理者要开发视觉体验和用户体验良好的课程展示模板,以课程为核心构建在线学习社区,融入论坛、微博、群组等,拓展开放教学、互动答疑、学习笔记、学友圈等全新教学功能,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生生互动学习。就师生互动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答疑、布置和批改作业,通过交互界面、社交网站、微博、微信、QQ等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利用网络平台呈现学习成果,师生在互动空间充分研讨,评价、分享学习成果或达成学习共识。生生互动则包括学生群体之间的共同讨论、共同作业、相互反馈、相互评论和相互激励等,他们在完成任务、讨论问题过程中分工合作,碰撞思想,彼此启发,相互激励,共同进步[5]。
4. 实施促进教育开放共享的学习管理制度
要使网络学习蔚然成风,化为高职生自觉行为,高职院校必须创新管理制度。一是形成内外结合的网络学习资源开发机制,借力发展,允许学生选修校外优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二是建立学分“银行”,突破传统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允许学生不按规定学期集中学习,而是既可集中学习也可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般间断学习,并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学完认定的网上人文课程并考核合格后累积学分。学生修完规定学分数即颁发毕业证。三是提供免费或价格低廉的移动网络服务。2014年7月,笔者曾问卷调查湖北省内6所大学1 072名大学生,3.95%的大学生每月手机话费不超过100元,77.33%的人不愿意通过手机付费阅读。对于约70%来自农村家庭的全国高职生群体而言,无线网络资费是一笔不可小觑的开支。四是鼓励并认可教师的网络教学行为,教师授课地点不再局限于实体课堂,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要综合考虑教师线上线下实际用于教学的时间,并给予合理报酬。
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途径,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面授教学。高职院校除了需为学生创设立体多维的人文素养网络学习空间之外,还需营造高雅的人文环境,提升教职员工人文素养,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其主动塑造自我,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互联网时代 教育变的是技术 不变的是人文精神[EB/OL].[2017-04-21] http://www.sohu.com/a/135587293_
559435.
[2]郝 佳.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3]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7-40.
[4]2017《移動互联网蓝皮书》发布 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10.93亿[EB/OL]. [2017-07-01]http://news.163.com/17/0701/12/CO8SLAFM000187VG.html
[5]叶 蓉.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的教学创新[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50-52.
Innovation of Humanistic Literacy Cultivation Mode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Mobile Internet Age
YE Rong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Wuhan 430205,China)
Abstract: Mobile internet,known as“digital golden mine”,is bringing about tremendous changes to education after their matching. Humanities are basic for human beings,and humanistic literacy is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ho lack inside information in this aspect. Therefore,by making full use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vocational colleges can build diversified humanistic education network platforms,integrate net resources adapted to fragmented learning,take interaction-oriented digital teaching modes,and implement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to promote open and sharing education,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caliber skilled talents suitable for the society and working posts.
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humanistic literacy
“互联网+”背景下高技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新变化及对策
(398)人喜欢 2018-04-11新媒体时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策略分析
(463)人喜欢 2018-02-25新时代管理学课程教学手段研究
(314)人喜欢 2018-02-25智能手机支持的移动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1)人喜欢 2017-12-20自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民族特色文化构建
(349)人喜欢 2017-11-29微信在中职学校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探讨
(361)人喜欢 2017-11-08互联网时代如何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
(281)人喜欢 2017-11-02基于“互联网+”语境的影视课程教改探讨
(356)人喜欢 2017-10-20高职学生的移动媒介的使用、批判与参与 ——以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42)人喜欢 2017-10-08大数据时代高职经管类教学改革的启示
(252)人喜欢 2017-09-26从兴趣到习惯:奇速英语冬令营助力英语全面提升
奇速英语冬令营:突破思维,掌握英语学习新方法
2025吉林省长春市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蜕变计划
202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蜕变
寓教于乐:奇速英语冬令营让英语学习趣味无穷
思维导图记单词:奇速英语冬令营打造高效学习之
冬令营火爆来袭,奇速英语引领英语学习新潮流!
2025广东广州奇速英语冬令营:寒假蜕变计划,英
英语学习必备!6大知名单词阅读APP推荐排行榜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个性化:单词速记、AI口语、作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李子柒与刀郎!四川小李飞刀
英语提分秘诀:突破环境限制,掌握高效方法
英语时文阅读图书大升级!解锁奇速英语个性化时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APP小程序:新功能AI英语作文批
深圳贵阳冬令营英语新体验?奇速英语寒假冬令营
西宁兰州广州冬令营英语新体验?奇速英语寒假冬
昆明杭州宁波冬令营英语新体验?奇速英语寒假冬
合肥福州厦门冬令营英语新体验?奇速英语寒假冬
长春南昌冬令营怎么选?奇速英语单词速记冬令营
武汉长沙冬令营怎么选?奇速英语单词速记冬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