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让学校成为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2-06 阅读:( )

  刘可钦

  人们经常会说,住在一所大学附近特别好,可以蹭饭、蹭课。而我就是那个曾经在大学蹭课的老师,20世纪90年代初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期间,让我有了许多蹭课的机会。我的一些教育知识,大多也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

  一

  关于学校如何实践核心素养落地的一些做法,我想用“真实的学习”来说。真实的学习,是我们学校建构大课程的一个价值取向,很多问题在过去是问题,当下我们提出了核心素养后,这些问题就会显得特别突出。比如,学生的在校时间相对固定,但学的内容越来越多,什么都需要进课堂、进学校。再如,在完整的人的基础上设定目标,但分科教师的学科界限却非常鲜明,如何将其融合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个点中……此外,还有校长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何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形成协同教学的力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的获得等,这些问题在今天都显得更为重要。

  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分学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如何能够担起跨学科学习的任务?大家知道,教师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课改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在校本课程上做了很多探索,让学校的“千校一面”有了改观。但就国家课程来说,它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观。所以在倡导核心素养的今天,我们如何让这个关键地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有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让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成为学生学习的“正餐”,而不仅仅是校本课程两个学时的“点心”。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一个2010年出生的小朋友,从进入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中学毕业一直到大学毕业时,我们可以比较好地看见他的成长和变化。他在学习国家课程中的系统的教学内容,可以预知他将要学习什么,比较清晰地知道他的成长路径。但是当他离开大学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未来的路程将逐渐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些未知和不确定性会伴随他未来的人生。我们想象一下,当他三十而立时,应该是2040年了,他会从事什么样的新兴职业,社会上又会消失什么样的职业;等他到四十不惑的年龄时,大概就到了2050年,也就是21世纪中叶,他应该成为社会中间力量和骨干,那个时候人们更看重什么样的素养。如果面临第二次职业选择,他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当他退休时,大约2070年,那时的社会形态、国际社会的变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否让他依然与社会一同前行,拥有个人的人生幸福。

  透过这些想象,我们再看今天的学校,快速的变化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如何为今天的学生设计面向未来的课程。学生走出校园依然忘不掉的东西,那应该就是素养。所以核心素养的提出,因应了社会变化对人才的需要,这是我们每个校长的重要课题。从一个认同的先进的教育观念到变成一个个扎实的教育行动,中间有比较多的环节需要我们思考。

  二

  核心素养的落实或实现,至少应从以下三个维度来清晰。一是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这个领域虽然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也应继续探索知识、能力和方法等好的学习经验,以使这些优势能够更好地传承。二是跨学科的能力,如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明辨性思维等,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获得与人共处的能力。三是超越学科精神,如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新兴领域的能力,积极行为和良好品德的形成等。这些都不是靠单一路径实现的,是学校课程建设时应该考量的因素。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考虑儿童的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我们尤其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拥有创造力。这非常重要,也是一切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出发点。基于这样的考量,中关村三小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创新。

  第一,将单一的班级单位扩展为“班组群”。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仅有班级,还有班组群,让教育的变革发生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和最近的人,为师生创造一个有稳定人际关系、多样的生态空间。在新校区的建设上,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三间教室,一个厅,兼顾多样功能,供人们通行、交流、驻足、分享、相遇。三个教室是三个不同的班级组合在一起,七八名教师和三个班的学生共同生活在这个空间里,是一个师生家庭式的生活基地。教室的围墙可以根据学习需要打开,自由组合,既有排排做的秧田式,也可以小组合作、团队探究等多样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既有国家教材,更有基于国家教材的源于孩子真实世界问题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更为多样,既有讨论、探究,也有教师启发式的讲授学习。

  学生在这样的跨龄空间中生活,既有三个班的班主任,也有担任三个班的大约10个孩子的导师,这就让一名教师的眼中有了更多的学生,一个学生可以受惠于更多的教师。这样一种师生关系的重构,为跨学科的学习、教师间团队的协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它既能避免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局限和短视,又能够保持和继承传统分科教学的深度和系统,消除包班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上的孤独和教师间的隔膜。

  第二,从学科教学到生态大课程。传统的分科教研、分科教学的系统性和深度,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我们积累了很多非常好的經验。然而,每天细致的安排、密铺的时间,虽然让学生收获了高分数,但却丢失了学生应有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创新能力等。将核心素养融入科学的学习链条,就需要超越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班、课、时的局限,建立一个大课程,形成一个课堂、单元、学期、学年的学习,甚至更长时间学习的链条。这不是只盯住课堂而没有全过程的学习,也不是只有大概念而忽略学生一天天成长的点滴积累。“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我们培养学生的三个目标,就是希望学生在将来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接受挑战,成为一个受欢迎、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这样的三个目标,分解为五个关键能力,一是学科知识能力、思想和方法,二是追求包容、公正的能力,三是交流、沟通的能力,四是提出问题、团队创新的能力,五是养成积极行为的能力。从这样的目标到形成这样的关键能力,就需要建构一个生态大课程,需要进行结构重组。大家知道,结构不同,功能不一。我们将课程分成六个课程群,用真实的学习价值导向,把这六个课程群按照三层六类的方式做了课程管理。我们的大板块课程时间是90分钟,把相邻的两个学科放在一起,中间没有上下课的界限,为学科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比如,五年级的语文课要学习写作,对一场活动进行描写,而六年级的体育课要学习毛毛虫的体能训练,描写一个活动,体育、语文和英语教师就会在学期初设计好。体育课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素材,语文学习的素材又是英语口语交际的场景。这样,一个班组群的教师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为他们提供了这种准备。三个年级的学生在一起,他们互为师长的学习、体验、角色练习源于他们的生活,为教师的协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即学习是生活,生活也就变成了学习。

  第三,教材内容和真实世界问题的学习相结合。有教师常说,过去我们教教材,现在我们用教材教;过去教材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今天整个世界是学生学习的教材。我想这句话是对的。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不妨构建一种真实的学习价值取向。过去的学习只发生在教室,今天随处皆可发生;过去是课上课下两极的生活,今天更重视生活即学习,它的界限就不应该那么清晰;过去我们的教室是固定、封闭的,今天打开了的教室的门,将让师生有了更多的交往,从资源的分割到共同利用……今天的学习将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至和人际关系所在。我们运用每周二的下午进行项目的学习,不仅有分科学习内容,还有每周两个学时的综合实践学习,用于解决寻找真实世界的问题。三个班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团队,一同探索和研究项目。这也是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我与他人的关系、管理项目的比较好的学习体验。源于一个有意义的真问题,学生的学习会更有挑战性。有些学生的经历会很丰富,有时过程还会很曲折。但是这种丰富和曲折的过程,也是学习跨学科思维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经历,更易于核心素养的落地。

  随着核心素养不断地进入我们的话语体系,不断地进入学校每一节课的过程中,问题不会越来越少,反而会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我们关注到更加真实的学生。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后,他们会不断地向我们提出挑战,当然也会遇到更多深层次的问题。

  所以,核心素养要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人,就需要建构一个学校教育共同体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这也是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每个学校遇到的新的生长契机。在此,我希望未来培养的教师能够拥有多种角色,成为一个跨界高手,视野更加开阔,更好地应对今天基础教育的挑战。借用刘延东副总理的话,要让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教出最优秀的人,今天的万维空间正在挑战教师的三尺讲台,不能像我们这一代教师那样,在三尺讲台上度过自己的一生。新一代的教师应该在万维空间中带领着学生学习。只有这样,中国的一所所学校,都能变成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

上一篇:浅谈中学计算机教学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系统设计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