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高中教学论文发表 >

挖掘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让历史课堂美起来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2-22 阅读:( )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学;史料;核心素养

  一、文学作品的特殊史料价值

  历史学科的本质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然而由于客观历史的不可逆性,我们只能借助于史料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本真?这就要求历史工作者首先要辨别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育者,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培养高中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即史料实证意识,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很重要的一项。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资料,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虽然从历史学意义上讲文学作品有虚构之处,但文学作品可以反映时人的生活情貌、思想观念等,对于研究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史均有助益。一直以来,我国著名史家就注重文、史、哲学科融汇贯通,将文学作品列入史料范畴加以利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学作品史料运用实践

  1.“以诗证史”,让历史课堂充满诗意

  中国古今学者都重视“以诗证史”,何为“以诗证史”?现代学者如是说:“以诗文为史料,用所谓历史眼光,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分……并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掌握历史真相,对古人之思想、情感及其所处之时代社会达到正真同情及了解。” []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也可选取符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诗词来作为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科举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从长时段来看,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学习“科举制”时,我们可以选用一些著名诗句来体会。如唐朝诗人孟郊及第后留下的千古名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及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均反映出科举制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寒门弟子进入统治阶层。再如唐代诗人赵嘏的“太宗皇帝镇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一语道破了科举制的实质——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而宋真宗的《劝学诗》:“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则更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折射出科举制不仅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深远影响,更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帮助学生条绝佳出路。

  这样,恰当引用诗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史实,通过分析诗句,学生也提高了分析史料的能力,提高了史料实证的素养。

  2.“以戏证史”,让历史课堂充满美感

  戏剧既是艺术,又是文学。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涉及到戏剧的内容很少,主要集中于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法、绘画和戏曲艺术》这一课中。戏曲源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在这一课的学习中,由于课时较紧,加之这部分内容不受重视,因此师生并不能结合具体曲目深入探究。

  为了突破这一边缘而又生僻的问题,我尝试在“昆曲”这个知识点上做文章。以昆曲《牡丹亭》为例,窥探当时戏曲的风靡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汤显祖的生平(汤显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此时朝政腐败,党争不断,边关不宁,各种矛盾日趋激化。汤显祖性格耿介,早年热心政治但难有作为。万历十九年上书激怒皇上被贬,此后毅然辞官,隐居从事戏剧创作。汤显祖早年师从罗汝芳,与著名的禅僧柴柏大师及李贽为挚友。以上三人均是晚明反传统反礼教的斗士,他们崇尚人性真情,反对虚伪残忍的程朱理学,张扬个性自由的思想无疑对汤显祖的处世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此了解到汤显祖开展其戏剧创作活动的社会背景。[]

  此后,师生可以通过共同研究戏文,观看《牡丹亭》片段来体会挖掘其中的史料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为什么作者要通过“梦”这一主题实现杜丽娘的爱情梦想?杜丽娘捍卫的只是爱情理想吗?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杜丽娘对自己美丽的生命如同美好的春光一样被荒废的无奈和忧伤;“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则是杜丽娘对无法如愿的冷酷现实的叹息;“可知我尝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更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的呐喊,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由的向往。[]

  由此窥见,《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但又不只是爱情剧。生活在程朱理学禁锢思想、遏止人欲时代的杜丽娘,深知个人无法与封建世俗对抗,于是将渴望寄托于虚幻的“梦”,在梦中挣脱枷锁,获得了替代性的满足[]。杜丽娘捍卫的不只是爱情理想,更是以情反理,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层次发掘《牡丹亭》背后的时代背景:在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汤显祖所师事的泰州学派、及其挚友李贽之学说、言行,均是商品经济、市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样,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学习过的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就能够做到知识点链接成网,融会贯通。

  三、关于挖掘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思考

  挖掘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挖掘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也是语文、历史跨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能够让历史课堂充满诗意,充满美感,在中学文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利用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目标性原则,应当有明确的针对性;二是精选性原则,要从史料的角度筛选出具有真实性、可信度高的内容,也可选取能够反映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内容;三是适当性原则,高中历史课堂中选取的文学作品,应该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应该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不能滥用,更不能随意选用。

  参考文献:

  [1]翦伯赞:“固然,在史部以外的群书中,其行文记事,也夹杂着主观的意识,特别是各种文艺作品,如诗词、歌赋、小说之类,甚至还具有比史部诸书更多的主观意识。但是在这一类书籍中所表现的主观意识之本身,就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而他不但不破坏史料的真实,反而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更真实的史料。”(《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 王学典,《史学理念》,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2]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时史研究》,见胡守为主编:《陈寅恪与中国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67-183页。

  [3]徐朔方:《汤显祖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明)汤显祖 著,徐朔方,杨笑杨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张阳:《从<牡丹亭>之“梦”探析汤显祖“梦”文化的内涵》,《北方文学》,2017年第4期,210页。

上一篇:问诗哪得美如许?——以李清照《永遇乐》为例论情境创设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提高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人文素养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