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中学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桂北侗苗瑶饮食文化综述及引入初中校本教研初探

作者:鏈?煡 时间:2018-04-20 阅读:( )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中学 邮编545508 粟应平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山区学校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c038)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桂北 饮食文化资源 校本教研初探

  饮食文化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的作用下,积久成习的风俗文化。所以地方性民族饮食文化是当地人民长期适应环境的具体创造,积淀了地方民族古老的饮食习惯及文化思想,表达乡民乡情语言,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影响。

  桂北地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条件还不够方便,经济环境还不够改善,生活习俗还没得到辩证扬弃,人们的文明程度还有待提高。桂北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中学是全县乡下中学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地处边远,全乡人口百分之九十八是侗、苗、瑶族,实施“普九”后,学生泥沙俱下汇聚中学,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各个山头。由于基础差以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仅仅为了应付读书而“读书”,个别教师也单单凭借教材而“教材”。许多学生缺乏审美爱美的意识,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缺乏勤劳俭朴的美德等等各种为人道德品格,为此,本文主要以分布在桂北地区的侗、苗、瑶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资源作为研究的载体,探讨如何将这些饮食文化资源引入初中的校本教研课程,以传承我们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统,培养我们的学生各种良好的品格,使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使民族文化资源其在传统民俗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基于此,我们必须来认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

  一、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发展及特点

  桂北,就是指广西的东北部及北部。首先,这里生活的是壮族先民,后来,其他少数民族因为战乱等原因陆续到这里定居,经营农业、畜牧业及渔业,春秋时期,他们的农业有了长足发展,这就确立了他们种植水稻的主导地位。到了唐宋,生活在桂北境内的侗苗瑶等民族,生产力及其低下,侗族居住在山间盆地,他们开垦田地,种植一些谷物,以水稻为主,玉米,高粱,小麦为辅种植组合。苗瑶族多身居高山,稻田稀少,“耕山为主,以粟豆芋魁充粮”杂粮是苗瑶的主要粮食。这时的菜肴主要是采集野菜,狩猎和捕获的鸟兽。随着生活的发展,进步,桂北地区的种养业也得到了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同时也为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饮食烹饪方法、制作加工带来了进一步的发展,呈现出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和特色性。

  二、 桂北侗、苗、瑶的饮食文化特点

  我国民族众多,单单广西就有十多个民族,其生活习惯,饮食偏好不尽相同,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浓郁的地方民族风味

  地方风味菜肴是饮食文化的主要部分,用本地的独特的烹调方法制作而成。桂北高温多雨,物产丰富,因地域差别,民族差别,构成了丰富多彩、独具地方民族风味的饮食文化资源,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侗族的三宝:酸鱼、酸鸭、酸肉。侗族鱼生,牛憋,苗族的酸菜、酸汤鱼、烧鱼,瑶胞的酸姜、酸辣、竹筒鸡等等各种民族的美味佳肴。

  2、山野风味浓厚的地域特色

  桂北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赋予他们丰富的饮食材料,由于这些苗族生活在山区,各种野味野菜丰富,所以他们的饮食当中呈现浓厚的山野风味的地域特色。一年四季,气候在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各种野生食材应运而生:野韭菜,蕨菜,鱼腥草野生各种小竹笋,蔊菜等等各种野菜,在森林里他们找到野生香菇、猪肝菇、草菇、茶树菇木耳银耳等等各种野生菌类。此外,各种蜂蛹、松树虫、竹虫、青蛙的,等等这些都成为他们盘中精巧、可口、独特的美味佳肴。

  3、富有民族特色的酒文化和茶文化

  在桂北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当中,人民往往以酒相敬,以茶相待,因而这些民族酒与茶的文化极具民族特色。喝酒与喝茶不仅作为日常的饮料来喝,而且更注入浓郁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他们的茶俗和酒俗。桂北酒文化丰富多彩,如侗族的重阳酒,瑶族的红薯酒,苗族的糯米酒、红薯酒,以及村民家里自己酿制的天锅土茅台米酒等,种类繁多、口感香淳。喝酒的习俗讲究莫过于酒席上交杯酒、换杯酒、唱酒歌;迎亲接朋的拦路酒歌、祝酒歌等。茶叶类品种众多,有绿茶、侗族饼饼茶,草苗大盘茶,传统老山茶,野藤茶等。三江侗、苗族的油茶是该区域的独具民族特色的饮料,他们在油茶中配上各种佐料,有米花、花生,大豆类、油果,葱花、蒜米等等,香气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三、 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积极影响

  桂北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我们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比如说饮食文化方面,我们知道,这里先民们从远古时候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开疆拓土,创造了这里的文明与文化。他们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开辟了这片疆土,种植庄稼,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类环境作斗争,依托环境,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出各种自然食材,然后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创造出极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而在现实社会中,饮食文化对于一个地方来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今天,饮食,尤其是在旅游活动中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吃甚至成了旅游目的之一。饮食是旅游中很重要的因素,对餐饮旅游餐饮的开发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的兴衰,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桂北三江的鱼生,侗族的三宝:酸鱼、酸肉、 酸鸭,融水苗族的烤鱼,等等都是外地游客想到当地旅游必品的民族风味。在品味中体验到侗家人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风土民情,体会少数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了解侗家人的热情好客和极具民族特色的餐饮文化,对继承发扬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 新历史环境下将饮食文化引入校本教研的意义

  我们苗族乡境内,聚居着苗、瑶、侗族等三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民族生活习惯以及民族习俗文化。由于地处偏远,交通条件不够方便,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生活陋习没有完全得到摈弃,人们的素质有待提高。现在许多学生缺乏勤劳吃苦的美德,缺乏爱美审美的情操,缺乏团结奋斗的精神,缺乏尊重知识、同学和老师的品德,缺乏爱惜粮食和爱护公共财物的品格。同时也缺乏热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这样,学生道德滑坡现象严重,缺乏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意识,更缺乏创新意识,班级、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举步维艰,陷入被动,尴尬、滑坡的境地。

  在这严峻的现实情况下,我们有意识地把本地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渗透、迁移到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且积极开展、研究、推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合作交流,丰富学习内容,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体验成功喜悦,既提高学习成绩,又继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一举多得,成效喜人。

  在英语课讲到Spring feresivtal(春节)时,讲到我们过春节时一定要打粑粑,做各种美食,如鱼生,烟熏腊肉,还讲到农历四月八敬牛节的黑色糯米饭,还有招待客人的酒文化和茶文化,以及“侗不离酸”的腌文化,这些都是我们桂北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而这些饮食文化资源,是老祖宗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艰苦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让学生体会到幸福在劳动和智慧中创造,同时,我们教育学生要有自己本民族 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其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我们同时也顺便民族文化的其他方面,2017年7月开设了刺绣课,要求刺绣班学生每人在几天之内绣完一块胸花,然后让评委老师给他们评奖,学生都说,体验到了劳动的收获和快乐,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过年的时候,学生还用这一块胸花给自己做一个胸兜,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有2017年11月,我们学校组织了芦笙队,我们聘请了附近村寨的芦笙乐师来给我们学校芦笙队传艺,学生都很积极,那段时间学校真是笙歌燕舞,好不热闹。平时学校的打架斗殴明显减少了,学生翻墙也不见了,见到老师礼貌多了,学生上文化课效率也提高了。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我们从中领会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到它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颗瑰宝,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将他传承,并且发扬光大,我们取其精华,带入校园和课堂,开发出特色课程,即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和学校师生的课余生活,把校本课程和与文本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渗透德育教育,审美情趣,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之情与民族的自豪感。我们研究的课题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力求使学生的德育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地实现教育教学创新。适当、合理、有效地发掘本地苗、瑶、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民族文化带进课堂,把校本资源同文本资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民族文化熏陶,陶冶其情操,提升其修养,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韦家瑜. 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利用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05.

  [2]凌常荣 郑玉玲.饮食文化在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C]. 首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 2010-12-15.

上一篇:“磨刀不误砍柴工”——指导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有效预习

下一篇: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